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联商(1)

    报联商,这个词还是第一次从总裁口中得知,马上百度,原来这个词很早就有了:

    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就提出了“报-联-商”文化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就风靡日本,特别是在商务领域。如今,成为支撑现代信息化社会活动的重要支柱。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清朝康熙年间(约1700年),秀才李毓(yu)秀《弟子规》中——“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就体现了“报-联-商”的意思。

    报·联·商,指的是在工作中报告、联络、商谈的能力,最先由日本企业提出,对提高效率,改善沟通,有着重要作用。简单的去理解,就是交待和接受工作任务时有没有讲清楚、听明白、理解准确,执行任务的时候有没有整合资源、多方协商,遇到困难时有没有主动解决,及时反馈,工作结果有没有及时汇报等等。报联商的概念,对我们工作具有实际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报”是展现自己的行为。向下达该项工作指示的人汇报事情的过程、内容和结果(或者现状),类似说明,在应该的时间点,向特定人员说明特定的课题,让对方了解事情进展的结果或现状。

    “联”其实就是日常交往。把与该事有关的事实和信息不加任何修饰的如实的告诉有关人员,类似通告,把自己的心情和意见、现状等信息通知对方,希望对方跟自己享有同样的感觉。

    “商”请示、讨教。当自己对某件事情不知该怎么办时,向上级、老员工等征求意见、看法,需求帮助。类似商讨,试图佐证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的过程。

    报联商有哪些重要点呢:

    1、认真接受上级的指示是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

    接受任务时,要注意:

    a,工作的起点是从接受工作指示的那个时刻;

    b,被召唤时要应答,及时过去;

    c,上级布置任务时,中途不打断。

    2、重复上级的指示可以避免自己执行走偏。

    3、对于上级交代的工作要有明确交期,且严格遵守时间节点。

    4、接受指示的时刻最容易问清楚。

    5、一味的超负荷接受任务并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6、对上级的指示给予汇报,是做下属的工作义务。

    7、要让上级知道我们的计划、方案、想法,他才会放心我们交出的结果。

    8、一定要有中间汇报。

    9、越是坏事越要早报。

    10、由接受指示的本人,直接向下指示的上级汇报。

    11、在上级面前成为职场透明人。

    12、被上级询问时,要先说结果。

    13、自己主动去汇报时,说清什么事之后,先汇报结果。

    14、最佳的汇报方式是面谈。

    15、汇报工作,要有时间观念。

    16、带着对策去汇报,并有自己的观点。

    17、把上级交代工作的目的记住,配合他的目的去汇报,不要自说自话。

    18、到位的汇报不仅是让上级听到了,更重要的是要他听懂了。

    19、树立联络意识,不要让信息留在自己这里。

    20、传达类联络,要做到一个人不少,信息全面。

    举几个例说明“报-联-商”的重要性:

    例一:

    业务主管A主管汽车类业务,业务主管B是主管精密类业务,现在业务主管B在主攻客户H,客户H是主要生产汽车音响类产品,属于精密件,将属于第二个DSXW,而DSXW又是现在精密部门的主要客户,可想而知,客户H对于精密部门而言那是对口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看起来,业务A与业务B没有多少交集,那么接下来再听听下面的故事;

    客户G是我们的汽车终端客户,是业务A在主要负责,而客户G需要客户H的产品,汽车音响,当然客户G也可以要DSXW的产品,但客户一般不会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客户G必须要开发客户H,所以,客户G和客户H走得很近,也非常熟悉,并且双方现在正在合作。

    疫情期间,客户G是经常来我们广州工厂,虽然业务A每天见面客户G,但就是没有进一步去了解客户G的相关产品。没有去了解客户的汽车音响这块他们是给谁在做?自然业务主管A也就不知道有客户H的存在。

    而业务主管B在主攻客户H时,也没有深入了解客户H的产品是提供给谁?是哪一个主机厂,当然业务主管也就不知道客户H的终端客户是客户G,也自然就没法用到客户G的关系去快速打通客户H,而在那里做许多的无用之功,浪费许多时间。

    只要业务主管A或者业务主管B任何一方深入了解对方,时刻想到我们的业务范畴,都将会把所得到的信息分享给对方,那么就事半功倍。

    所以,业务主管A和业务主管B同处一个事业部,却无任何联络,而造成资源极大浪费。

    这是典型的“报-联-商”之“联”的案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