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光霞庄园 > 107 二.九、几度机缘入酒城(3)三亩塘

107 二.九、几度机缘入酒城(3)三亩塘

    107《光霞庄园》第二卷“遇”

    /

    车子很平稳地行驶了一阵,王建伟几次朦朦胧胧地睁眼,瞥见有个人影在另一侧的座位上晃动,幽暗的路灯透过车窗恍进车里,映出一个微胖的人的轮廓来,几次使劲聚了聚眼神,才大致猜出是胖建伟。

    也不知道是哪侧的车窗开着,一阵阵湿凉的风从车窗时缓时急地灌进来,偶尔还会夹杂了几滴清凉溅洒到脸上,‘是不是下雨了?’王建伟这样猜想着,却不好意思开口问,因为刚刚自己还醉得一塌糊涂,需要俩人一起搀扶,竟然这么快就表现出十分清醒的状态来,这不仅会让废了好大力气把自己弄上车的俩人不解,就连自己也觉得这种醒酒速度有点太快了些,因为刚才吐得及时彻底?胃里的酒该是吐得差不多了?现在是真的酒醒了许多?还是最近一直深有体会的‘酒醉心里明’的状态?这样想着,就再凝了凝神,意识就更清醒起来,发现自己斜侧着躺靠在车内,头依在一侧的车门和头枕之间,腿和脚则伸到了胖建伟的那边。

    王建伟就再抬手掖了掖自己的领口,再微微挪了一下身子,想让自己躺得更舒服一些,应该身旁还有一瓶矿泉水,这一挪动,刚好就压到了水上,发出“格啦格啦”的声音来,惹得胖建伟赶紧凑了过来,先是抬手拦挡了一下,像是怕王建伟掉下去的意思,接着又赶紧翻出了那瓶水来。

    这让王建伟多少有些感动,这个胖建伟虽然刚才还嘲讽自己馋酒,但眼下这般照顾自己,该是个值得交的朋友,刚想说句谢谢,却又被自己硬生生地咽了回去,心道:‘算了,我还是眯着吧,说我馋酒就算了,一会儿别再误会我刚才是装醉…’

    暨阳的夜和南都的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即使是下雨,南都的大街小巷也是灯火通明的,这样对比起来,暨阳就幽暗了许多,车外的嘈杂的声音相比也小了许多,这让习惯了北都和南都夜里热闹街巷的王建伟真的有些不习惯,不由得暗讨‘小城市就是小城市……’

    “敬林那地方的名字谁给他取的?”问话的是胖建伟。

    “那~~三亩塘?”

    “是额~”

    “呵呵~~他那水塘就是三亩,是不是蛮艺术的阿”

    “蛮好,吾老欢喜格名字~~”胖建伟感慨道。

    “——对喽~~他祖籍就是淞江哦”刘咏华道。

    “我外婆是淞江人,嫁到了武进市,我爸是姑苏人,我出生在了暨阳~~呵呵~~我小的时候,每次见到外婆,她总爱说‘暨阳不就是个乡下嘛!’”,胖建伟就声情并茂地学着他外婆的语气道:“这里的橘子卖的比武进贵得多!这边的菜没有武进得好!暨阳人说得啥么话我一句也听不懂~~”

    惹得刘咏华咯咯咯地笑“这么说倒也没错~~”

    “我有时候就总感慨~~”胖建伟继续道:“一群原本不是暨阳的人来到了暨阳,生下了讲不好暨阳话的孩子,那这个孩子该是不是暨阳人?”

    “应该是~~毕竟是出生地嘛~~”

    “可是,如果一群淞江的孩子,见面都说Hello,‘再会’都说bye-bye,只是偶尔会说一句‘侬好’,到底算不算淞江人呢?”

    “应该也算,那就是‘新’淞江人呗~~暨阳也是一样哦,我们的籍贯都不是暨阳~~”

    “再换一个说法,一群国人去米国,出生的孩子讲国语、吃国菜、不信基督教,也不相信上帝,花着印有‘我们信仰上帝’的钱——”

    “——InGodWeTrust”,刘咏华插话道。

    “对!还经常会说着‘上帝保佑你’的口头禅——那他们算不算米国人?”

    “也~~该算吧?”刘咏华有些迟疑“米国是移民国家,对这些不怎么在意~~”

    胖建伟就笑着问:“那土生土长的暨阳人呢?”

    “呵呵呵~~”刘咏华也笑起来,反问道:“你这是在为暨阳人看不上外乡人辩护吧?不过听着还真有些道理哦~~欸?鳝香馆那祝老板算不算土生土长的暨阳人?你们也熟吧?”

