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泗城引记 > 真想大白

真想大白

    阮月古的师兄法号那罗,他们曾经都是河南少林无谓大师的弟子,后来因为一些事情阮月古外出来到虹县(汉人仍然叫它泗州)甘泉山弘扬少林文化,师兄如今成了少林住持。老子山隶属泗州在洪泽湖南岸,山顶彩霞缭绕,山脚湖水苍茫,体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精神。当年道家老祖李伯阳在此隐居数载,炼丹习武,传播道法,那老祖便是当今所叫的老子,老子山故成道家圣地。然而伯阳仙逝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给各门派造成了不小的打击,道家也不振了多载。直到近几十年张玄素道人将道家文武之法一一总结并加以创新,刻苦修炼终成集大成者。张玄素后来在武当山开宗立派广招门徒,近年来道教如同原上草木得以浴火重生,发扬光大。当年曾有官兵到武当山去作威作福,张真人以一人之力杀贼白余,后武当名扬天下,文武堪称当世一绝。如今张真人已百岁高龄,前些年云游四海不知所踪,他的七名亲传弟子大多为文士,仅有张松溪一人乃成当今武学大家,太极拳得师父真传。近年间蒙古鞑子胡乱杀害平民百姓,中央朝廷亦腐败不堪,无所作为,在民不聊生的大环境下各地都有义军起事尤以淮泗一代为最盛。张松溪此时也是耳顺之年,他来到老子山,一来继承祖志,光大门派,二来以求广交江湖好友,也为驱除鞑虏光复河山出一份力。干晓风女侠乃泗州武学名宿,她们家族世代居盱眙第一山巅,其祖上乃绿林好汉祖祖辈辈皆习武艺,内外功法亦是当世少有,如今在泗州的名头更是愈来愈盛。阮月古找来这三家相商相助实属明智之举。当晚众弟子奉师之命便就出发,其中王玉山,木青年前往洪泽湖岸老子山,秦淼生去往第一山庄,于行舟和吴家弟兄吴寅,吴夕走淮河水路赶往河南少林。第一山,老子山皆在城内次日便已到达,而淮河发源于HEN省桐柏山区,由西向东,流经河南、AH、江苏三省,于行舟三人一路西下,不多日也俱赶回。这一日阮月古,那罗,无铭子,干晓风算得上是四方掌门,齐聚圣人寺密寮共商大事,其余门徒在外守护,一来怕秘密被有异心之人听去最后

    折在自己人手里,二来那刘夕海绝不会善罢甘休,唯恐其重新来过。密寮里阮月古说道:“各位,今日我要公布之事实在关系重大我也不多客套只望大家能够早出良策”。其余三人也知此事非同小可便要阮月古快快说来。阮月古继续说道:“三十年前我作别少林来甘泉山都梁寺出家意在光大我派,当时的都梁寺不过破庙一座是当地人烧香拜佛的地方,当天我仔细打扫了庙宇,在寺外的山间我见有一满身铜锈的大钟,我将他抬回庙内。那大钟显然年代久远,虽然其早已锈迹斑斑无人问津但我试着敲击它,只觉声音洪亮悦耳,比起新铸之物也要好上几成,毫无上了年代感觉,当时我认定这是一件宝物。我便打出井水将它清洗干净,钟的外面倒是无异样,等到我准备清理内部时只见那钟内面光滑平整毫无锈迹,细看来是那内面是由上好的黄金厚厚地渡了一层,这时我更加确定这是一件珍宝,然而最让人震惊的是钟内所铭刻的文字。”那文字清晰如初,但见其写道:”余牧野于山间,项者假立之为楚怀王。秦气数已尽,败者固当,余实为一傀儡,去之日亦不远也。今吾身边无所信,乃铸钟于两岸,聚宝定四方。所取人天上摘云者,地下长眠者。楚若亡,后来者倔此宝藏乃做兴复大业一用,若不成亦保荣华至世世代代。若有缘者得此,乃天意,吾不能违,任君左右。下面的时间是秦二世二年。原来当年项梁立熊心为楚怀王,熊心早知自己不过是政治斗争的工具罢了,待项家得了天下自己到时也必然被杀死,于是便存起四座大宝藏。在淮河两岸铸钟留下线索给后来人。果不其然后来项羽迫其徙迁郴县,密令九江王英布弑之,怀王被杀。其余四人听到这里已面面相觑。阮月古接着说到:“这个秘密当时只有我和那五个徒儿知晓,我本意是想近年朝廷不作为,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恰逢四地起事,我便向徒儿门告知了此事,若取了那宝藏做抗击蒙古鞑子的军费以求另辟新朝,如若失败或救助于平民百姓亦是美事。然而我实在没想到我那小徒儿鬼迷心窍竟起了不正之心去投靠鞑子去了”说到这里阮月古不禁连连叹气,泪眼婆娑。所有的真情最后换来背叛实在让人不堪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