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光霞庄园 > 012 第三章 朝九晚五新工作(2)新开始

012 第三章 朝九晚五新工作(2)新开始

    光霞庄园——第一卷“漂”012

    第三章朝九晚五新工作(2)新开始

    /

    三个面试后,王建伟最终还是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当然,这是他反复压低了求职要求后的结果,从应聘经理、主管,一直降到——业务员。

    三个面试中,第一个面试很成功,感觉工作环境也不错,待遇还行,每月1800元基本工资,再加上奖金和绩效,然后就是300元的车补、300元的话补、300元的饭补、300元的住房补助,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期间没有任何保险,综合算下来每个月也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这个待遇很是让王建伟欢喜了好一阵,即便是刘铁或李长青的业务经理的职务,也差不多就这个待遇了。

    工作内容倒也简单,就是品牌电脑的销售工作,需要打打电话或者出去送送货,缺点就是——距现在住的地方“有些远”——仅是坐公交车,就需要2个小时左右。

    他便答应面试的经理,2天后来上班,按说,王建伟是急需要这份工作的。

    不!是急需要这份工作的“薪水”,可他还是想再看看另外两家的情况。

    王建伟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又应约了另外两家的面试,结果被告知让等消息,而且薪水也相对要低很多,底薪只有800左右,也都没有任何补助,只有业务提成。这下他就再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终于,王建伟要上班了,这份迟来的工作机会让他猛地有些不太适应,想想自己这段时间跑招聘会的情景,就好像自己总在几家招聘会‘上班’似的,感觉投简历就像在发传单,火急火燎的一家一家的递,然后再忙忙叨叨的跑到下一个招聘会,再像发传单一样的发上一大圈……忽然就不再去招聘会了,也说不清为什么,反而觉得有些小失落。

    再想想投简历的时候,看到招聘人员桌子上6、7厘米厚的简历,总是会让自己特别的沮丧。随着时间的过去,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王建伟就不再盲目的投简历了,了解到有的公司或者岗位明显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就时常的把投出去的简历又要回来。

    招聘会上,把投出去的简历再要回来的事,让李虎‘哈哈哈’的笑上了好一阵子,“啊?三哥,还是你牛啊,我还头一次听说有把投出去的简历要回来的!你是怎么要的?你和我说说呗!”李虎冲着王建伟竖了竖大拇指,又咯咯的笑着问。

    “还能怎么要??就直接往回要呗,明显看到他们把我的简历压到底下,不要回来也肯定没戏~~~”,王建伟一幅久经招聘“战场”的样子说道。

    “那些招聘的人,表情一定很好玩儿吧?”,李虎嘿嘿嘿的一边问一边自己琢磨着。

    “嗯!!!没有一个人不奇怪的,好像我是在拿走他自己家的东西似的~~~都会劝你‘诶!投了简历了,就别拿走了,都有机会的~~~’,我还遇到几个公司招聘的人,直直地用手压着那一摞简历,怕我抢似的”,说着王建伟就学起了他们那严肃而又谆谆教导的样子,道:“你就放我这儿吧,投都投了,我们公司不错,都会给每个人机会~~~”,引得李虎又哈哈的笑了起来。

    其实王建伟自己清楚,5角钱一张的复印费,几张简历,就是他的一顿饭钱。用一切办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花销,省下来的钱用来吃饭——这件事对于王建伟来说,并不怎么“牛”,也不是那么“好玩儿”。

    甚至王建伟在之前找不到工作的时候,都动过去捡些瓶瓶罐罐卖废品的念头,直到某一天,他见到一个捡破烂的中年妇女死死的拉着一个手提垃圾袋的男人,歇斯底里吼叫着“谁让你在这里捡的?这一片都是我的!!谁让你在这里捡的??~~啊?!你把东西给我放下!给我放下!!……”。这一幕让王建伟一下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更暗自庆幸,“好险啊,差一点自己就和那个男人一样了”——在这个城市里,连捡破烂都有“地盘”竞争了,看样子想靠这个谋口饭吃的路子是走不通了,也就只能自己省一点儿是一点儿了。

