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你不知道你的世界 > 第七十九章 拍老皇帝马屁

第七十九章 拍老皇帝马屁

    黄昏十分,一行人到达了汉京郊外无人处,大家下了车,检查了武器配备,面上每人一支强弩,其实还藏着激光枪。因为小官家在,大家不得不带上超世代的武器,否则小官家有个三长两短,吃不了兜着走。何况小官家和大家年龄相仿,都还挺喜欢他的。

    步行到了约定地点,一支御林军在十六郎的带领下已经等在那里,十六郎一身戎装,向小官家单膝跪地:“学生盔甲在身,不能全礼。”

    “平身。”小官家其实跟几个先生混了好多天,已经对礼节不那么计较了。

    十六郎然后向其他人抱拳见礼,各自上马,便指挥着御林军簇拥着小官家一路风驰电掣往京城奔去。

    到了汉国大书院,十六郎引他们进了一个大院,里面照样是四间房,有几个男学员接待他们。这倒让王行易有几分诧异,不是接待的通常都是女生吗?

    十六郎没有多解释,带着官家在御林军的簇拥下去了宫里。这好理解,自然官家是要先去拜见皇帝的,而且住也应该住在宫里。

    一夜无话,每个人都睡得呼呼的,王行易没怎么睡,一直在跟琳琳讨论目前的状态,虽然由于时间标准差的原因,解构系统有的是时间,但王行易却多少觉得有点无聊,他对这个世界并不是很有兴趣,还是希望能够早点解构了系统,去找琪琪。

    第二日,皇帝并没有召见他们,而是十六郎前来拜访,告诉他们京畿附近凡能赶到的学员教授都已经到达了,书院也做了充分准备,明日就可开坛,所以他来协调具体怎么做。

    皇帝陛下也和宋官家一样,给了十六郎一个大学士的虚职,然后又给了礼部侍郎的实质,专门让他负责这次的开坛讲课。大家一起商量了一下,按照在宋国的经验,依然是将基础知识七天,然后动手八天,做出点东西来。

    这次十六郎会一起参加听课,他一直对错过宋国的听课觉得可惜,但同时他又是个有野心而聪明的人,知道在君王之间沟通的所获远远大于学到一些具体的知识。然而知识不必精通,却不能不了解。

    而这一天,刘家皇帝和赵家小官家却在宫里摒开众人,足足密谋了一整天。

    刘家皇帝虽然辈分上是赵官家的兄长,但实际年龄已经六十余岁,太子也已经三十余岁,所以俩人密谋时,也把太子叫来。由于各国储君的册立,都是由国王或郡王推举,君主认定的,所以千百年来,都没有太平庸的。刘家皇帝在位三十余年,自然也是很知道好歹的一个明君。

    在此之前,刘皇帝已经自己试着小心翼翼地拆开了超级步话机的外壳,但看到里面的装置实在精巧,也不敢继续拆下去,眼看着光是那些螺丝卡口以及外壳的材料,已经知道非世上之物,只能认为这是仙家的物事,按下了好奇之心,等到赵官家到来,自然要好好询问一番。

    小官家先献上玉米土豆告知皇上可以在关中试种,按照先生们的介绍,每亩可轻易产粮千斤,尤其是适合下田耕种。又献上橡胶树苗两三棵,却告知只能在热带种植,汉国境内只有琼州和安南占城或可种植。

    然后小官家又拿出此次在宋国大书院开坛讲课时制作的望远镜、显微镜、铁轨车模型以及一些仪器和部件,分别解释和演示了用途。

    “皇兄,此陛下鸿福,得诸先生下凡,以教我民。臣弟年幼,万千不能明其一,陛下若有疑问,何不询问于先生?”

    刘皇帝沉吟着,问:“如此说来,朕若是以圣人拜之,允诺入五帝庙受万世供奉,可否留下诸人?”

    “恐怕不能。臣弟也曾试探过,他们说此次邂逅大汉,乃是机缘,合机缘行事,不违天道。天道者,人之智盖需己为,不为而待天时,则天时不至。大汉已有六圣人之机缘,已胜万方之国不知凡几。天人之学,授而不学,学而不究,终不堪受。”小官家恭敬地回答道。

    刘皇帝又问:“若朕强留之,何如?”

