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来源

    下午的课是大课,在礼堂里,全校五十个班级两千五百人按照班级分块做好,王行易等三人坐在一起。刚开始,雅玢突然转过身,用手在王行易面前扬了扬,然后对李莉做了个鬼脸,李莉看向王行易,哦,又进入呆滞状态了,于是回了个“果然如此”的表情。

    文史老师开讲:

    “同学们,欢迎大家来长凤中学,现在是我们中学的第一堂课,在所有的中学的第一课,都是一摸一样的这一课,所以,非常重要。我看,大家的爸爸妈妈都精心给你们打扮了,你们的服饰也都相当正式,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要谈恋爱了!”又是史山典。

    课堂里男生们顿时笑成一片,女生则都红晕上脸。

    “的确如此,同学们,但是,事情并不是‘谈恋爱’三个字那么简单,甚至有些沉重,这牵涉到我们的历史,这也是为什么我先来跟大家上这一课的原因。

    同学们,告诉我今年是几几年?”

    “新元一十四年。”同学们齐声回答道。

    “那么新元元年的前一年是哪年?”

    “公元末年”,庄晓生回答道。

    “公元四千七百七十九年”,吴茜华补充到。

    “是的,很正确,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在这一年,我们会改元?这就是我要说的主要内容。

    人类的文明史,到公元末年为止,只有一万年左右,但是,人类创造了非凡的文明和技术。今天你们所享受的一切,都来源于这一万来年的创造,而且,你们所享受到的,远远超过你们所看到的,你们应该为你们自己所骄傲,为你们的祖先而骄傲,作为回报,你们要不愧于你们的祖先,要继承发扬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和技术,这是你们今天坐在这间教室里的原因,也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站在讲台上的原因。

    公元末的一个半世纪,确切地说,从公元四千六百二十一年第一次政府提出星火计划开始,人类通过一个半世纪两代人的努力,于公元末年,几乎全部离开了地球。

    这个起因在于,人类观察到太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预测太阳将会在公元末年左右爆发,喷出大量物质,虽然这次爆发不至于是太阳作为壮年恒星的终结,但其影响巨大,可能会改变整个太阳系所有的行星状态,包括我们地球。这个变化都在猜测中,包括大气层的破坏,温度变得奇高,地磁的消失,自转周期的变化,水的消失,地表变迁,生物的灭绝,等等,无论再保守的估计,都会得出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的结论,于是,人类必须在宇宙中寻找新的家园,这就是星火计划的由来。”

    文史老师停了停,看看下面学生的脸色,这是她第一次上这堂课,她很怕这个历史事实过于震惊。的确,她看到学生们异常的安静,脸色也都严肃了起来。

    “星火计划是个移民计划,虽然人类在此之前已经走出过太阳系,载人飞行器的运行速度也达到接近光速,但是,并没有确认哪里会是人类合适的新家园,由于时间紧迫,只有一百五十年左右,所以在计划之初,就有多种方案,包括去最近的几个恒星系寻找合适的行星,包括带足足够资源在太阳系内行星上强行建立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包括强行以光速飞行以找到平行空间,至少理论上都是可行的。当然,也包括留一部分人在地球,希望地球上悲剧不会发生,然而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方案就是一个毁灭的方案。其实每一个方案都是一个毁灭的方案,但是,只要有一个方案成功,人类就会继续存活下去,人类文明就会有机会继续发展。

    当时,留在地球是成功概率最小的方案,世界政府决策里并没有。而东亚黄种人中的一支,也就是古代的中国人,华夏族,出了一个冒险家黄昊先生,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数学家、政治家和工业领袖,他提出把当年出生的婴儿,也就是那些最脆弱的人类生命,最不适合星际探索的那些人类生命,留在地球。黄昊先生的理由是,这些婴儿在星际探索中存活的概率,并不比留在地球存活的概率大。

    但他的冒险只在华夏族中秘密地进行,因为政府不允许任何资源浪费在几乎没有希望的方案中。这些留下的婴儿,就是你们,这就是为什么你们都是东亚黄种人,都是华夏族,都一个年龄,今年十四岁,全球一共五十七万四千零二十一人。当初留下的有两百多万人,但是最后,大多数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死亡,现在在我们所有的城市中的所有中学里上课的,总共就这五十七万四千零二十一人。同时,你们回到自己的小学去看,那里已经没有一个学生。

    我们被安排在旧纪元的世界屋脊,在地底下建立了庞大的生态设施。对我们来说幸运的是,太阳尽管如预期那样喷发了,但喷发量却比计算的小很多,太阳系的行星也都受到了影响,但影响不大。这里影响不大是相对于宇宙的变化而言,对于我们,这一点点影响却是造成了巨大的变化,有坏的,有好的。地磁反转了两次,地球公转半径小了一点点,自传和公转周期都有一些小小变化,生物大量灭绝,地球水的总量增加了一些,大陆面积几乎全部消失。即使今天,看起来风轻云淡,其实海平面很高,到处海啸,但我们存活了下来了。

