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开局与李二断绝父子关系! > 第八十六章:皇帝的愤怒

第八十六章:皇帝的愤怒

    “汉王府邸每日花费甚巨,汉王为宫中美人每月所花为数万贯之多,除此以外,汉王多有圈养戏子青楼名妓……”

    说到了这些了,李阙心里颤了一下,看来这个汉王要倒霉了。

    汉王李元昌,是太祖皇帝李渊的第七子,封地在梁州,也就是后世的开封所在之地,位居中原土地肥沃之地。

    而且这个汉王李元昌善行书,善画马,笔迹妙绝,也颇受李渊和李世民的宠爱,更是在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中曾经为李世民通风报信。

    历史上,贞观十七年,李元昌与杜荷、赵节、李安俨建议太子李承乾兵变,后面兵变失败,李元昌被赐死。

    可是在这个的历史时空上在贞观十三年就没有太子李承乾了,李元昌这辈子理所当然也没有谋反。

    而且把李元昌放着在了开封这么一个商业繁华之地,也可见李世民对这个弟弟的厚待了。

    此时,李世民开口了,说道:“你的这个七爷爷啊,当年也是在那件事里面为朕立下了功劳的,但是这个人啊,年纪越大,人就越糊涂了,越来越不着调了,真是让人不省心。”李世民说罢,叹了一口气,看着李阙,问道:“阙儿,你说,此事该如何处理?”

    李阙在脑海里快速的思索了一下,说道:“如果是孙儿来处理,孙儿高高的拿起,再轻轻放下,让七爷爷明白错了,知道怕了,达到震慑的效果就行了。”

    李世民看着李阙,点了点头,笑道:“好,这么做很好。”

    李阙心里松了一口气,其实刚才李世民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阙儿你要是皇帝的话,你怎么处理。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沉迷美人,生活奢靡的藩王,绝对比一个会暗中积攒实力,结交大臣,想要以下犯上的王爷会好的多。

    可是在关上门来在自己家来说的话,汉王的这么个奢靡的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高高的拿起,是要让他知道错了知道怕了,学会手链了。

    又轻轻的放下,不做太多的惩罚,也肯定会让这个藩王感恩戴德,心存感激的。

    这道题的答案算是通过了,李世民得到了一个让自己很满意的答案,可是他不知道,李阙就是看中了他的心里想法,才会这么想的。

    要是李阙真的当了皇帝的话,李阙第一件事就是让那些藩王们全部养着在京城,制定一定的规矩,而地方的军政大权也必须完全的瓜分,划分出去到一些官员手里,肯定不能再有什么节度使藩镇势力割据出现。

    安史之乱的事情也肯定不会在李阙和李阙的子孙身上上演。

    而且这些节度使要是一个人的位置坐的足够久了就会和皇帝家的皇位一样,就这么的世袭下去,成为自己的国中之国,不听朝廷的命令。

    毕竟人家要人有人,要兵马有兵马,要钱有钱,而且比你还有钱,兵马还多,人家怎么还会听你的,干脆不上奏疏汇报地方情况、不上缴地方赋税,不理会朝廷调令。

    到了唐朝中后期的时候,唐朝皇帝手里能掌控实权的也就只有长安的这么大点地方了,也可以说就是长安县令。

    后来唐宪宗的老丈人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的郭家,有了这个撑腰了,唐宪宗才勉强的削了几个节度使,其他的节度使们也就才老实下来,大唐王朝才能续命一百多年。

    从安史之乱开始了以后,唐朝的第一大心病的就是节度使割据藩镇的问题,就因为这些地方大权都在这些节度使们的手里,导致最后大唐连国防的钱都拿不出来。

    但是,李阙的削了节度使完全可以趁着大唐中央的强大把他们全部都搞下来,现在是国家初建,朝廷中央的威信极大,这些节度使们不服不行,不听话都不行。

    看完了这个奏疏了以后,又拿起一个奏疏来看,上面的内容也更加的触目惊心。

    “臣,扬州刺史周震启奏陛下,扬州知府宋明远勾结扬州粮商,倒卖库中粮食五万石,所得银钱都存于其妻弟加重,宋之妻弟为人贪婪,经常横行乡里,强抢民女和良田无数,多有……”

    “说,怎么做?”李世民问道。

    李阙心里无比的愤怒,五万石粮食,相当于六十万斤啊,这是朝廷在江南的储备粮,这些粮食是随时准备要运往可能会受灾的全国各地救济灾民的,这些东西本来也是百姓之上缴赋税,理当用之于民的。

    可是这些当官的一个个的都这么的没良心,居然为了那点子银钱,连百姓的救命吃的口粮都敢贩卖了,敢打折中主义。

    “杀!”李阙咬牙切齿的说道,“大理寺,御史台,刑部,三司会审,如此答案,孙臣觉得这可能不是扬州知府一个人能做到的,可能扬州的整个官场上下都从里到外的烂透了吧。”

    “三司会审,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严厉法办,以正律法,不管是那些贪官还是黑心的粮商,都要昭告天下,追回朝廷被贩卖的储备口粮,正我大唐律法。”

    李世民笑着问道:“还有吗?”

    李阙想了一下,问道:“皇爷爷,就这样处置,难道不行吗?”

    “可以是可以,只是轻了一些了。”李世民狠狠的一摔手里的奏疏,冷笑一声,说道:“这些贪官就这么的只是杀了他们,未免太便宜了,此案涉及官员一律查抄家产,妻女充入教坊司为怒,地方官府记录在案,家中子弟世代不得参加科举,不得务工,不得做工。”

    说着,李世民冷笑了一声,说道:“他们不是这么喜欢贪吗??那朕就要让他们知道做贪官的下场,朕多次下旨要他们牢记隋朝灭亡之教训,百姓乃我大唐天下之根基,他们既然要动我大唐根基,那就怪不得朕无情,朕不给他们脸面了。

    他们想着能把朕的大唐百姓不当一回事,不当人命,那朕就不会把他们的家人子孙后代当一回事,他们的人命就不是人命了,就让他们自己好好尝尝这种滋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