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683章 贺兰敏之失常胡闹

第683章 贺兰敏之失常胡闹

    回到宫中,太平公主立即将此事告知了武媚娘,武媚娘听后勃然大怒,一怒之下差点掀翻了面前的一尊御案,连累着案几上的一尊和田白玉雕花盘摔到了地上,摔得粉碎,由此可见,武媚娘气愤之极。

    可是,她又陷入无奈的尴尬境界,危险一步一步加深,她的外戚中已经后继无人,除了这贺兰敏之之外,已经没有再合适的人选了。

    武媚娘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一度之间不得不做出隐忍,不得不息事宁人,交代太平公主和随行宫女不得乱说,更提醒丁瑜洲不得将此事外传。

    一切还需要从长计议。

    投鼠忌器,这个词目前用来形容武媚娘最合适不过了。

    面对着大唐国内国外的复杂局势,加上咸亨年间更是大唐政局不稳的时间段,国家各项工作都处在危难之间。

    作为大唐国母的武媚娘一块快愁绪郁结于心,难以快乐和轻松。

    好在有丁瑜洲在旁协助,在旁支持她,才让她内心深处能够有一丝依靠,获得一丝安慰。

    贺兰敏之在武媚娘的隐忍之下,躲过了一场惩罚,只是被宫内太监训斥一番,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惩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切还没有到终结的时候。

    贺兰敏之毫不收敛,报复心切,愈发任性恣意妄为起来。

    由于他凄凉的遭遇,处境的尴尬,一度让他的心理发生了变态式的扭曲,支撑着他的胡作非为。

    可以说在这个期间,武媚娘给予了贺兰敏之以极大的耐心,这是武媚娘平生以来第一次以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强烈的忍耐感对待一个人的底线挑战,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人竟然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年轻人。

    由此也可见,在这个时期,武媚娘是处于一种无人可用,无人可选的尴尬境地。

    丁瑜洲原本从史书记载上就发现了这种情况,原先他还纳闷甚至怀疑,如此强悍的武媚娘,竟然出现了如此软弱的面孔,竟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忍气吞声,让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如今他亲身经历之后,才真切地明白武媚娘当前的处境有多么艰难。

    就如百姓家中到了冬春之际的青黄不接时期,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这段时间最是难熬,但是只要熬过去了就是生机勃勃的春天。

    借着武媚娘的忍让,仗着有杨夫人的宠爱,贺兰敏之作威作福起来。

    百姓们有苦难言,深受其害。

    满朝文武对这个京城恶少表示出反感,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们对于贺兰敏之的弹劾犹如雪花一样,飘入大明宫,堆积在了武媚娘的御案之上。

    看到这些堆积如山的弹劾奏疏,武媚娘很清楚里面都写着什么犀利的暴怒的语言,可是为了保存外戚的势力,她惺惺作态,实际上却充耳不闻,表示出十足十的忍让

    继续阅读!正是因为武媚娘的一度忍让,让贺兰敏之对武媚娘的报复之心愈发强大,如同熊熊大火越发燃烧起来,以致于贺兰敏之认为武媚娘怕了自己,所以更加有恃无恐地做出让所有人都为之不齿的荒唐事情。

    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忍耐和纵容下,贺兰敏之的心理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量变的积累下,质变的爆发已然显现,他的心理活动近乎疯狂,近乎变态,甚至失去了人伦底线,失去了纯真的本性。

    长安百姓们背地里指责他“多行不义必自毙”,提起他的名字都是失望地直摇头,女子们听到他的名字更是如同听到瘟神。

    如今贺兰敏之尚未受到惩处,只是因为他的做法还没有达到那最后火山爆发的严重程度。

    恰好就在总章三年,武媚娘的母亲杨老夫人去世。

    贺兰敏之失去了能够依靠的大山,也失去了今生的知己,他的内心很是伤心,极为难过,甚至一度偷偷哭成泪人,但是当他看到武媚娘假模假样、恩威并施给武家众人的时候,他内心的怒火又再度被燃烧起来,让他忍不住又再度想起了母亲和妹妹之死,报仇雪恨的烈火燃及全身,让他不愿意就此屈从武媚娘的毒手。

    在这种报复和叛逆心理的作用下,贺兰敏之有些失去了精神支柱,行为举止变得越发疯狂起来,变本加厉地一再挑战武媚娘的底线。

    由爱生恨,由恨生怒。

    贺兰敏之对于杨夫人的死没有继续表现出正常人所应该具有的那份伤心和难过,而是一反常态,表现出了与正常人所完全不同的状态出来。

    你们哭你们的,我贺兰敏之就是不哭,我贺兰敏之原来怎样现在还怎样。

    除了在杨夫人死亡的那个晚上,贺兰敏之流了几滴泪,表达对于外祖母知己之情的理解和怀念。

    自从那次之后,贺兰敏之便再也没有哭过,因为爱屋及乌、恨屋及乌的缘故,毕竟他的仇人武媚娘是这个老夫人所生的,www.uukanshu.om所以他对杨夫人充满了敬意,也充满了恨意。

    爱恨交错,情绪失常。

    在杨夫人出殡的当日,他就开始过起了他荒淫无度的生活,去青楼歌馆听吹啦弹唱,出入风花雪月之场所,眠花宿柳,尽是逍遥快活。

    按照常理而言,贺兰敏之作为武家的继承人,武家老主母过身,应当披麻戴孝、痛哭流涕,就算虚情假意,也应该做给长安百姓看看他姿态。

    可是他非但没有穿上素衣孝服,而是继续穿着五彩华衣到处招摇过市,在大街上醉醺醺地横冲直撞,尽是得意洋洋的神采奕奕。

    如此一番表现和作为,让天下人为之唉声叹气,唾骂之声更是此消彼长。

    他的行为和精神已近乎变态,近乎反常,他只是为了报复武媚娘、报复命运的不公,报复这个让他失去亲人的世界。

    贺兰敏之

    继续阅读!作为武氏家族的继承人,此番种种劣迹,很自然地引起了御史台御史大夫们的反感,一片又一片的弹劾奏疏,再次飞到武媚娘的御案之上。

    武媚娘伤心之余,又何尝不知这些事情。

    这次,她没有再度忍让,因为她已经震怒,连下三道诏令,提醒敲打贺兰敏之注意言行,收敛行径。

    可贺兰敏之似乎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对于武媚娘的暴跳如雷,对于武媚娘的生气发怒,非但没有感到恐惧和害怕,而是完全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

    武媚娘冷眼看着贺兰敏之的行为,碍于国政繁忙,又碍于母亲逝世,心力交瘁。好在有丁瑜洲等众多心腹大臣的帮助,国政的处理倒也能井井有条。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