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开局与李二断绝父子关系! > 第九十八掌:为什么现在才上报?

第九十八掌:为什么现在才上报?

    要是随着时间推移的话,决堤口只怕会越来越大,恐怕今年河北北部的那些粮食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工部尚书段纶也说道:“现在易州决堤,周围的容城县、遂城县、永乐县、五回县还有上谷,幽州、定州、北新城县,永阳县,涞水县、高阳县等十几个州县等地恐怕也会因此受到牵连啊。”

    大殿里面,死一样的沉积,这次的洪水要是殃及周围的十几个州县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可是要出大事了的话,这起码有好几十万的人口和无法估计的财产损失。

    而且这些地方的今年的粮食收成也是没有了指望了的,除了这些还有当地的城池,百姓的房屋,商铺的这些,要是真的出现了几十万人都没饭吃,可能真的会闹出什么民变。

    百姓们都吃不上饭了就会要造反,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即使是他们不造反,在红睡过了以后也是要面对大面积奥法的那些文艺什么的。

    这种后果都是无法想象的。

    而且这里是大唐,再怎么样的大唐盛世在科技和医疗条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上还是不如后世。

    洪水一来就会有很多很多人都要面临无家可归,甚至连能不能有衣服穿,能不能吃得上饭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想到这些,李阙再也憋不住了,问道:“既然河北六七月就已经开始连日大雨了,为什么这么就都没有人上报?地方官都是干什么吃的?这段时间本王看奏疏,那尽全是请安问好的,昨天在给河北道的公文里,皇爷爷还批复,河北处平原面积甚广,要多注意留心蝗虫洪水干旱,要体恤百姓,当官的就是这么体恤百姓的?”

    大臣们对视了一眼,赶忙站了起来,“臣等有罪。”

    “现在不是情醉的时候,闲杂在说河北的事情。”李阙说道,“既然易州的官员八百里加急了,那么有什么处置的法子没有?”

    尚书省左仆射房玄龄看了一下一边的李世民,然后对李阙说道:“回殿下,易州刺史刘定阳上书奏折请求朝廷速派赈灾。”

    “出了事才知道赈灾,不出事之前就不能提前防范?这个刘定阳可还真是个好官啊。”李阙冷笑了一声说道。

    看着李阙这个面容阴寒,眼带杀气的模样,在场的大臣们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心想,这个主,恐怕以后也是不好伺候的啊。

    秦王殿下和陛下不仅是相貌酷似,就连脾气性格也是这么相似,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手里一直在拿着刀。

    李世民也冷冷的盯着下面的大臣们,冷笑着说道:“嫡皇孙说的在理,可是现在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要治罪的一个也别想跑了。”

    说罢,李世民又看着他们说道:“那你们都来说一下,则十几个州府大概都需要多少粮食赈灾?”

    “臣等以为可能是需要八十万石,还有盐和各种药物等。”民部侍郎高履行说道。

    “恐怕还不足。”

    现在可不是要低头隐藏锋芒的时候,身为未来的帝国继承人,他这个时候必须要在皇帝和所有的重臣们面前表现出自己对政事的见解和魄力,以及处理能力。

    李阙说道:“皇爷爷恕罪,孙儿逾越了。”

    “没事。”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你也长大了,是到了要为皇爷爷分忧的年纪了。”

    “是。”李阙说道,“皇爷爷,孙儿觉得只有这么一些粮食是绝对还不够的,马上就要是一场秋收了,现在十几个州县的,特别是和易州相近的,恐怕都要没有着落了。

    如今朝廷的这个赈灾的这些才会只是一个开始,要是朝廷不扶持下去的话,百姓们冬天又该如何是好?”

    “而且洪水了以后,那明年的春耕生产的这些又该如何?还有清理天地的淤泥,这些也是需要粮食,还要防止疫病蔓延,防止灾民们闹事,这八十万石粮食恐怕远远不足。”

    “含嘉仓仓里面还有多少粮食?”李世民问道。

    “回陛下,洛阳含嘉仓还有大概三百万石粮食左右。”唐俭有些犹豫不决的说道,“可是这个,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军粮,储备粮食,不可轻易妄动。”

    这大唐贞观,如今看着是盛世气派了,老百姓们基本都能吃个饱,穿个暖了,但是还是百废待兴,从隋朝的手里接过这个百业凋敝的天下,江南地区还算好,但是北方和关中都因为连年大战,每年也是要朝廷补贴不少的,还有现在边关战火不休。

    “那就马上从益州,蜀中,湖北等地调集粮食过去,用最快的速度。”李世民说道。

    “但是,陛下,那些也都大多是军粮啊。”唐俭顿了一下,说道,“如果真的要把这些都拿出来的话,如果想再次填满,没有个三五年,恐怕不容易啊。”

    “百姓们现在都饿着肚子呢,总不能真的眼睁睁看着他们饿肚子吧?”李世民站了起来,扫视了一遍这里面的大臣们,说道:“朕治天下,以民为本,百姓是天下的根本,要是几十万百姓都吃不上饭了,那朕如何对天下人?”

    “臣等遵旨。”

    益州和蜀中都是占据天下最肥沃的土地,那里都是天然的粮仓,湖北等地更是南北中转的交通要道,也是内陆的军事重镇,尤其是襄阳,武昌等地。

    那里都有着大唐的精锐府兵驻扎着在那里,可是现在要动用他们的储备军粮。

    “还有,可以下旨让天下豪门贵族们都捐款捐粮。”李阙说道。

    李阙读过史书,也知道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也有一些地方上的豪门贵族会在当地浦桥修路做善事,可是也不怎么救济灾民,有一个说法就是统治者在防止他们收买人心。

    可是如今现在也顾不得上这些了。

    李阙是知道的,在易州周围的幽州,HD,洛阳等地也有很多的豪门富户们。

    “皇爷爷,可以让他们出钱出粮,朝廷可以给予表彰。”李阙想了一下,说道“比如朝廷可以给一些什么积善之家的这样称号。赐予牌匾,让他们增添门楣。”

    “哼,这个根本不可能。”李世民冷哼了一声说道,“粮食银子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有时候你就是给个官他们当,他们也不舍得拿给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