    “算是暨阳人,但土生土长也谈不上,据说祖上也是近代才到暨阳来的,过来开工厂做生意,算是早期移民吧~~呵呵~~包括陈敬林的陈姓,如果他不说自己祖籍淞江,别人会以为他是暨阳本地的陈姓人~~”

    “——他这边什么时候加了个门?”随着刘咏华的问话,车子很快就慢了下来。

    “新加的,闪两下灯!”胖建伟向前挪了两下身子,又凑向王建伟这边看了一眼,道:“他的宾馆竟然没有餐饮手续,我让他这几天餐厅先停了,赶紧增补——你这朋友睡得真稳,等一下喊几个服务生~~”

    “你该减减肥喽~~”

    “和胖瘦没关系,我是闻着这酒气太难受,再遇到这种大醉的几次,我估计我就能把酒戒了~~”

    先是听到‘咣当当’的开门声响,接着汽车缓缓启动了起来,然后很快就停了下来,接着就听到俩人下车和车门关上的声音。

    王建伟微微起身向车窗外望了望,外面的灯光映出车窗上绵绵的雨丝来,虽然把视线遮挡得有些模糊,但依旧能看得出窗外是个大院子。再返身寻了一下自己的背包和挎包,也都规矩地戳在自己旁边,懊悔的心里才算平复了些,“以后再也不能这么喝酒了~~丢人是一方面,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是醉在饭馆没人搭理,那可就是真的惨了~~”这么埋怨着自己一阵,又忍不住埋怨起了刘咏华和胖建伟来“这事刘咏华做的也不对,我是奔你而来,你就不该劝我的酒~~还有那个王建伟!哪有你这么喝酒的?一杯一干,虽然是小杯,可也不能这么喝呀~~对喽~~这杯子小,虽然盛得少,一口一杯的喝起来,却真是容易醉人~~”

    胡思乱想了一阵,就见几个人影从窗外摇摇晃晃地过来,王建伟又缩回了座位,等车门打开,就听到刘咏华正吩咐着几个人过来像是要抬自己,王建伟就赶紧挥了挥手,口中含混地道:“没事没事~~下车了哦?我能行、我能行~~”,说着就晃晃悠悠地坐直,要往车下挪。

    几个人也不理王建伟说的是什么,两个子大些的过来就架着王建伟的胳膊架出了车,接着就又有人过来,几个人就把王建伟托了起来,一旁还有人给众人撑着雨伞,王建伟心里就有些好笑,‘不至于这么‘隆重’吧?这待遇——估计以后讲出去,肯定会被人笑上好一阵的~~’

    不一会儿,一阵阵亮光晃过眼睛,脚步声也明显嘈杂地大了起来,王建伟知道这是进了屋子,再一阵,就被众人放到一张床上,又被人脱了鞋,然后就是呼呼啦啦出门的脚步声。

    紧接着就听到有人操着方言道:“辰光还早,水开唻,泡杯茶吃~~”

    “吃啥茶?来壶红茶喝喝好伐?”

    “这面没事哩~~坐下来茄茄山河伐~~”

    “好额~~”

    再一会儿的功夫,房间里安静了下来……

    这一晚,王建伟醒了好几次,先是口渴起来找水喝;接着是穿着衣服睡得难受,起来脱衣服;然后是去厕所;再然后就是觉得饿,起来翻找了一遍,房间里除了几瓶碳酸饮料,也没看到有什么吃的,拉开窗帘,外边倒是有些弱弱的光,却只是能看见外边围墙的轮廓来,返身翻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凌晨2点多,想想忍着睡下的话,应该能挨到天明,就咕咚咕咚的喝了几大口水,算是缓解了一下胃中的‘空虚’,犹豫了一番,还是没有打开碳酸饮料;接着就开始做梦,梦里竟然不停地找吃的,心里知道这是做梦,可还是会一会儿醒来一会儿又再做起这种梦来,而且每次都是马上就要入口吃的时候出个什么岔子,让自己在又馋又悔中醒来;如此这般地几番折腾,王建伟索性就起来又翻找了一遍,哪有什么吃的?打开房门想出去找找,却是一个昏暗的走廊,该是开门声触发了廊道里的声控开关,廊道顶上忽然亮起的白色灯光显得格外的刺眼,王建伟就缩回屋里,再去看手机,时间是4点多……

