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开局与李二断绝父子关系! > 第五十二章:这是玄甲军!

第五十二章:这是玄甲军!

    正当李阙好奇着的时候,难道这个时代就已经有这么整齐的队伍了?

    但是想想,立刻就明白了。

    自己真的是少见多怪,这个时代的虽然还没有后世的那些整齐的队伍,那么精神抖擞的队伍。

    因为这个时代,步兵都是要靠战阵来打仗的,作战,就是要在战场上形成战阵的。

    特别是大唐,从骑兵起来,面对的是天下逐鹿的群雄纷争,李唐的实力也不是最强的,要是步兵的队伍没有这么整齐,如何形成强有力的战阵。

    想着这些,李阙觉得有些好笑。因为他之前在看一些穿越小说,书上说很多古代人不分左右,现在看来,这完全就是主角光环装比,人家不知道左右,人家还能不知道东南西北吗?

    但是在后世的社会的时候,李阙还真坚过不少人,是不分东南西北的。

    整齐的队伍,严阵以待的战阵,有力的步伐,穿着重甲的士兵,第一排的是长枪,然后之后是刀剑斧钺锏等各种重型武器。

    在后世的时候有不少人说华夏的盛唐就是因为唐刀锋利,让倭国人学习了锋利的武士刀,其实也不是这样的。

    华夏古代的冷兵器的战争都是需要打很大的规模,动不动的都是几十万人的群架,唐刀武士刀的这些其实压根不是大型战斗装备的对手。

    如果对阵的两边都是重装重甲,什么唐刀武士刀,只能是抓痒的。

    枪是百兵之王,要刺破对方的重甲,就必须要用到铁斧铁钺等重兵器。

    再说了,不管是什么阵型,大刀厚刀,只要在群战中,怎么也比薄刀好使。

    一个大锏下来,再锋利的刀也得变形。

    “大唐!万胜!!”

    重甲步兵一边前进,一边高声的呐喊道。

    盔甲和兵器的寒光,让天地间都变色。

    “殿下!这就是左右武卫。”侯君集站着在李阙的身边说道。

    “当年,就是我大唐卫国公,大唐第一将,也是您的兵法师父,李靖大将军,亲率左右武卫灭了DTZ,夜袭阴山,生擒颉利。”

    说罢,侯君集压低了声音,说道:“现在的左右武卫的先锋营的将军都是程处默和卫国公家的李德謇。这两位曾经都是在年少的时候,陪过先太子读书骑射的。”

    李阙看了一下自己面前的这两位将军,点了一下头。

    轰轰!

    这头还在打量着这些重甲铁兵呢,那边的战马像是阵雷一样的朝着他们这里奔腾而来。

    几千匹的战马挪动,一阵横扫天下的气势扑鼻而来。

    好像只要有人一声令下,这几千的甲兵不管是面对什么样的敌人都可以仅斩于马下一样。

    让李阙吃惊的是,这个队伍里面竟然还有不少人都是突厥人的打扮模样的。

    好像是看出了李阙心里的疑问,侯君集笑道:“殿下,我大唐兵刃所至,无有不臣服,大唐将士勇猛,浴血沙场,不少的外敌都被我们彻底的征服,陛下仁义,对于这些突厥的贵族,并没有杀他们,您可别小看他们,他们要是在北境草原上,怎么可能都是一个小王子或者是国相之子。”

    李阙微微一笑,这就是大唐,盛世大唐!

    包容开阔自信的大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李阙深感自豪。

    这个笑容在他的脸上挂着,骑兵之后的兵马一直牢牢地吸引着他的注意力,他不由得不顾身份的上前了几步,想要上去看看。

    这是玄甲军!

    相当于大唐的特种兵。

    北境的突厥趁隋末时期的混乱不断骚扰北部边境,李世民研究突厥骑兵,在效仿突厥骑兵的基础上建立这样一支令突厥军队闻风丧胆的玄甲军。

    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李世民带着这支精锐骑兵的队伍跟随李渊南征北战,立下煊赫战功。

    百骑虽然也是大唐的精锐,但是是从京官、皇族、公侯的子弟组成百骑司,类似于后世的那种贴身保镖。

    比如说,长孙无忌家的老三,长孙凛,秦琼家的老三,秦怀义这些人。

    在李世民的这辈子最耀武扬威的战绩,最拿得出手,也是一战定鼎大唐天下的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虽然李世民是带着几万人马过去的,但是大部分那时候都被留着在李元吉那里围困洛阳。

    李世民就是带着三千五百人,就是玄甲军,击败窦建德和王世充的联军。

    虎牢关战役几次的作战之中,李世民以玄甲军为前锋部队,直冲对方的正面部队,虽然玄甲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每次都能耗住敌方的主力军队。待到战事僵持之时,再率轻骑兵和步兵从两翼冲击,一举击垮敌军。

    之后,王世充和窦建德就像是摧枯拉朽一样的被李世民带着一众将士给灭了,最后出城投降,确定了大唐江山的统一,李世民也因洛阳虎牢关之战,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得封天策上将。

    有了可以和李建成叫板的实力,招揽了秦王府十八学士,还有侯君集等一众名将,为发动玄武门之变,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之后,李世民重新对玄甲军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和整编,在玄甲军的选人上面的各项考核,也更加的严格要求,加上对玄甲军的重视,所以,在贞观年间的时候,这个玄甲军也依旧是大唐的王牌军队,特种兵部队,更是多次对突厥,吐谷浑,吐蕃的大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李小九和武姐姐的时候,玄甲军的番号虽然还在,但是因为不断的扩充盲目扩充玄甲军的人数,导致玄甲军的战斗力大不如前。

    到了唐玄宗的时候,玄甲军的战斗力其实也已经和其他的野路子部队差不多了,甚至还不如藩镇节度使的军队呢。

    不然就凭着玄甲军在,质量和战斗力都持续稳定住,怎么也能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还有安禄山和史思明什么事。

    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国虽大,好战必亡,国虽大,忘战必危。

    “当年,臣在征讨吐谷浑的时候,挑选精锐,长驱直入,臣和江夏王李道宗,从南边兵分两路,追击吐谷浑可汗伏允,当时是夏天,可是那地方却奇冷无比。山上也有积雪,但是臣等带着玄甲军,辗转多地,在荒原上行军两千多公里。臣和其他的将军们都获得了一定的战果。”

    “只有薛万彻,薛万均兄弟,中了吐谷浑陷阱而几乎被杀,幸亏契苾何力的救援,才保住一命。后来,李靖将军,得知了伏允的位置,带人把他的残余势力都杀的片甲不留,伏允败走,逃亡的时候又被部下所杀了。”

    李阙听着他说的这些,挺的是热血沸腾的,恨不能听上三天三夜,但是现在还有正事要忙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