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通鉴 > 第十一章 唐高祖(3)

第十一章 唐高祖(3)

    窦建德兵败之后,手下部将大多残暴不仁,盗取官府财务,还欺凌百姓。大唐的官吏依法处置,难免对他们审讯拷打,弄得大家都惊惶不安。于是几个将领一起商议说:“王世充献出洛阳向唐投降,手下的几个重臣都被处死了,现在我们到了长安,还不是一样的下场。我们十年以来,身经百战,早就应该战死了,今日又何必爱惜余生呢。况且夏王俘获大唐的官员将领都以礼相待,结果大唐刚俘获夏王就杀了他。我们深受夏王厚恩,难道不该为他报仇吗?”于是谋划作乱,事前占卜了一下,显示应以姓刘的为主上才是最吉利的。

    从前的汉东公刘黑闼,当时正归隐在河北漳南县,于是诸将前去造访。当时的刘黑闼正在种菜,听闻大家的计划,欣然允诺,杀掉耕牛请他们一同吃饭。之后没多久,刘黑闼就袭击占领了漳南县,后来又攻克了鄃(shū)县,魏州(河北)刺史、贝州(河北)刺史和他交战,都战败而死。刘黑闼收编了他们的部队,众达两千人,在漳南设立祭坛来祭奠窦建德。自称大将军,窦建德的旧部纷纷前来归附。

    淮安王李神通带着关内兵马来到冀州讨伐刘黑闼,又调动了河北附近五万军队前来,和刘黑闼交战于饶阳城(河北饶阳县),布阵十余里。刘黑闼兵力较少,依靠堤垅地势抵抗李神通。正巧碰上刮风雨雪,李神通趁着风向进攻刘黑闼,结果不久风向调转,李神通大败,损失三分之二。刘黑闼大胜而归,军势大振。

    高祖因为李世民军功实在太大,过往的官阶都不足以奖赏他,特别为他设立了“天策上将”一职,位在王公之上。还让他兼任司徒、尚书令,增加采邑两万户,为他开设天策府,专门设置了官吏。能看出高祖这个老父亲对二儿子李世民还是宠爱有加的,对他的功劳也一直记在心上。可惜日后的高祖始终无法平衡李世民和大儿子李建成的关系,导致原本应该和谐美满的一家人最终也走上了隋朝自相残杀的老路。

    李世民因为海内逐渐平定,在城西还设了会馆,延请四方文学之士,还命诸位王公贵戚进馆学习。让属下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褚亮、姚思廉等人一并兼任文学馆学士,分为三班,轮流值班,供给他们美食并给予特别的礼遇。李世民处理公事之余,也来到馆中,和诸位学士讨论文籍,直到半夜方才就寝。又命令阎立本为这些学士画像,褚亮做赞词,称他们为十八学士。

    当初,杜如晦在秦王府担任参军,不久就要调任为陕州(河南三门峡市)长史。当时府中僚属很多都要到被调到外省去补充官员空缺,李世民为此担忧。房玄龄说:“其他人倒不可惜,可是杜如晦将是辅佐创立王业的人才,您要经略四方,没他可不行。”李世民如梦方醒地说:“没有你的提醒,我就差点失去他了。”立刻奏请高祖将杜如晦留在了身边。杜如晦和房玄龄常年跟从李世民南征北战,在军中参预谋划,行军之事,杜如晦剖析起来畅快得好像流动的水。李世民每次攻破城池,诸将都争抢着金银财宝,唯独房玄龄独自搜寻人才,进荐到李世民面前。凡是有勇略有才能的人,房玄龄必定倾心结交,好让他能为李世民竭忠尽力。高祖都常感慨:“房玄龄为我儿谋划的事,纵使相隔千里,听来都好像当面讲述那么详细清晰。”

    此时南方的寇贼尚多,之前已经整军备战的李孝恭和李靖已做好了进攻南梁萧铣的准备。此时长江一带正值水涨旺季,诸将都请求等候水势落下之后再进军,唯独李靖说:“兵贵神速。我军刚刚集合,萧铣还并不知道。如果能乘着江水升高,突然抵达他的城下,打个措手不及,必能擒获他,机不可失啊!”李孝恭听从了他的建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