    再醒来的时候,是被手机的铃声吵醒的,赶紧拿起接听,是刘咏华,“呵呵~~醒了?服务员不好意思总敲你的门,我等你一起吃早点…”

    赶紧起身洗了把脸,匆匆穿好衣服就出了门。

    走廊的外侧,每隔了一个房间便是一个落地的窗户,透过通透的落地玻璃望出去,外边几处竹林黑瓦,葱葱郁郁,外面应该还在下着小雨,林木和建筑都像是罩着一层薄雾,显得空蒙蒙的,再远处,更有云雾飘逸,伴着廊道里湿爽的空气,让王建伟忽然就意识到,这就是传说中的江南水乡吧?再想起昨晚车里那二人聊天提起的‘三亩塘’来,想必如此幽静惬意的所在,该就是这里了。

    在路过下一间房间的时候,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带有木纹的门牌,赫然发现上边的文字——“薄雨”,‘——真是好有意境的名字啊!’这让刚要下楼的王建伟又返了回来,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一下这里。

    这是一栋楼梯被设置在中间的带有八个房间的建筑,楼梯两侧各有四个房间,走廊正对着每个房间门的位置被整面的遮挡着,这让王建伟觉得有些像‘影壁墙’的用意,而其他位置的落地窗应该就是观景用的,这种设计的确很是精巧细心,而这些房间的名字,更是让王建伟一次次地竖起大拇指,这边四个房间的名字:“江风”、“流云”、“轻雾”、“薄雨”;另一侧是:“繁树”、“翠竹”、“幽兰”、“望月”,而自己刚刚住的那一间,便是“轻雾”。

    一边啧啧赞叹着名字的儒雅和风韵,却又在下楼时被简约洗练的空间配色所吸引,简单的灰、白、原木三色,把这里的素雅、整洁、安静、清幽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所谓的装修,更是极其的简单,没有大多北都建筑都有的精致地脚、复杂吊顶、绚丽灯带,也没有做什么包梁包柱处理,更没有壁纸、壁砖和景观墙之类看着臃肿笨重的东西。灰青地面,灰浆的白墙,复古的喇叭花形状的壁灯下,或是一张精致条案,或是两把高腿木椅,或是几组木质花架,甚至是几个原木的木墩、木桩……每组每件都摆放得恰到好处般的协调,虽然没有陶瓷、古画,没有雕塑、插花,没有艺术品和装饰画,但感觉倒像是更复古、更艺术,不自觉的感叹起设计和搭配所表现的质朴的优雅,又似有传统水墨画那般勾勒意境似的表达,自是又一番赞叹。

    正巧在出楼门的时候遇到一位工作人员装束的姑娘,询问了早餐用餐的所在,便拿了把雨伞出门,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寻起了‘小白楼’。

    先是穿过楼前的小停车场,再沿着一个小径的台阶下行,路过一片竹林后左转,便看见一个水塘,沿着水塘边再向前,经过葱郁的小路,再一转弯,便见一幢三层的白楼,说是白楼,其实是灰白相间,只是白中略带些灰色的线条,再加上尖顶的黑瓦,更显着白得精致、白得清雅,搭配四周的翠墨相间绿色林木,以及楼前规整的矮木篱笆,仿佛一切都浸润着江南水乡独有的风致与文蕴,在蒙蒙的若雾细雨中,更如水墨画卷般摹写出沁心脱俗的雅隽清逸来。惹得王建伟又不禁感慨起来,喃喃道:“白墙黛瓦,微风细雨,此刻,该有~~淡酒,或清茶…”

    早餐是王建伟和刘咏华两个人一起吃的,除了新鲜切好的水果,还有一份煎蛋和流油咸鸭蛋,然后是小笼包和粥。

    “建伟呢?”王建伟一边吃,一边有些别扭的问。

    “昨天夜里回去了,呵呵~~你记得他来过?”刘咏华笑呵呵地问。

    “小伟~~没喝醉吧?”王建伟想想,还是不要称呼胖建伟的好,既然他比自己小,干脆就称呼‘小伟’罢。

    “么~~嗯~~你的这种称呼蛮好!一个大伟,一个小伟~~今朝有什么计划?”

    “你忙你的,回头我去转转华士村,下午就从梁溪坐火车回北都”

    “下午我送你吧~~”

    “不用、不用,这就够麻烦你的了~~”王建伟看着餐厅边上的一处小黑板上写着‘日子缓缓,生活散散’的字,就问刘咏华“这是什么宾馆?院子里面还有很大的园林?”

    刘咏华微笑着点了点头,“这里叫‘三亩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