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开局与李二断绝父子关系! > 第一百九十二章:提醒他要有分寸些

第一百九十二章:提醒他要有分寸些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周王也慢慢的到了年纪了,他怎么说也比秦王年长,还是秦王的兄长,都给秦王办了,也不能不管他。”

    “是,臣妾明白了。”韦贵妃点点头说道。

    然后两个人又接着闲聊了几句了,韦贵妃就退下了。

    李世民坐着在塌上,看着她离开的背影。

    其实李世民的心里也是有着自己的算盘。

    等自己的寿辰那天,就是阙儿名分定下来的那天,到时候,阙儿就会是昭告天下的皇太孙,要承担起大唐江山的未来重担。

    而他的妻子,就是未来的皇后,以后要和他一起扛起大唐天下的人!要母仪天下之人!不仅要贤良淑德,而且家世也确实不用太高,最好还是和朝中大臣们,还是皇亲国戚们都没有关系的,更不能是出自勋贵武将之家,否则外戚势力太大,可能是国家的隐患了。

    而李象不同,李象一旦成婚了以后,就可以去就封了,他从小是个好读书之人,许配的妻子,最好也是知书达理,出自书香门第的,而且身份也不能太低。

    未来将来这小两口能聊得来,其次就是周王的岳家身份高一些,对于周王来说也是脸上有光。

    虎毒不食子!

    尽管李世民对林氏是毫不留情的下手了,可是对于这个自己的第一个孙子,这个庶出的长孙,这个第一次让他体会到为人祖父享受天伦之乐的喜悦的孙子,他心里还是有几分的怜惜的。

    “给你把最后的事情安排好,也是对得起你父王了!”

    李世民再次回到了御案边,这次拿起的不是奏疏,而是一个在书案之中的夹层里的卷轴。

    卷轴很大,在地上铺开了以后,好像是把书案前面占据了很大的地上,上面有着四个字:大唐舆图!

    李世民脱下鞋子,穿着棉袜踩着在那江山舆图上,蹲下身体来认真的看着那舆图。

    好一会以后,李世民的手指盯着在一个地方上。

    “就是这里了吧,这个地方有平原,也有运河,够你子孙后代永保富贵,锦衣玉食了,哎!”

    在那个大唐舆图上,那个地方上标注了一个地方:汴州。

    这个地方也是河南道的衙门所在地,汴河所在地更是连接大运河、黄河、淮河。

    李世民此生也有两个愿望,第一是以民为本,发展国力,国泰民安,长治久安。

    第二就是大唐江山千秋万代,子孙安然无恙,荣华富贵!

    可是这两边也是由矛盾点,他是皇帝,第一个愿望理所应当。

    第二个愿望,也是因为玄武门的那档子事情,他实在是不愿意他的子孙重蹈他当年的覆辙了。

    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会永远亘古不变的,他想要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安然无恙,荣华富贵,可是他心里最认可,已经确定了的继承人,李阙,心里却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想法,而且不可动摇,不可更改!

    那就是削弱藩王实力!不能让他们吞噬国力!要中央集权!

    ……………………

    此时此刻,李阙坐着在之前太子李承乾的宝座上,这个宝座原本已经是空缺了七年了,终于又迎来了他的新一任的主人了!

    太子是一国储君,该有威严,一些东西也只是比皇帝的那少了一些。

    雕刻着各种各样花纹的黄花梨木桌椅家具,波斯最柔软的羊毛毯、两边的柜子摆放着的都是各种珍贵的名家典藏的版本的书籍,还有高大的白玉山水屏风,两边有鎏金雕刻的寿比南山的香炉点燃着名贵的檀木香,屋内的如唐三彩等瓷器,尽显皇家气势恢宏和富丽堂皇。

    李阙端坐着在高坐上,下面两侧站着的裴行俭面无表情,可是狄仁杰却有些心怀忐忑。

    “殿下,真,真要让微臣去把那高句丽使者说的哑口无言?”狄仁杰在一边犹豫不决的问道。

    狄仁杰有些傲气自负,毕竟从小饱读诗书,饱览群书,又是少年得志,平时也颇有几分傲气,谁都不太放在眼里。

    但是想到刚刚李阙跟他说的那些话的时候,他不禁有几分心惊胆战。

    “不是要你怼他,是要你给他提个醒,你告诉他,让他把话带回高句丽,带回给高丽王和渊盖苏文,让他们别老是想着咱们的那辽东之地了。”

    “但是,他在那么说也是藩国使臣,还是来贺寿的,微臣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太好?”狄仁杰还是有些担心的问道。

    “你怕了?”李阙落下个脸问道。

    “臣,不是怕,只是臣……”

    “殿下,微臣也以为实在是不妥。”裴行俭也说道,“如果只是国事,这些要等陛下下诏书,礼部传文高句丽,问询事情缘由,如果高句丽真的侵占了我汉家昔日旧土,直接出兵就是了,殿下此番,有失礼仪。”

    说着,一本正经的看着李阙,“训斥他国使节,有失上国道义。”

    “不是训斥,是给他点一点,提个醒。”李阙气道,“只是跟他闲聊,让他回去告诉高句丽王和渊盖苏文,他们还知道来拜寿,我大唐很高兴,大唐天子也跟高兴,可是也要有点分寸些,别想在我辽东之地怎么怎么的!”

    裴行俭傲气道:“反正,殿下此举不可!”

    李阙气的无语,此时大殿外王三喜大声的喊道:“高句丽使节朴正元觐见!”

    然后一个穿着和大唐官服差不多的官服,中等身材,长须的男子走了进来,毕恭毕敬的跪着在李阙的脚边,“外臣,朴正元,拜见大唐秦王殿下千岁!”

    “起来吧,给这个朴大人赐座!”李阙笑道。

    “谢秦王殿下!”朴正元的汉语说的非常的流通,行为举止也是无可挑剔的。

    等他坐了下来了以后,李阙上上下下的看着他打量了一番,圆形大饼脸,那小小的眯成了一条缝的眼睛,满是高句丽的鲜明特点。

    “使臣不远万里而来,有劳了。”李阙又接着道:“皇爷爷寿辰,尔奉高句丽王之命,不远万里而来,本王在此跟你道谢了。”

    “小臣不敢!”朴正元站起来,躬身说道:“大唐高句丽世代邦交,我高句丽仰视大唐为天朝上国,大唐皇帝万寿乃普天同庆之大事,高句丽虽为偏安一隅之小国,可是也有略尽绵薄之力之心。”

    说着,又拿出一份礼单递上,“这是吾高句丽王为大唐天子送上的贺寿的贺礼。”

    李阙没接,是裴行俭接过来的,然后就高声念了起来,“启禀秦王殿下,高句丽王为陛下贺寿,送上战马一千匹,高句丽白布一千匹,高句丽老人参五百条,高句丽陶瓷二十套,高句丽酒两百斤,米一千斤,美人三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