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楚庭旧梦 > 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

    史记》上记载,刘邦在宠幸薄姬前,薄姬告诉刘邦梦到太阳进了她的怀里,一夜宠幸之后,薄姬就生下了刘恒。但从后来的事情来看,这应该是编出来强化汉文帝君权神授的性质,因为刘邦和薄姬一夜情之后,就再也没有过问过薄姬,又在刘恒很小的时候将他打发到代地为王;再对比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刘恒在刘邦心中也没啥地位。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其实如果按资排辈的话,作为第四子的刘恒并没有机会当上皇帝。在刘恒的三个哥哥中,大哥刘盈是顺位继承人,二哥刘肥备受刘邦宠爱,而三儿子刘如意更是有着母亲做后台,刘恒这个不上不下的皇子实在是没有能力和自己的三个哥哥争皇位。然而世事就是这么出人意料,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在和吕后争斗的过程中落败。后来吕后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派人去皇宫里面把刘如意给杀了,这样一来,刘恒的竞争对手就少了一个。

    吕后

    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功臣集团在消灭吕氏之后,面临着确保这次政变合法性及保护自身权力和地位不受侵犯的问题,就不得不更换吕氏立的小皇帝,所以需要在诸侯王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皇位,而这个人就要母家势力比较弱且性格上不能太强势。在琅琊王刘泽(其人被齐王诱骗劫持过,军队又被齐王收编)的建议下,大臣们排除了最先起兵反吕的齐王,共同选择了孝顺又温和的刘恒。

    文帝“亲尝汤药”

    刘恒在接到大臣们通知后不敢怠慢,赶紧召集手下商议这事靠不靠谱。中尉宋昌分析到,由于刘氏对天下有大功乃人心所向,中央和诸侯国相互制衡,而且刘恒是刘邦在世的儿子中最年长的,大臣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真心选择刘恒当皇帝。虽然宋昌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刘恒不敢贸然下决定,于是又算了一卦,得到自己能当天王的吉卦;宋昌说天王就是天子的意思,让他快点下决心。刘恒这才下定决心,派他舅舅前去长安探路,一看事情靠谱就率手下向长安进发,又在路上派宋昌前去再探一次路,才敢进长安。

    刘恒进了长安也就意味着事情来了。周勃先是想私下和刘恒聊,结果被宋昌以“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如果是谈论公事,就公开讲。如果是谈论私事,天子没私事)给挡了回去。然后,大臣们极力劝谏刘恒登基称帝,而刘恒在让了五次之后才答应大臣们的劝进。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真正的刘恒。即位当晚,刘恒就让宋昌担任卫将军,掌管南北军;又让张武担任郎中令,负责宫殿的安全;又连夜下诏,大赦天下,赐给每家户主爵升一级,赐给无夫无子的女人每百户一头牛、十石酒,并允许老百姓大庆五天。这样做有三种含义:一是让人掌握长安军权,确保无人能够发动政变;二是,派人守卫宫殿,保护刘恒的人身安全;三是,施惠于民,让老百姓知道换新皇帝了且从新帝登基中得到好处;所以刘恒也能彻底放心地做上皇位。

    不过想坐稳皇帝宝座,刘恒就必须争取大臣们的支持和消除造反的隐患,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大臣们得到好处。因此,他很快就给周勃加封一万户,陈平和灌婴每人加封三千户,其他参与消灭吕氏的主要人员都给封侯,拉拢功臣集团;在半年后,刘恒封自己代地官员为侯,让跟随自己的手下们都实现了封侯的愿望,同时封齐王的舅舅驷均为侯,让能鼓动齐王造反的人也没有动力想着造反了。

    如果说刘恒的皇位是捡漏得来的,那么他守住皇位的方式就是他政治能力的体现。他智慧而又谨慎,通过利益共享让大臣们享受到好处,几乎所有人都从他登上皇位这事上获得了收益,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期望,在平淡之中实现了皇权的平稳过渡。可以说,他用柔和的方式稳固自己的皇位,而以柔治国也成了他统治期间的最大特点,他也因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朝盛世——“文景之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