    小官家连连摆手:“万万不可,先生们所恃,深不可测,留是定然留不住的,反而伤了机缘,恐有反噬,吾民枉受其祸。”

    刘皇帝皱了皱眉:“难道他们就这么厉害,朕千军万马,也留不住区区几人?”

    小官家满头大汗:“断然留不住!皇上可知臣弟此次从宋都来,跨海陆数万里,不过一昼夜。乃是随他们从数万丈高的天上飞过来的。若他们飞上天,虽千军万马,又怎奈何?”

    刘皇帝听了,坐在那里闷闷不乐:“圣人曾言修仙无用,他们又怎么飞升呢?朕如今已年迈,若能飞天,死亦瞑目了。”

    这话一说,吓得小官家合太子俩人连忙下跪,连连说:“圣上春秋正盛。”

    “算了算了,朕也就是感叹一下,都是自家人,不要那么唯唯诺诺的。”刘皇上见他们如此,觉得无趣,摆摆手说。

    太子趁机转开话头,问赵官家:“王叔,我听十六郎曾转先生们之言,谓昔日圣人所传之书,其学已明八九。然千年以来,我等却不明其理,以至于不得其能。何也?”

    小官家答道:“确实如此。圣人所传,乃实用之学,而书院诸生,不明其理,遂读成玄学。臣细思之,昔圣人之降,均以书为本,而发其明,制器具以用。故一降而强汉,二降而扫北收南,三降克西而封唐,四降服海而封宋。无非炼钢强兵、造铁牛开耕种、制医具开外科、精火药杀敌众、又造大船而开海,种种事迹,均假器具之能也。”

    “诚然!王叔所言极是。”太子附和道。

    “臣观今先生开坛,亦是先释理而知,再实践而行,知行当合一,从而发物之明,以作器具,恃器具之能,以治天下,以养万民。可知实与圣人之教无二也。”小官家继续总结。

    “说得好!”刘皇帝突然开悟般地叫了声好,“看来内阁成员和各部的官员都该去听听,我看不如停半个月朝,给大家个时间。”

    王行易他们的授课,依样画葫芦,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皇帝、官家、太子带上几个读书的皇家子弟也天天躲在贵宾楼里,官员们本来大多书院出身,此时也都换上的书院服,隐藏了身份参与听课,大家都知道多半皇帝也混在其中,只是都不揭破。

    由于听众甚多,也就分成了两个课堂,三位先生主持一个课堂,倒也顾得过来。虽然下午结束得不晚,但学员们多有不明之处,还要互相讨论印证,天天都热闹得很。王行易不禁想,如果一直都是这种气氛,真的不怕技术不发展啊。

    皇亲国戚们也常常在贵宾楼里争论得面红耳赤,不过老皇帝心里很开心,有种家人其乐融融的感觉。毕竟理科的东西,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像以往争论社会学或玄学,看谁都是一堆道理,谁都不服谁。

    大约过了十天左右,小官家晚上来道王行易等人的小院子中,传了皇帝的口谕来,说是在论坛结束后希望召见他们几人,这个么,皇帝开口,虽然“希望召见”说的客气,难道还能拒绝?当然一口应承。

    小官家接着又吞吞吐吐的,说东说西的始终没把话说出口,宋雅玢打破了这种古怪的气氛,直接问小官家又啥想法。小官家说道:“皇兄年迈,太子虽是孤子侄辈,但毕竟年长位尊。孤跟你们来时曾上过天,这是所有人的梦想。现在皇兄和太子没有这个机缘,以孤之卑位,恐怕不妥。”

    哦,明白了,老皇帝也想上天看看,可以理解。

    虽然王行易不是太情愿,但人情就是这样。你一个宋国藩王上了天,大汉皇帝和未来的皇帝却没有上过天,很难让人不嫉妒,而若有嫉妒,这情分就有点难保持了。懂,懂,人情世故古今都是一样的,在皇帝面前显露出个亲疏来,是给宋官家带来了麻烦。

