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疏涂 > 第八十五章 问道

第八十五章 问道

    哑三娘出了山洞,冒着寒风,踩着积雪。

    寒风如刀割着身上的肉,积雪咯吱咯吱的破碎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

    山洞中,王真人躺在地上,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目光空洞无神。

    最毒不过女人香,他少时聪慧的脑袋中年后糊涂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

    同样在寒夜中踩着积雪前行的还有李一欢与枫龄,离开王真人之后,由于不知道玄古门在何处,再加上雪夜难赶路,所以他们行走的速度非常慢。不过好在老马识途,在王真人的马的带领下,李一欢与枫龄也是不紧不慢地赶着路。

    越往前走,梅树就越多,梅花也开得越茂盛。

    这些梅花原先还只是长在山路两旁,渐渐地山路旁边的斜坡上及山洼里也有了梅花。从刚开始时的星星点点的两棵,稀稀落落的几枝梅花,到成群结队的梅树,密如星海的梅花。

    这些梅花从脚下蔓延过去,直到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跟着老马,沿着梅花山路行走了几个时辰,原来还活力四射这儿看看那儿瞅瞅的枫龄渐渐感觉身体不支了。

    李一欢由于在玉蓬山上待了很久,走这些山路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小意思罢了。看着枫龄小小的身子一步一晃想要摔倒的样子,李一欢从腰间取出来玉佩,将它收进去睡觉去了。

    长夜本漫漫,一个人行走,只会感觉长夜更长。不过有雪的映照,冬夜明的反倒显得比夏天更早。

    天空依旧暗沉沉的,可是山间已经有亮光,早起的山鸡已经站在梅树上打鸣儿,适合过冬的鸟儿也已起来觅食。

    李一欢跟着老马在梅花夹杂的山道上走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忽然发现路两旁的梅花正在渐渐减少,再往前去已经有了人家,房顶上的烟囱里袅袅炊烟,还时隐时现地飘来阵阵炖肉的味道,欣喜之余,李一欢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等到路两旁的梅花没有了的时候,李一欢与老马也来到了那户人家旁边,可是他惊讶地发现,这个房子竟然与山脚下曾遇到的那户人家一模一样。

    饿坏肚子的李一欢也来不及多想,轻轻地敲响了那户人家的门,想讨口肉吃。

    “吱呀”一声门开了,出来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

    “怎么是你呀,老奶奶。”不光这所房子和山脚下的那所房子一样,并且出来的人竟然也和山脚下的那家人也一模一样。

    “神经病,早上一开门就他妈遇到个疯子。”那个被李一欢称作老奶奶的老太婆,骂骂咧咧说了一句就将门带上了。

    李一欢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自己如此有礼貌却还被人给骂了。他挠了挠自己的脸,这一挠才意识到为什么老太婆要骂自己了。

    原来那块假面具仍然紧紧地贴在自己的脸上,刚才他以王真人那副尊容喊人家一声老奶奶,人家能不生气吗!

    李一欢赶紧用意念将那鬼脸褪下来,并且为了以最好的面貌去见那老太太,他不得不考虑好好捯饬捯饬自己的脸。

    可是这里一无泉水,二无小河,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李一欢只好撒了一抔尿照了照自己。在确定脸上没泥,头上没灰之后,李一欢再一次敲开了老者家的门。

    “吱呀”一声门又开了,开门的还是那个老太太。

    “小伙子,你有病?”

    李一欢粗略地扫视了一下这个老太婆,发现她的模样与昨天晚上那户买马的相差无几,不过昨天晚毕竟是在户外做的生意,那老人脸上的妆容看的并不清楚,所以这时候他并不能确定这个老太婆就是昨天晚上那家人。

    再说了,他一个年轻人从山下走到山上还花费了一整夜的时间,更不用提一个老人了。

    “这位老奶奶,我刚从山脚下走到这里,一路上劳累至极,想像您讨口饭吃。”李一欢尽量用比较卑微且可怜的语调说道,他觉得他要是这个老奶奶的话,肯定会对他产生怜悯之心,进而邀请他进屋去吃肉。

    “小伙子,你先在这稍等一下,我先进去给我老头子说一声。”说罢也不等李一欢回话,老太婆就将门“咣当”一声带上了,接下来,李一欢听到了房间里这样的对话:

    “老头子,外边来了一个傻子,昨天晚上到了这里,今天就不记得了。我看呐,他好像是装出来的,装的还怪像,搞不好是向咱们索要买马钱呢。”