    你们的幼年,是在地底下度过的,而两百多万人死了四分之三,也主要是这段时间,这对新元来说,是真正的黑暗时期。那时你们还小,大概都不记得了。我们躲过了地球表面的剧烈变化,还有幸运的是,我们好像低估了太阳系天体的自愈能力,它们如同有生命一般,所有的行星都迅速找到了新的轨迹,而一但轨迹稳定下来,天体内部的一切就开始寻找新的平衡。只有一年多时间,我们就观察到可以走出地面,在经过一年多反复尝试之后,我们回到了地表,生活在你们脚下的这块大陆。这块大陆,在旧纪元被称作世界屋脊,被中国人称作青藏高原。

    接下来的新元历史,只有短短的十二年,你们大概都有一些记忆了,你们所有的记忆,就是我们新纪元的历史,你们是新纪元的第一代。而我们是你们的守护者。作为老师,我们的责任是帮助你们恢复旧纪元的人类文明,包括文化和科技。而作为文史学老师,我的责任是教会你们了解古代历史和语言以及艺术的表现形式,而对于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人造智能体,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能够很快地继承旧纪元的可固定描述的所有技术,但是对于不可描述的那部分,我们尝试了很多,但无能为力。

    接下来,我把时间交给理学老师。”

    理学老师是个矮个中年,清瘦但长得有点滑稽,戴着眼镜,走上了讲台。

    “同学们好,我姓好,哈哈,好姓,就是子姓,是中国最早的上三代历史中商朝的国姓。当然我可以没有姓名,你们可以叫我飞凤理学1号,但这太没趣了。就像我也不需要戴这副眼镜一样,但我可以模仿古代老师的打扮,这样也就有趣一点。据历史记录来看,戴眼镜是有学问的打扮。你们可以称呼我好老师,虽然这让我听上去不太好意思,名过其实。所以你们也可以不叫我老师,我单名一个帅,你们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

    好老师停顿一下,看了看下面,学生们对他的自嘲一点没有反应,几百张严肃呆滞且悲哀的脸。

    “啊,看来大家都比较震惊,这样吧,先休息一个小时,大家校园里走走,开学第一天嘛,了解一下校园,我们这个校园老好了,这是中学,跟你们小学完全不同。你们可以朋友之间相互聊聊,也可以去吃点东西。等大家放松下来,一小时后回到这里,我很有知识的哦,你们可以向我问任何问题,没有我答不出的。走走走,出去玩!”

    草坪上,王行易、李莉和宋雅玢坐在一起,两个女生在发呆,王行易倒没发呆,只是呆萌地看看李莉,看看宋雅玢。

    “看什么看?”宋雅玢白了他一眼。

    “难得有机会仔细观察两位校花”,王行易一点没觉得自己脸皮厚,“你们俩真好看。你说,怎么才叫长得好看?能用语言描述吗?我在想,智能体对于这种无法具体描述的人类审美观,是否能够理解,它们知道你们俩好看吗?”

    “能吧,把脸部划块,然后看布局,看比例,看零件”,李莉应声道。

    “我们俩谁好看?”宋雅玢问王行易。

    “其实女生好看到80分以上,就只能说各有特点,没法比较的”,王行易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也是”,宋雅玢似乎对这个解释挺满意,只是又沉默了下去。

    “我知道,你们肯定觉得自己父母其实是智能体,突然觉得不那么亲了,对不对?其实其他同学一定也有这样的感受,你看大家都有点楞。”王行易叹了口气。

    “其实完全不必,”王行易继续说。“我看古代的书,过去常有过继一说,孩子过继给养父母,就和生父母断了联系,长大了,孝敬的是养父母,感情也都在养父母这一边。养育之恩,完全是高于生育之恩的。且不说公元末期生育并不给生母带来多少痛苦,养育也不会给养父母带来多少压力,完全就取决于感情的投入。智能体把全部的感情投入到人类身上,你们的父母也把全部的感情投入到你们身上,为什么要计较是否亲生呢?”

    “毕竟不是血脉相连,总觉得有点区别”,李莉说,“我现在觉得,老十你比我爸要亲得多,虽然我们今天第一次交谈,但我们是同类。”

    “可见,血脉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同类。”王行易点点头。

    “总像是割断了什么”,宋雅玢还是有点没回过神来。

    “要么我们结拜兄妹吧,这样就能觉得是一家人。”王行易说。

    “不行!”

    “不好!”两位女生异口同声地回道。

    “你先说!”

    “你先说!”又是异口同声

    “总共就五十多万人,我们很可能成为夫妻的,兄妹就不能做夫妻了。”雅玢嘟着嘴说道,感觉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是的,至少显得这个兄妹很假。”李莉符合道,同时看了雅玢一眼。

    王行易觉得有点尴尬,“你们也许都会找到自己心爱的人,那时就做兄妹吧。”

    “到时候再说。没想到我们的亲人这么少。”雅玢答道,然后靠向王行易,把头靠在他肩上。

    李莉依然在想些什么,王行易握住她的手,眼神里带着询问看向她。李莉没有理睬,只是让他握着手,然后也把头靠在了他的肩上。

    草坪上,一个长相普通的男生,两肩靠着两个绝色美女,这风景,啧啧,太美。

    三人坐满了一个小时,起身去教室,王行易突然说:“请你俩帮个忙。”

    “我们能够长大,完全在于智能体的全身心投入,对我们精心养育和教育,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我想在这课结束时,带个头站起来向老师鞠躬,你们和我一起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