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和胡平觉得是时候将他们的儿子——朱力接到身边了。两人都来自农村,和那个时代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挣钱,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胡平和朱波母亲,或者朱力奶奶颇有不和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大吵,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朱力奶奶对儿媳妇儿非常不满意,故意百般刁难,这也是促使胡平随丈夫外出务工的原因。

    在幼年的朱力看来,错都错在奶奶,但天真的孩子从来不会记仇,毕竟是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人啊。但这也确实是事实。胡平坐月子时,朱力奶奶连只鸡都舍不得杀。朱波杀了只老母鸡后,她便阴阳怪气地说:“杀完了完事儿!”当然了,因为母亲的鼓动,朱波甚至对老婆施家暴,导致胡平到现在脑袋在阴雨天气会隐隐作痛。那个年代的婆婆似乎就会对儿媳妇儿有偏见,因为她们就是这么过来的,这是个怪圈。

    朱力仍然记得有一次爸妈在屋里大动干戈,他大胆跑去帮妈妈却被朱波一脚蹬得坐在地上,这种唯二的经历还存在于一次,朱力站着尿裤子也被爷爷蹬得坐在地上,还真是遗传。朱力不再去想其他的,毕竟比较丢面子。

    朱波是个实诚的人,为人正直善良,但难以避免的,这样的人总会太听父母的话。他爱打抱不平,车间里人送外号“小钢炮”。胡平也很朴素,勤俭持家,操劳内外,在外面找了个纺纱厂工作补贴家用,生活虽清苦,倒也颇为安乐。

    朱力在乡小上学,成绩不好。朱波和胡平一商量,自己就是吃的没文化的亏,当初同学现在都当上老师了,那可是个吃香的岗位啊!一定要给儿子良好的教育!两人达成一致,就坐胡平二哥胡京的小面包车来把朱力接到大城市。

    此时,朱力正抱着奶奶埋头痛哭,玉箸离别愁,一发不可收拾,奶奶也浸红了眼睛,不断地用常年劳作而龟裂的手抹着泪水。

    朱力忘不了幼儿园时,一群孩子尿尿在院外干涸的水沟里,比谁尿得远。朱力尿不过别人,自卑了好一阵子。

    想到这儿,朱力更伤心了。

    朱化正在接待远道而来的朱力二舅胡京,却也时不时地背过身去,悄悄抹开泪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情局也不例外。

    朱力上了二舅的小面的,扒着后窗死死的盯住爷爷奶奶,生怕忘却了一丝丝细节。泪水夺眶而出,随着车的驶离,爷爷奶奶的身影凝成两个小黑点,兀的,消失了。

    朱力知道,自己心中有根弦断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抽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