    如果说王建伟现在是穷,其实并不确切,不是穷,是他马上就要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王建伟知道,虽然马上就可以上班了,但满打满算,自己手里现在仅剩的这点钱,即便自己继续不出合租房子的钱,只是自己单纯的在外面每天吃一顿2.5元的面条,再加上往来的公交车的车票钱,他也熬不到下个月发薪水的那一天——他现在。

    可是,的确是自己硬要在北都闯荡的,怎么好意思向家里人要钱?王家德那里显然是不能开口借钱的,至于朋友或同学,他也觉得很难开口,毕竟,被问起借钱的用途,该怎么回答?说“就是没钱吃饭了?”、“工资还没发,先借个几百块钱用用?……真是张不开嘴哦!——哎!!实在不行,就找老大借点吧,反正也欠了房租和饭钱了,回头发工资了一起还吧!”。

    既然要上班了,还是要向刘铁报个喜的,王建伟正要给刘铁发个信息,写着写着,就琢磨“要么趁着给刘铁报喜,说自己找到工作的事情,顺便向他借点钱?——嗯,就向他借钱吧”。

    这样想着,就不再写短信了,直接给刘铁拨了电话。

    刘铁听到他找到工作了,就很高兴,电话里的声音明显就高了两度,“好!好!不错、不错!就是远点儿,但也能跑得过来,你上班的那个区的待遇比这边的确是高的,企业也普遍有实力——好好干,有前途!”

    “我原本其实也没啥信心能找到工作的,所以就想着,当是锻炼锻炼,一个月找不到工作就回去了,所以~~~我手里~~~就给自己留了百十块钱做路费,现在马上要上班儿了,还要多坚持一个月,所以……”,说道这,王建伟觉得‘差不多说明白了’,就开始吞吞吐吐起来,还是没好意思直接把“借一个月的生活费”讲出来。

    “——一个月的生活费啊,你等等啊,一会儿给你回过去~~~”,还没等王建伟说什么,刘铁那边就直接挂了电话。

    这让王建伟有些摸不着头脑,“让我等等?是借还是不借?这借多少还没说呢!怎么就挂了电话呢??”,心情一下就沉了下来,心想:“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和老大刘志成张嘴借了呢。”

    一会儿的功夫,刘铁的电话打了过来,刚接通,就听到刘铁说:“500,我只能借你500,你几号发工资?”

    “不知道呢,没问几号发工资……”

    “一般20号以前肯定就发工资了,那就下个月20号吧,说好了啊,下个月20号一定要还我!”

    “行……”

    “那就这样,我下班后给你送过去!”说罢就挂了电话。

    “我的天啊!”王建伟听到电话里“嘟嘟嘟”的声音,纳闷儿了好一阵,“这是什么操作?刘铁是请示老婆了?也不问问我借多少,直接就定了500?还定了具体还钱的时间?!……”——不想了,反正自己接下来不用为吃饭发愁就是了。

    于是就收了心,也舍得钱跑去网吧上网,专门查了查要上班的新公司的资料,以及自己接下来要销售的DR品牌电脑的资料来。

    李长青也是在这两天里的某个时候离开的,走的时候并没有和大家再打招呼,只是王建伟在一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发现少了他的铺位,才知道他应该已经上路了。

    老大刘志成在李长青走后有些消沉,总念叨着老家的父母要给找工作,而他自己,‘飘’到现在,也感觉有些“飘”累了。

    王建伟说自己马上就上班了,全算下来最起码也有3000元左右的月收入,很快就能翻翻身了,也可以补齐这段时间欠下的房租和伙食费了,刘志成就摆摆手说:“这个房子的房租总共是600,你没工作,还是我们仨分摊,至于伙食费,你也就是偶尔一起吃点晚饭什么的,一共也没几个钱,不用你补,你要是想出钱,等你发工资了咱们再一起摊。”

    知道老大的性格,王建伟就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呵呵的笑着道“行!都听老大的——老大,要么今晚咱们加个餐吧,我弄点小菜和几瓶啤酒,庆祝我明天上班,行吧?!”