    于是王行易说:“论坛结束后,如果有时间,我们再去唐国看看情况,本来十六郎也要把步话机和一些新的发明送给唐王,不如让皇上、殿下和官家一起去趟唐国,还是十六郎负责联络。你们四人恐怕也多年未见,正好可以聊一聊。路上正好可以回答皇帝和太子的问题。”

    “哎呀,这下我的面子大了,估计皇上和太子要乐疯了。不过朝会可能要安排一下,皇上出巡是大事,何况太子也要一起,御林军又不能跟着,得找个办法。”小皇帝挠挠脑袋,苦恼地说。

    转眼,最后几天实践活动结束,因为在宋国已经做过大多数的实验,所以再做一遍就很快。几人又参观了书院库房,惊奇地发现中国已经提取了几种金属单质,但是由于缺乏三酸两碱和电,纯度不是很高,其中有锌,说是铅矿中提取铅后分离出来的。

    想象可能可以用,于是就用余下的时间,做了一个实验。这个世界最超出时代的科技就是钢和铜的炼制,很快工匠按照要求加工了一个薄薄的铜簧片,按上一个铁指针,和天然磁铁安装在盒子里,引出铜丝做成一个简易电表。然后将一条锌条和一条铜条插到一个柠檬中,产生了微弱电流,接上电表后指针摆动。

    虽然由于锌的纯度和柠檬的粗糙,指针很不稳定。但至少是个不错的演示,对于授课中电的基本知识,原本只有摩擦静电一个实验可做,学员们也都云里雾里,说道电和磁的关系,更是一头雾水,这个实验至少让人觉得化学物质、电、磁和力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但碍于条件,无法做更多。诸学员不免还是摇头叹气,被宋雅玢冲了一句:“书上啥都有,就是你们不够用心,一千多年也没什么大进展。”

    老皇帝照着小官家的办法,也谎称要到宗祠祭祀,说要闭关十日,让祖宗赐福。事先让十六郎和小官家去宗祠安排,然后装模装样的和太子进了宗祠,一套礼节做下来,钻进静修室,说不宣不准进来。

    等半夜天还未亮,众人都在困顿时,十六郎就假扮神职人员,进了静修室,又让俩人换了衣服打扮一番,装成神职人员偷偷溜了出来。从后门溜出后,便见众人已经在等,几人少不得跋涉一番,远远避开御林军,登上了霸王车。

    这在清晨时出发,也是商量好的,老皇帝想看看自家的江山,王行易解释中国太大,只能看一部分,最后决定向西南飞过喜马拉雅山,到唐都,和唐王会面后,几人留下在唐都开坛,王行易陪三位贵人飞向宋国,先送小官家回宋都,然后再沿吕宋、琉球一线飞回大陆。送老皇帝回去后,王行易再到唐都。

    “难得逃出来旅游么,也让老皇帝过过瘾。”王行易跟诸位解释道。这样一圈,十天是要的,也是掐着日子。一路上,老皇帝和太子和当初小官家一样,问题不断,但凡小官家能够回答的,王行易都让小官家回答,以巩固他的所学,小官家不知道或说得不对时,才自己插嘴回答。

    一天时间很快,第二天白天,到达了唐都,就是原生世界的土耳其安卡拉,再往西六百余里就是伊斯坦布尔,也就是拜占庭,现在这个世界里,拜占庭是前线,正是唐国和东罗马各占一半城市,由于唐国的强大和贸易的需要,目前还是和平时期。

    唐国的疆域及其广大,几乎将里海划为了内海,但往北到哈萨克斯坦,已经控制力减弱,不得不封多个郡国进行控制,各郡国都有藩镇的势力,所以整个唐国都尚武,但科技相对就弱,虽然中国不断向唐国移民,但中国之人都不习惯寒冷的北方,大多集中在印度次大陆、波斯和两河流域,而唐都设在西边,也有点天子守国门的意思。

    但是北方,多是游牧民族,难以管辖,千百年来只是不断地模仿罗马的方式,建立城市和驰道进行控制。好在北边是唐国和中国共同面对的,游牧民族多半称臣,而俄罗斯还没有称皇帝,虽然攻击性很强,但同时面对强大的唐国和中国,任谁都得颠颠份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