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请求

    那要是哪天自己的什么事情做得让他李泰不高兴的话,他是不是也要对他的老子下手,而且,自己的打算是想要立皇孙,要是自己没有立他,自己和东宫的那两个皇孙……

    还有稚奴……

    会不会……

    想到这些,真的是让李世民非常的气愤不已。

    李世民认真的想了一下平时魏征和房玄龄跟自己说的那些话,自己对于李泰太过于宠爱了,年纪到了不去封地,难免会让他生出别的心思。

    而且最近,泰儿真的是越来越不老实了,和朝中的老臣们走得特别近,他的长史杜楚客在到处拉拢人。

    朝中还有呼声李泰继任太子,甚至是长孙无忌都在试探他的心意了。

    看来,有的事情,当断不断,真的会害的自己子孙自相残杀啊,否则后患无穷。

    还有刘无用!

    平时没少劝减朕服用这些东西,肯定也是收了别人的好处的。

    好!

    一个个的都很好!

    好的不得了啊!

    李世民突然就好像是想明白了不少,这些人,吃着他李世民的饭,还要砸他李世民的锅!

    但是朕有一个好孙子,才不至于服用这些的。

    那些王八蛋!都忒不是东西!

    但是李世民不知道的是,他现在的这些还真的确实就是冤枉了李泰的了。

    李泰只是觉得李世民喜欢这个,就到处去花重金去请这些方士来炼制丹药,进贡给父皇,讨父皇的欢心而已。

    他哪里知道丹药的主要材料是硝石铅泵,是有大量的剧毒的。

    在丹药的事情过了以后的短短几天之内,原本备受宠爱,更是被很多人当做下一任太子人选的魏王李泰,却不知道怎么的,被李世民斥责。

    朝中的李泰党羽的人不管怎么劝谏都没用,魏王李泰不管怎么撒娇卖萌,李世民都完全不吃这套,就是要李泰赶紧出长安,前往封地,并且下了严令,你不想去那是不是要朕亲自去送你?

    而李泰无奈,只能全家大小一起的离开了长安。

    ………………

    可是东宫嫡出的秦王李阙,却备受皇帝宠爱,一直被召中午一起用膳,陛下对这位皇孙尤其喜爱,亲自督促皇孙读书和练习骑射。

    …………

    时间如白马过隙、一下子,七年的时间就已经过去了,这七年的时间里,就连晋王李治都已经前往并州就封了。

    时间来到了贞观二十年了,而东宫的两个皇孙,周王李象十五岁了,秦王李阙十四岁了,从小小的一个小孩子到如今的翩翩少年,端正有礼,谦和宽厚,少年长成,已有故太子李承乾少年时风范了。

    凭借陛下对那位秦王的喜欢,很多大臣的心里都已经默默地认定了,陛下心仪的大唐江山的继承人,除了秦王还能有谁?只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因为李阙的到来,这个世界的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些蝴蝶效应了。

    那就是原本在贞观十五年的,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和亲吐蕃的事情并没有出现。

    贞观十六年李泰就应该完成了的括地志,因为李世民不给那么多的资金支持了,硬生生是到了现在的贞观二十年才完成。

    贞观十七年就应该被立为太子的李治,去就藩了。

    贞观是十九年的出兵高句丽无功而返的,也没有出兵。

    ………………

    今天还是和这七年来的每一天的一样,李世民和李阙的祖孙俩在这吃饭,在这些年的茁壮成全下,李阙的身高已经有足足有一副大人的模样了,但是那份气质还是少年的气质。

    “皇爷爷,孙儿有一事相求。”李阙吃了几口饭了以后,突然说道。

    “我们祖孙俩的,别说什么求不求的。”李世民吃着饭,一边说道。

    “还有几个月就到了您的寿辰了,也是您登基的二十年的好日子,这样的大喜事,要是在民间,肯定要大肆庆贺一番,全家团圆一番的,孙儿觉得,不如今年我们全家就一起热闹热闹吧。”

    李世民吃惊的带着头,眼神里满是喜悦和欣慰。

    “就把孙儿的那些皇叔们全部都喊回来,让那些老将军的儿子们也都一起来,我们一起好好高兴高兴。”李阙接着说道,“还有孙儿的那些堂兄弟姐妹们,全部都一起回来,还有孙儿的那些姑姑们,带着孙儿的那些表兄弟姐弟妹也一起进宫来,多好啊。”

    李世民这脸上有了一些沧桑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眼神里面是带着心向神往之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