    “行!”老大刘志成点了点头“弄点花生米、火腿就行,给我来瓶‘扁二’,你们喝啤酒吧~~~”

    “得嘞~~~”王建伟乐呵呵的奔出了门去。

    晚上,三个人聊得倒也欢喜,却始终觉得比以往冷清了些,三人又聊了些“电话业务员”的工作来,讲了些关于“电话营销”需要做的工作以及要注意的事情。

    三人晚饭散的挺早,也都没喝多少酒,刘志成说了句“我出去溜达溜达”就出了门。

    李虎见老大刘志成出了门,就和王建伟聊起老大是不是真的计划着回老家的事,说自己想和现在的同事一起去合租,找个离现在公司近些的地方,毕竟各方面也都方便些,再说,将来王建伟上班的话,每天上班2个多小时的车程,太不方便了,早晚也会在公司附近找房子的,这边就剩他一个人的话,莫不如现在就和同事去合租……俩人闲聊了一阵,关于租房的事,反正也确定不下来,都只是说“再看吧、到时候再说……”

    这一夜,刘志成没有回来。直到早上6点多王建伟起床的时候都没有看到刘志成。

    6点20分,王建伟赶到公交站,在旁边的煎饼摊买了个煎饼,刚吃了两口,就见公交车“哄哄哄”的开了过来,是那种加长的,中间用类似手风琴一样的“折叠胶皮”连接着,颤颤悠悠的摇晃着就停在了站牌旁边,车里明显“站满”了人,透过窗户看见人挨着人,满满的一车,车外却依旧乌央乌央的在往上挤,王建伟提前做了功课,知道这趟车是唯一一趟最接近目的地的公交,而且20分钟一趟,他怕再等下一趟,也还是这么多人,当然更怕第一天上班就迟到会显得非常不好,索性也就硬着头皮挤了进去。

    车门“稀里哗啦、咣咣当当”的关上,售票的是一位中年男人,大嗓门的喊道“没买票的把票买一下儿嘞~~~来来来,帮着传一下儿、帮着传一下儿……”

    就见有几名乘客手里已经扬起了1元钱,在半空晃了几下,售票员就喊“来来来,帮忙往这边儿传一下儿嘞~~~传一下儿……”,就见一张张的一块钱也不知道被谁接过,然后朝着售票员就在空中传递过去,就像飘在空中一样,一路直飘到售票员的手里。

    王建伟也就把手里的钱举起来,冲着售票员的方向晃了起来,嘴里喊了一句“帮忙递一下,谢谢,谢谢!”也就再次被不知道是谁的手接过去,再次朝售票员的方向“飘”了过去。

    “来嘞~~~,刚买票的乘客把车票拿好嘞您那~~~来来来,帮着递一下嘞您那~~~”,售票员麻利的撕了几张车票,又挥着手朝这边扬了扬,于是,1元钱的车票就从售票员手中,又“飘”了回来。

    “把车票拿好啊,查票补票啊~~~……前边转弯儿~~~~,抓好——扶稳~~~”,售票员唱歌一般的嘱咐着,然后就忙而不乱的拿起类似对讲机一样的带线的话筒,贴在嘴边,紧接着,公交车外边的大喇叭里就传来售票员的声音——“看车、看车、看车……看车、看车……”

    伴随着一阵来回的晃动,公交车已经轰隆轰隆的转过了街角。

    透过车上攒动的人头,窗外斑马线上如织的人流,和一条通向远处天际的笔直长街都一闪而过,楼、门市店铺,并行的一辆接一辆的车,是2个小时的车程中,窗外几乎不变的‘风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