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西游之我为唐僧 > 第九十八章 赛比明王求真经(二)

第九十八章 赛比明王求真经(二)

    这珠子……为何上面有股极其深沉的佛力?

    难道佛门还喜欢没事玩珠子吗?

    唐僧失笑,什么玩珠子,过去看看吧。

    靠近珠子,唐僧才发现,在这颗珠子的远方,还悬挂着无数的珠子,都挂在那根灰扑扑的绳索之上,隔一定距离一颗,似乎延伸到无尽。

    从天之始,到地之终。

    唐僧让小红驱赶几颗绿色气泡靠近了珠子,靠近时,‘啪’地一下,气泡破了,有绿色的脓液流出来。小红迅速从唐僧身上跳出来,把绿色脓液都吃干净。

    吃完了,小红舔舔嘴巴,跟唐僧报告:“老大,里面是一个世界。”

    “什么?”唐僧愕然,不敢相信,“这么小的珠子,你说里面有世界?”

    “是啊,”小红的语气有些嫌弃,“这么大的珠子,水平远远比不上我们微生物的小世界,这么大个珠子装个世界根本算不得什么的。”

    “……”唐僧无语,问:“这里面是什么世界?”

    “你问问它的气味咯,和你身上那股烦人的气味一样。”小红摆摆手,又跳回到唐僧身上。

    我的气味……难道,这是佛门的世界?

    不会是——!!

    唐僧脑中灵光一闪,爆了声粗口:“擦!”

    这不会是大千世界吧!

    它这么小可以理解,可是它未免也太多了……

    唐僧看着绳子前后挂满的珠子,欲哭无泪。

    随便找颗珠子进去,果然,一下子到了个新地方。地上是平整的白色石块铺就的地板,地板上涌动着白雾,看身后,也是一片雾气,完全看不到一点儿冥河的踪迹。走了一段路,就有僧人过来,道:“道友好生面生,莫不是新飞升的僧人?”

    唐僧:……

    这该死的熟悉的一幕。

    几个月之后。

    唐僧在小火的帮助下离开此处极乐世界,重新回到冥河外的一片虚无中。

    他伸出手,拿出一块晶莹剔透的透明物质,这是他师兄的残骸,原本只有手指大小的一块,如今却有巴掌大小了。

    这物质可以变成小灰鸟,但唐僧综合了各种情况,觉得还是本体的透明物质好保存一点。

    两颗珠子,两个世界,凑成了一块巴掌大。唐僧真心希望他师兄的本体可以正常一点,最好就跟人类一样大,这样他的任务就尚是可数的。要是师兄太大……

    唐僧再次看了看那些一望无际的珠子,心生绝望。

    无奈下,找了第二颗珠子,继续进去,干活。

    走到第五颗珠子的时候,唐僧遇到了拦路虎。

    没办法,谁叫唐僧的速度太快,就在佛门还在聊欢喜佛的时候,他就迅速的又搞定五颗珠子了。熟能生巧嘛,什么事情做多了都会变快的。

    也是西方极乐世界一天,这南赡部洲的冥河底下就是一年。唐僧毁了第三颗珠子的时候,有菩萨慌慌忙忙地跑来跟佛祖汇报。等佛祖派出观音干活的时候,唐僧已经毁到第五颗珠子了。

    遇到了熟人,有点尴尬。还好唐僧换了个模样,他变做一个十分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乐呵呵地跟观音打招呼:“观音姐姐,别来无恙。”

    观音拦在功德碑前,道:“不知道友从何处来,为何要毁我这功德碑?”

    唐僧心里一动,道:“阿弥陀佛,贫僧从冥河来,听小的们说我的冥河上窜了很多漂亮珠子,特来一观。”

    观音闻言面色大变:“你是冥河老祖?!!”

    唐僧闻言,一脸无辜地歪头,“什么老祖,贫僧可没有这么老。贫僧才出生几十年,一直在学习佛法,算起来也是菩萨的师弟。”

    观音可不听他这一套。她此时已心慌意乱起来,若论佛门现在最不喜欢看到的两种情况,就是蝴蝶与冥河共出世;最不想见到的两个人,就是蝴蝶的主人与这冥河老祖。

    为何如此?若是研究过一点社会学,就会知道社会上的群体关系有个不变的定律:群体是不断扩张的,但是资源总量是不变的。由其而延伸来的各种关系,观音虽然没有学过社会学,但是经历过当初一切的他,怎么会不明了。

    当初他心高气傲想学最高级的法术,如道入佛才知道竹篮打水一场空。走到今天什么也不想了,就此修炼一颗佛心,一切都沉淀下来诚心做好自己的事,只想安安心心修炼,来攀登到道的极尽。这个过程自然需要缓慢的积累,观音现在是不希望变革的,变革代表着流血和牺牲,代表着不安稳。可是变革已经出现了,她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

    本来唐僧西游取经的盛世,眼看就要变成末世了啊!

    如今,看着面前这位‘冥河老祖’,观音依旧秉承自己的信念,劝慰他道:“老祖今日为何而来,既然老祖一直学习佛法,想必也是喜爱佛法,若是闲暇无事,贫道倒是可以陪你一起谈谈经。”

    意思就是,你想干嘛都行,我来陪你都行,别来破坏我家菜园子了。

    可惜唐僧不接这茬,他似笑非笑地看着观音,道:“有观音这种大美女相陪,真是贫僧的荣幸。只是贫僧还有事情没做完,只能忍痛割爱,不能陪观音聊天了。”

    观音道:“不知法师为何一定要做这事呢?”

    唐僧闻言哈哈大笑,笑着反问:“菩萨自己做过的事情,自己心里没点数吗?噢噢噢,或许不是菩萨做的,是佛门其他人做的,但是菩萨没做过也应该听过吧?”

    观音闻言脸色铁青,失去了以往的温文和顺。即使是最以慈悲为怀的佛门,也有自己的龌龊之地,那一摊极黑极臭的污秽,即使是观音都不敢去观去闻。

    最慈悲的表象之下,再怎样做,也掩不起最深层的利益之心。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关系着佛祖能否长期存活下去啊!

    关乎生死和寂灭。

    所有的佛,他们的心中都有缺。

    观音心里的波澜壮阔唐僧不知道,他其实根本不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凭借掌握的情况猜测一二,但他的师兄被分成无数块藏在佛门的各个角落,这已经够他展开无数联想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