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谋定三国 > 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红薯等植物的考究

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红薯等植物的考究

    对于中国是否是原产国,这个争论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首先,这些争论起源于宋朝苏东坡的一首诗。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七十八首中的第七首《和陶·酬刘紫桑》如下:

    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自注:山药,一名玉延)。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

    从这首诗当中,我们看到了“红薯”这个名词,我们根据苏东坡的诗认为“红薯”不是明朝万历年间才传入中国的,而是宋朝时海南就已经有的物种了。

    有些人则认为苏东坡诗中的红薯不是番薯,而是山药。他们认为这里的“红薯”就是薯蓣科的甘藷,也就是山药(的一种)。这个讨论在1980年左右就有人提出来过,而过了20多年,竟又老话重谈,翻案争论起来。

    我想先谈谈我对苏诗从字面上的理解。

    “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这两句很直观,就是把红薯和紫芋这两种作物种在院墙和屋墙的周围。而且红薯和紫芋应该是不同的作物。

    “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这两句的意思是红薯和紫芋的花具有象幽兰那样淡淡的香味,而且也不象菊花那样在霜秋开花。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这两句前面一句的意思是在食品缺少的冬天从瓮或缸里取出来,而后面一句我觉得有两种解法,一是表明了这墙角旮旯(的作物)也能比得过农田(的作物);二是说这堆存起来的东西(当然是红薯和紫芋)也能胜过农田。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自注:山药,一名玉延)。”这里东坡先生自己就注明了玉延是指山药,所以白玉延就是白山药了。淇是河南一条河的名字。这两句的意思是中原的白山药能超过这红薯与紫芋吗?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马少游,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同祖父堂弟,他常劝马援不要为功名所累,说:“人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马援则战功显赫,说是“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不怕“马革裹尸而还”。苏轼以谪居海南的身份,种植红薯与紫芋,自得其乐,当然也不必追思马少游了。这两句的意思是吃饱了就忘了故乡了,也不想马少游了。

    而我本人的观点认为苏东坡诗中的红薯的可能就是一种番薯。

    在海南岛上有几种番薯很有特色。这些番薯有橙红色芯、紫红色芯、白色芯等几种,表皮也有红色、白色、浅黄色等品种。其中紫红色芯的,皮也呈紫红色或暗红色。这种薯个头小,产量低,适宜于在海南、广西、广东等南方地区栽种,而且尤以海南出产较多,在海南一些很偏僻的山乡也有栽种。有人说日本有紫芯的红薯,所以是日本传来的,我的看法恰相反,可能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占领海南的日本人带回日本国去的。

    在海南,有些作物有其本地的叫法,以下是几种海南食品植物名称对照:

    海南称呼=大陆称呼

    红薯、地瓜=番薯、红薯、白薯

    甜薯、毛薯、甘薯=小山药,山药

    大薯=块根山药、大薯

    土豆=马铃薯、土豆

    芋头=芋头、山芋

    这里产的大薯虽然在褐色的外表皮下面具有紫红色的内表皮,但当地人从来都不把它叫做红薯,我走访了海南许多地方的人,他们对这种作物的称呼都没有混淆过,没有一个人认为大薯内皮是红色的,所以就可以叫红薯。我想苏东坡老先生也写的清楚,不至有错。

    而“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自注:山药,一名玉延)。”这里东坡先生自己就注明了玉延是指山药,所以说东坡先生在写诗时对作物的名称是特别留心了的,不会用山药去比较山药了。

    当然,大薯是山药的一种,形态与白山药也不相同,是可以比较的,但就其口感来说,几乎吃过的人都认为大薯比山药略差一些,主要是粗糙一点,也不如山药略带甜味,香味也差一些,所以在市场上价格也低一些。应该不会达到“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的感觉。

    而海南的紫红色番薯,其味道、口感都不错,香甜可口,常煮熟作为街边零食卖。而大薯却在街边零食中不现身影,以配上其它副食做成菜吃为主,少有人当做主食吃。

    还有一点很重要,与番薯一样,番茄也被认为是明代才传入中国的,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成都出土的一座唐朝古墓物品中,发现了一些茄科植物的种子,虽然表皮已经炭化,但经过精心培育,竟长出了高达两米多的番茄,结的果是象圣女果那样的小番茄。这一事件曾经被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报道过。这一事件也说明番茄至少在唐朝时中国就已经有了。现在的海南,圣女果被大量种植,因为它适合这里的气候,也许它的祖先在这里已经很久了。然而奇怪的是中国的学术界却没有什么反映,仍然用过去的说法。

    还有一种植物——牛角瓜,就是我在苏东坡先生在海南逸事(1)一文中介绍过的五狗卧花,也有文章认为是原产于南美,后来发现这种植物在北纬30度到南纬30度的地球环带中广泛存在,这说明在这个环带中植物种类在早期曾经有过广泛迁移。

    我认为,海南的紫红色红薯,很可能就是东坡先生当年诗中的红薯。番薯有可能在明朝之前就到达了海南。海南人对苏东坡也很崇敬,有些地名还叫苏来村,居士村。东坡先生在海南活动的许多遗迹、遗址都保存完好,也许做为红薯这个名字也会准确地保存下来。

    红薯存在很多品种,据说有二十几种,这些品种是如何形成,如何分布的呢?

    至于有些人说诗中的红薯就是芋头这种说法我不同意,苏老先生把"红薯与紫芋"放到一个句子里,从字面上理解就不是一种东西,这是十分显然的。

    其实,海南的山药也是我特别感兴趣的。特别是那种小山药,在海南被称为甜薯或毛薯,古时叫甘薯。蒸来吃,一般蒸15分钟左右,口感糯,味道香甜。不要蒸的太狠,蒸的太狠则芯里干沙、甜味和香味减少。海南的山药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具有保健功效,其键胃效果明显。

    最早记载海南人食薯的是东汉时广州人杨孚。在他的书《异物志》中有“儋耳夷吃藷”的记载。晋朝人嵇含记述的“南方草木状”中有“大抵南人二毛者(指头发花白的老人),百无一二,惟海中之人寿百余岁者,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尔”。将海南人长寿的原因归结为食薯,这可是嵇含老先生1500多年前的重要发现。

    海南的芋头也多,我们在海南石山火山群地区的原始丛林里看到到处都是巨大的野芋。据说野芋有些是有毒的,所以也没敢吃。市场上卖的芋头我们经常买来吃。海南的芋头往往在表皮下也有紫色皮,有些芋头的叶柄也是紫色的,所以东坡先生诗中有紫芋这个名字。东坡先生对饮食和烹饪也很有建树,东坡肘子、东坡肉名扬天下。苏东坡在惠洲期间酿造的“罗浮春”和“岭南万户春”酒,汲江煎茶的心得乃至首创的“盘游饭”(煲仔饭)、“谷董羹”(惠州火锅),已成为惠州文化底蕴的组成部分。在海南居住期间,他在《和陶诗》自序中有一段话:‘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絶。’过子是东坡先生的小儿子,跟东坡先生一起谪居海南的儋耳,发明了这种色香味皆奇絶的玉糁羹,东坡先生就把这事写在自己的文章里。我有一段时间在琢磨如何仿制玉糁羹,想品尝一下这种色香味皆奇絶的美食。第一次是用芋头切成细颗粒,放到锅中煮10分钟,就变成粘稠细腻的芋羹了,再放入葱花、盐煮5分钟,闻起来味道香,吃起来也香,口感糯滑,但吃后口里、喉咙里有些麻的感觉。

    (PS:此文不是我写的哦!我只是摘用了我需要的部分。不过却代表我的观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