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以皇帝如今之态,便是不愿出面将灵犀帝姬自皇太后身边接至坤宁宫。

    而其方才所言又不无道理,皇后确实要抚养太史良人子嗣,若是再要灵犀,到时亦是照顾不来。

    且以未清影方才之言,此番即便司空美人闭门思过,皆不可能再让灵犀帝姬回至其身边。

    想着灵犀帝姬不再回司空美人身边,皇后便觉得心安。

    “奴婢不知,他日安阳长使之子降生,陛下会如何安置?”

    正当皇后决意回去之时,青杏忽然开口问言。

    以其之思,既然太史良人之子与皇后抚养,而如今灵犀帝姬又于慈宁宫养着,那他日安阳长使子嗣该如何安置?

    良人以下帝妾不得抚养皇嗣,而皇后与皇太后又皆各自有抚养,到时安阳长使之皇嗣便无人抚养。

    而青杏揣度,期间皇帝定是会寻机将灵犀帝姬送回司空美人身边。

    “此为朕之事,一个奴婢,少管闲事。”

    面对青杏,未清影少了一分温和,多了一分严厉。

    皇帝不厌皇后,却不喜皇后身边的青杏。

    “奴婢只是随意问问。”青杏低着头,回答。

    “此是尔该问的?”未清影瞥了她一眼。

    这个女人很善多管闲事,但是不可质疑的便是其对皇后的忠心。

    然又如何?未清影对其充满了敌意。

    “陛下不肯便罢,何故骂青杏?”见皇帝有意指责青杏,皇后便开口为其说话。

    “表姐也该管管了,一个奴婢竟敢于朕面前多管闲事。”未清影虽是意在皇后不加管教,可语气却是温和许多。

    皇后哑口无言,因着事实便摆于自己面前。

    “还有,到底表姐是皇后?还是她是皇后?”未清影指着青杏,“往常于帝妾面前,或是于他场所,朕倒觉她方是皇后,何故让一个奴婢抢了风头?”

    皇后闻言,登时面色一沉。

    未清影亦是看出了皇后面色不对,因而站了起来,什么皆未言,便离去。

    待未清影离去,青杏连忙解释:“殿下,奴婢……”

    “给本宫闭嘴!”皇后愤然瞪其一眼,旋即扭头离去。

    皇帝所言不假,青杏确实过于放肆。有时皆敢抢自己风头,真真是未将自己放于眼中。

    回至坤宁宫,因着生气,皇后将踏入宫门第一眼看见的许多花卉差人给铲去。

    如今皇后凤颜不悦,自然看见什么便拿什么出气。

    而此时南宫七子却恰好前来,本是期待着皇后将事办妥,亦好给自己个赏赐之类,熟知方一入殿便看见了宫人们整理着花圃,且进入殿时,亦是看见皇后心绪不悦。

    “妾叩请殿下圣安。”南宫七子跪下请安。

    皇后连瞥皆未瞥其一眼,只是靠于凤椅之上,目光无趣的看着殿顶。

    似乎是看眼花,于见一黑影一闪而过之后,方回神,揉了揉眼睛。

    “你来做什么?”回过神后,皇后板着脸询问。

    “妾……只是来问问那事……”

    “你还敢提?”皇后一拍桌案,更是不悦,“亏得你出的馊主意!”

    然转念一想,似乎自己如今生气并非是因着灵犀帝姬一事。

    果然皇后一生气,何人、何事、何物皆可成为其出气之筒。

    窥视得皇后面色,南宫七子便心知此事定是无果了。

    回头一想,自己似乎是被左行少使给算计了。其明知此事成功之机率甚为渺茫,故而方让自己来当那出头鸟。

    这一来成功了,皇后凤颜大悦自然少不了赏赐,而南宫七子为了感谢左行少使出的主意亦是亏待不了她。

    而二来若是未成功,大不了皇后大怒责骂几句,而无论如何亦责怪不至她左行少使身上。

    想想,左行少使果然好心机。

    南宫七子只于心中咒骂,自己挨了皇后责骂便是,而她一幕后指使却安然无恙,真真是气煞人。

    “殿下莫气,妾亦只是随口说说,灵犀帝姬到底只是帝姬,殿下自然不稀罕着抚养。”南宫七子转而赔笑。

    如今赏赐自然是不可得的了,先想着如何讨好皇后方是。

    “那是,本宫日后还有太史良人之子抚养,何必稀罕她司空美人的帝姬?”皇后看着自己保养甚好的指甲,心中骤然得意。

    “此番亦是妾该死。”不管皇后如今心绪如何,南宫七子皆知无何事比谢罪更适此刻所为。

    “行了,本宫乏了,跪安了。”

    自己午休皆不得休息片刻,便为了方才那愚蠢之事而来回奔走,确实不值。

    南宫七子离开之后,皇后便唤了声青杏,然殿内无人回应。

    皇后登时心绪低沉,方才因着自己生气,便打发了青杏至浣衣局打杂谢罪。

    如今看着殿内各式各样的摆设,虽时不时有宫人来回忙活,皇后却依旧觉得空落落的。

    到底自己是离不开青杏的,不过这惩罚亦是要有的,免得她一个奴婢亦不将自己这个皇后放于眼中。

    一个月后的十五,圣京沉浸于一片喜气洋洋之中,今日为东齐王的王世子大婚之日,普天同庆。

    圣京可谓热闹非凡,武国公更是为孙女儿备好了十里红妆,其声势甚为浩大。

    朝中无论是与东齐王、武国公交好的,或是不交好的大臣皆一一备好了厚礼,前来相送。

    皇帝、皇太后等一众皇亲国戚亦是送礼无数。

    然热闹之气氛仅于圣京蔓延了一日,次日朝堂之上便又是一场口舌之战!

    赫连大丞相联合一批大臣于上朝时上书,言是东齐王于京数十载,如今王世子大婚,理应回至封地东齐,不应再留于圣京。

    事出必有因,而其中缘由便是因圣太尊重掌朝政大权,如今需做的,便是排除异己!

    而论如今朝中何人势力最为浩大,当属东齐王与武国公。

    而二者又是开国元勋、功绩之臣,圣太尊不忍太过处置,便让赫连大丞相于前朝上书让东齐王回至东齐。

    所谓孤掌难鸣,且武国公又无儿无孙,东齐王一旦离开圣京回至东齐,武国公自然便好处置。

    何况东齐王一家离京,武国公孙女自然是随夫去往,到时以武国公对独孙女之宠爱,未必不随其离京。

    此事于朝堂上闹了近半月,最后未清影听得厌烦,半月未早朝,一切朝政又皆交与了圣太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