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不想躺平 > 第十一章 卢思礼

第十一章 卢思礼

    卢思礼在塌上等待杨家人的时候,他的记忆不由得回想起开元初年的时光。

    那时他的父亲就是蓟县的县录事,他的家族盘踞幽州的胥吏阶层已经很多年了,所谓“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就是形容像他的家族这样在地方州县世代占据基层要职的现象。

    作为家中的老三,他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这个连流外官都不是,但实际权力很大的县录事的。

    大唐地方上的县录事一般有三种选取方式。

    一是乡人举荐,这个要看自家在地方上的势力,基本就是从地方“豪强”里选出一人。卢家当然算得上豪强阶层,但有大哥、二哥排在他前面,乡人根本不会推荐他。

    二是因军功而授县录事。根据大唐的法令,五品以上的勋官可以担任地方州县的市令、录事等杂任。

    三是靠父祖的关系,只要你是官宦的后代,父祖在某个地方上当过官,你就很可以靠着父祖的余荫在地方上当个区区不入流的县录事。不过大部分官宦后代只想当品官,不入流的杂吏可不入他们的眼。

    卢思礼在李隆基继位的前一年从军,第二年就经历了幽州大都督孙佺堪称全军覆没的战役。那一战本来不至于到全军覆没的境地,但总帅孙佺不过是有个宰相爹的草包,他有个屁的作战经验啊!

    孙佺的前锋左骁卫将军李楷洛(李光弼的爹)与契丹作战不利,稍稍败却,他却因此而害怕了契丹,在阵前向契丹统帅李大酺出卖了李楷洛,又搜集军中本来赏赐给将士们的缯帛送给契丹人以祈求和平,由此彻底坏了士气。

    当契丹人毁诺全面进攻后,大唐的将士们全无战心,最终二万多人全军覆没,少数士兵逃回了幽州。

    他卢思礼就是逃回幽州的幸运儿之一,不仅如此,他还带回了三个契丹人的脑袋。由此,他被策勋从五品,授骑都尉,算是为自己能当上县录事铺平了道路。

    而卢思礼之所以能够逃回幽州,还能立功,全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兄弟杨业。正是他二人互相帮助,虽然免不了身上添上几处刀伤,但最终他们幸运的从战场上逃脱了。

    此战过后,卢思礼被家人安排进县衙当了名小吏,而杨业则继续在幽州从军。

    开元二年宰相薛讷领军被契丹打败,同样是一个全军覆没的结局,杨业又是历经艰险的逃回来,这次他却不想等着六年的服役期过了,他决定逃回家去。

    这一去便是卢思礼与杨业的最后一次见面,再得知他的消息时,却是他的儿子杨佛奴带着家人投奔他来了。

    生死兄弟已经去世,卢思礼怎么也得照顾好他的后代,他便将杨家安排在了幽州的宽乡——福禄乡的鹿村。

    今日听到杨家人过来,卢思礼便从塌上起身招待。他想着杨家人一般不常来,这次来怕不是又遇到什么难事?

    ……

    李玉儿一看见卢录事便拉着三个孩子向他行拜礼。

    杨永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心里认可的跪有跪天跪地跪亲人,个别情况下可以跪拜一下老师。现在让他跪拜一个陌生人别提有多别扭,但看在那老头年纪大了的份上就当是尊老爱幼了。

    “李氏你来了啊!”卢录事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虚弱。

    “是啊,卢伯父,昨天俺们听里正说起你生病的消息,心里十分担心,所以就想着过来看看你。”李玉儿道。

    “你们这些孩子有心了!前些日子我确实以为自己要去地下见杨兄弟了,没想到阎罗王不收我,又让我活了过来。”卢录事开玩笑道。

    “伯父,你生平做了那么多善事,阎罗王肯定保佑你长命百岁的。”

    “善事!?哈哈哈,你这孩子倒是会说话。不过我自己的身体自家清楚,三年前我就有些视物不清、齿牙动摇。

    到了今年,牙齿就掉了一颗,头发也白了一半,照目前的状况,我能活过耳顺之年就算无憾了。”

    李玉儿听到这里心中一动,笑道:“要不怎么说俺们来的巧呢!伯父,今日俺们给你带来了一份吃食呢。

    这吃食是最适合牙齿松动老人的了,绝对能让你延年益寿,活个七八十岁不成问题!”

    “哦?那我这个半百老翁倒要看看是什么灵丹妙药了。”

    李玉儿请一旁服侍的青衣拿来碗、匙、勺子以及一些佐料,然后打开陶瓮,装了一碗豆腐脑递给卢录事,道:“伯父,这就是俺给你带来的吃食,你尝尝看!”

    卢录事看着白嫩的豆腐脑呈现在眼前,他虽然有些好奇这是什么吃食,但暂时却没有问,他只是在李玉儿鼓励的目光下尝了一口,慢慢品味。

    “唔,比葵菜要滑,比米糕还嫩,入口即化,这真是适合老人的吃食啊!不过就是没什么滋味,稍稍有点酸。”卢思礼形容道。

    李玉儿哈哈一笑,道:“没滋味就对了,您刚刚吃的就是原味的,所以没什么味道。

    不过若是向里面加些糖、酱、肉糜等佐料,滋味又是不同,这吃食是百味百搭。”

    李玉儿虽然也没吃过别的口味的豆腐脑,但不妨碍她转述杨永的话啊。她边介绍边又给卢思礼盛了一碗加糖的豆腐脑。

    卢思礼笑着接过,他品尝下果然好吃许多,道:“这吃食还是加糖符合老夫的味道。”

    得,这是一位甜党。

    李玉儿听了越发欢喜,道:“卢伯父,我和你介绍一下,这个吃食是由大豆制作而成,洁白滑嫩堪比猪脑,所以俺家把它叫做豆腐脑。”

    卢思礼点点头,道:“确实是个合适的名字。不过真是奇怪了,幽州城还没听说过这样的吃食,怎么你家倒会做了?”

    李玉儿的笑容越发灿烂,她道:“哎呦,伯父,不瞒你说,说出来我自己都有些不信,这豆腐脑啊,是俺家四郎昨日才发明的,你在幽州城内又怎么会听到过呢!”

    随着李玉儿手指一指,卢思礼的目光便落在了杨永的身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