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怀念的岁月 > 又一次离家

又一次离家

    日子就这样过着,我记得那是一个假期。我和弟弟仍然疯玩着,那时候老家的大姐来了。

    她辍学了,成绩差死活也不读书啦!就来这里,杨阿姨给找了一个学做衣服的师傅,想让我大姐学习做衣服当个裁缝。

    我姐去了一个多月就没有兴趣学下去,就买票回老家啦!……

    有一天我看见母亲和俞婆婆聊天表情严肃:“我们来这些日子,多亏了您们帮忙和照顾,这次黄健摊上事了。”

    “给一个姓李的老年人治病,他的女婿是一个吸白粉的。就来赖着黄健非得说给他老丈人医坏了。”

    “天天闹事找麻烦,给点钱就不闹了。本来就是做生意养家糊口,也不敢得罪他。”

    “就每回来都给钱打发走。那天来七八个人就是那帮混子……”。

    俞婆婆也满眼的惊讶:“那小胡你们怎么办啊?”

    “要不报派出所,抓了他们,他们属于敲诈勒索了。”

    我妈说:“那帮人混社会,天不怕地不怕的。”

    “我们又是外地人托家带口的怕他对孩子下手,只好忍气吞声了。”“俞阿姨给你说个老实话,我打算这两三天把家里的玉米和谷子处理了。”

    “就搬走去其它的地方谋生了。遇上这事就躲吧!”

    “反正我们走了就清净了……!”俞婆婆也满眼的不舍,也就叹了叹气。

    “你们这一走就真的有可能没有机会再见了,我好舍不得,你们一家走了我肯定会不习惯的”。

    “等风声过了,还回来哈!”我看见俞婆婆用手绢擦了擦发红的眼睛。

    母亲无奈的表情看向俞婆婆……眼神里闪过丝光。

    “我帮你问问有人要玉米和谷子没有,我反正也是吃!也买你几百斤谷子。”俞婆婆说完。

    “那太感谢了,恩情无以报答啊!”母亲的眼睛有一些湿润。

    “小胡啊!就这么说定了。莫要说那些。有缘相识一场,还相处得来,真舍不得……”

    她们说了半天,然后又各自忙去了。

    我和弟弟当时没有发觉什么不对劲的,问母亲她也不怎么搭理我。

    我和弟弟仍然每天该怎么玩就怎么玩,直到有天我们回家时,家里的玉米和谷子都一袋袋的搬走了。

    用俞婆婆家的称称重后,人们都给了钱给母亲。

    一个上午两三千斤的粮食就卖光了。

    我看见母亲在收拾家里的衣物,把带不走的东西都往俞婆婆家送。

    就在母亲收拾东西的那一刻我心里慌了,我还没有来得及和我的玩伴和那里不舍得的熟人告别呢!

    母亲再三嘱咐:“远兰,黄宝你们出去玩千万别说我们要搬走了话,我们这是逃命,躲祸事!”

    “不能走漏风声,不然就走不脱了。”

    我们也只能点头:“嗯嗯。”的回答!

    其实内心有很多的遗憾,和不舍,可为了一家人的安全也只能乖乖的听话。

    就在我们要搬离九里村的时候,也只有俞婆婆和杨阿姨知道我们为什么搬走!

    杨阿姨知道我们要走了,来收拾她借给母亲种地的箩筐和工具,不舍的和母亲告别,还忍不住哭了起来。

    母亲安慰道:“到哪了也能联系,不有座机号码嘛!”

    “我们到了打电话。不会断联系的……!”

    走之前,都没有来得急告诉马爷爷一家,马爷爷一家对我们帮助也很大。

    他的两个儿子我们都叫大伯和二伯。我们放假也走路去他们家玩!

    马伯伯家种了十几亩脐橙,每到脐橙熟透的季节我和弟弟去他家都要背满满的几大筐回家吃个够,还不忘在伯伯家呆几天。

    伯母总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这些不是亲人甚是亲人的人,在我们要走之际,根本没有来得及告别!

    还记得我一个姓周的同学每天放学路过我家,都要装口渴来我家喝口水,从小就热情好客的我就会把我们摘的橙子送给同学尝尝。

    没有橙子的时候也会用我妈烙的甜麦饼代替。

    弟弟知道这件事告诉母亲。

    母亲就会说:“远兰,是老实人。那种同学太狡猾了”。

    “……也不是值钱的东西吃就吃吧!”

    在后来,我家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吃的东西了,那个周姓的女同学也不来借水喝了……

    匆匆忙忙收拾好了东西,天黑了,母亲就要求我们早点休息。

    明天要赶路!天还刚刚亮的时候,母亲就叫醒了我和弟弟。

    我临走时不忘记把家里的大花猫也装进了布袋子,我和弟弟小什么忙也帮不上。

    我只记得手里就抓个装猫的布袋子,那只大花猫可乖了,一路上一点也不闹人。

    我和弟弟还有母亲就这样赶路到镇上,坐上了大巴车。走之前,父亲把家里的衣物和重要的被褥事先带走一部分到了我们新的家了。

    我们和母亲就这样坐上了一个未知的旅程,也不知道以后的新家是什么样子的……

    小时候的我们总是在流浪,好像没有一个固定的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