    “谁,哪个小伙子?”老头问道。

    “还有哪个,就那个丑逼。”老太婆说道。

    李一欢面红耳赤。

    “哦,是他啊。那家伙别看他年龄小,做生意倒是很会讨价还价,昨天晚上卖给咱们马,人家愣是半个子儿也不给便宜,今天来,倒好意来这讨要吃的了。哼,看我的吧。”老头说着,开了门,只看到站在门外的脸色通红的李一欢。

    “小伙子,还真的是你,不过要吃的可以,但是天下毕竟没有免费的晚餐。当然,早餐也没有。”老头脸色露出一副奸诈的样子,“不过嘛,如果你愿意付一锭银子的话,早餐还是有的。”

    “靠,真黑。”李一欢心里暗自骂道,转身欲走,“我还不信了,偌大的五峰山上还找不到一个吃饭的地方不成。”

    “小伙子,我可告诉你啊,这山脚下可就只有我一户人家,我可是这一带有名的钉子户,除了我们家之外,要想再见下一家可得至少十五里路啊。”老头看着李一欢要就仿佛看到白花花的银子要走似的,连忙有些焦急地说道。

    “什么?老伯你刚才说什么?”李一欢脸上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

    “我是说,从这儿离开后,要见到下一家至少要走十五里路啊。”老者听到李一欢询问,还以为是自己的话已经吓住了他,这次更是用一种更为夸张的表情,重点突出了一下那十五里路。

    “不是,我是问的上一句的上一句。”

    “上一句的上一句?”老头立在那想了想说道,“噢,我刚才是说山脚下……”

    “什么?山脚下!”没等老头把话重复完,李一欢就惊讶地喊了出来。

    “没错啊,怎么了,昨天不就是你将一匹破马卖给我们的吗,当时还一个子儿都不肯便宜。”老头道。

    “还真是,可是我昨天明明走了一夜的山路,可是怎么最后还是在这里?!”李一欢仿佛是在问这老头,又仿佛自言自语。

    “嗨,小伙子,这你算是问对人啦。我家世世代代都是五峰山的守山人,山上那将军的题字就是我们家看护的。嘿嘿,至于你为什么走了一夜的山路还在这里,我是知道的,但是我不能告诉你。”老者故作深沉地往前走了两步,用侧面对着李一欢,还不忘拿眼角瞄着他,“不过除非嘛,除非你肯花一两银子买这个消息,当然我也不会让你白花钱的,过会儿我送给一条煮熟的马腿怎么样。”

    “成交!”李一欢想也没想就痛快地答应了,他想要得到的答案岂能是一两银子比得上的。

    “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老头说完这句话,然后扭过头对站在他身后的老太婆吩咐道:“快去取一条马腿来,这位爷儿可是个大主顾。”

    老太婆应了一声,匆匆往厨房走去。

    “你这老头可真会做生意!买我一匹马只给了我六十八个铜钱,卖给我一条马腿却要了我一两银子。”李一欢讽刺道。

    “熟肉,熟食,人工,柴火都在里边包括着呢。”提着马腿出来过来的老太婆正好听到李一欢的讽刺,狡黠地一笑,“小伙子,你之所赶了一夜的路却仍然在这,是因为这些梅树啊。”

    “原因在于这梅树上?”李一欢狐疑地看了一眼身后的梅树,可是只看到那些梅树或站或躺,身体百态各异,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同。

    老头看出了李一欢的狐疑:“嗨,小伙子,凡事应该看它的内在,而不是看它的表面不是。如果这些梅树没有猫腻的话,你也不会忙了大晚上还在这里站着了不是。”

    “说得也对,可是大爷这些梅树究竟有什么问题呢?”李一欢问道。

    “小伙子,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上山,这条路上可是梅花劫啊。你看这些梅树错落有致,稀稀疏疏。可是越往山上走,梅树就越多,随着梅树越来越多,这些梅树的排列顺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也正是因为树的排列顺序不规整,所以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直往上走的假象。实际上有时候你非但没有往前走,反而是在原地转圈圈啊。”老者解释道。

    “可是,老伯,我一直是沿着这条河山路往上走的啊,如果是往下走为什么我会感觉不到呢。”李一欢继续问道。

    “小伙子,这就是你有所不知了,咳咳。”老头感到身后有人碰了一下他的背,转头看到老太婆在身后拿白眼瞪着他,说道嘴边的话,便收回去了,“唉,咳咳,小伙子,来,先拿着你的马腿,这个……是不是也该把账结一下了。”

    “好说,好说。”李一欢爽快地将那块在手心里已经攥得很热的银子递给老头,同时从他的手里接过来一条煮熟的马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