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工厂日常管理日记 > 库存管理(一)

库存管理(一)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书,有一章节:专注供应链库存,遏制“打不死的妖怪”。其中就讲到了:库存和成本,哪个更难降?

    很多人会说是成本难降,经过实战的人,实际生产管理的人,都会说库存难降。

    为何要降低成本,大家都知道,因为:利润=营业额-成本,利润的来源就是两件事:1,增加营业额,2,降低成本。

    为何要降低库存?许多人也知道,因为库存占用了太多的流动资金,占用了太多的仓库地盘,间接的就是降低成本。

    为什么说库存比成本更难降呢?

    降成本,老总一句话,从下周开始,所有的出差都取消,所有的培训都取消……于是能在一定时段把成本降低下来,更有甚者,把供应商的货款直接扣X个点,成本一下就降下来了。

    但降库存,更多牵涉是内部职能,你想转移问题很难行得通,你只有通过真正干点什么,通过解决问题才能降低库存。

    有人说,只有到了一定级别,才能对付库存问题,如果你整天在为库存问题头痛,那么恭喜你,你在供应链上打怪升级已经相当高了。

    我一想,呵呵,我是不是打怪升级的级别也是相当高了。

    分享几个案例给大伙:

    案例一:

    我们有一客户,专门生产挖矿机,不是真正的挖矿机,是电脑服务器之类的,这个挖矿实际上是挖比特币,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疯狂,所以,客户的设计研发及时跟进时代需求,产品在不断更新。

    我们做的产品就是铝型材箱体的产品,铝型材箱体大约250mmx250mmx300mm大小,做好后,客户就直接把电路板等装进去,再组装成产品卖到世界各地,不过,主要市场还是大中华区。

    当时我们有一款的箱体暂时称作A产品,已经基本上处于停产阶段,而换代的产品比这个A产品要短10个毫米,我们暂且叫B产品。

    而我们得到的信息是,B产品也即将停止生产,而三个月后要转成生产的C产品。同时客户给我们下达了未来三个月15000个B产品的订单,然后B订单就完结。

    我是刚接手这个部门的管理,我们的采购一接到15000个B订单,就准备马上采购15000个的型材,我马上叫暂停采购B产品型材,同时要求我们的PMC马上调查我们的A产品和B产品究竟库存还有多少,同步调查我们的供应商的A产品和B产品的半成品还有多少?

    调查结果出来后,太吓人了,居然A产品我们本身的库存有3000多个,供应商那里居然有5000多个半成品,B产品也有这么多的半成本,不过全是在供应商那里,也就是说我们有14000个库存,离客户的15000个还差1000多个左右。

    我马上找来开发部的同仁,问A产品能否变成B产品,他们说只要把A产品缩短10mm,就变成了B产品。

    我同时找供应商商讨,如果把A产品变成B产品,需要多少费用?他们说每个需要增加5元的加工费,后来跟他们谈了厉害关系,如果这个5000个半成本不处理,一直会积压在他们的库存里,占用库存,还变不了现,后来他们理解,同意每个增加3元的加工成本,把A产品变成B产品出货。

    我们自家的3000个A产品就自行解决把它们变成B产品。

    A产品的价格为55元,B产品的价格为47元,这8000个库存变成B产品,减去额外的3元加工费,也就是产生了(47-3)X8000=352000元营业额。这个35.2万可以说是降低库存的利润。

    最后的结果是客户实际需要13000多个B产品,我们不需要再下订单做那1000多个的型材。并且把库存的A产品和B产品全部交付给客户,几乎这两个产品的库存就全部消耗了。

    有的人会问?为何要增加这A产品的8000个库存?这就是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使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这个在经济学上有一个术语,叫“牛鞭效应”。

    也就是说,客户下了10000订单,采购考虑到过程中会有损耗,于是就下单11000个给供应商,另外还有就是客户要货比较急,PMC就提前做一点库存,再加上没有及时去清理库存,于是越来越多的库存,占用仓库,如果一旦没有订单,这些库存也就成了废品,只能当废料卖掉。废料的价格和产品的价格还是相当大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