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风起 > 第七十九章:县试前

第七十九章:县试前

    冯有才听了,心里很不好受。

    想要发泄,但说这话之人又是自己的父亲,遂也只能是强行忍着,然后虚上眼睛,默默的等待着此事过去。

    至于冯好学说他不如李涉?

    冯有才虽有不满,却也没有反驳。

    从春季学堂开学直至今日,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从第一次的月试,到之后夫子们组织的各种考试,李涉每次都能拿到甲上。

    且在试卷公开之后,大家见了,更是纷纷是自认不如。

    更因如此,李涉还被山长范炼看重,据说如果此次县试能够中第,便会被收做关门弟子,传其衣钵。

    想到这里,冯有才就嫉妒的不行。

    而一旁的冯好学又还在碎碎念个不停。

    一时间心升烦躁,只觉得好像是有一万只苍蝇一样在自己耳边“嗡嗡”的乱叫,冯有才实在是忍不了了,于是恼怒之下,随口就怼了一句话过去,道:“那李涉学问好不假,可我也不差,按名额排序,我就差了一位,原因还不是你之前整日里胡混,把爷爷以前做学问的书籍都变卖抵押给了赌坊?”

    “什么?”

    冯好学被这话说的一愣,他傻了好一会儿,才喃喃的道:“这与我卖你爷爷的书有什么关系?”

    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那李涉不过是一个农户子弟,还是个冷籍,要不是走歪门邪道让他爹入赘了陈家,其连读书的资格都没有,比起你来可差远了。”

    冯有才怒声回答:“当然有关系,李涉那里有陈家的书籍可以阅读,我这里?爷爷曾经的书全都被你给卖……嗯?”

    “等一等!”

    话到一半,冯有才猛的一怔,然后赤红着双眼,激动的问道:“爹,你方才是说,那李涉本来是个冷籍?”

    冯好学不知道自己儿子为何转瞬间突然出现了这么大的变化,有些担心的道:“听人说,这叫李涉以前确实是个冷籍,但那都是在他爹入赘之前的事了。”

    “不对。”

    冯有才眼睛一道精光闪过,抿嘴道:“他现在可是姓李啊。”

    “嗯?”

    冯好学没反应过来这话是什么意思,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只是冯有才却没有解释的意思。

    迎着冯好学的目光,冯有才摇了摇头,说道:“我临时有事要去一趟于文兄家,一会晚上就不要等我吃饭了。”

    说罢,便跑出了房间。

    冯好学有些发懵。

    自己这正在训子呢!

    结果……

    儿子跑了?

    一时火气上涌,冲着门外吼道:“说你两句就受不了要出门,我再如何不堪,也还是你老子……”

    喊话声到一半,已经跑出院门的冯有才回了一句:“儿子是真有急事,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此次县试,当有你儿子一个名额。”

    ……

    转眼又是三日过去。

    时间方至卯时。

    鸡初鸣,天还微微亮。

    本是寂静的的时候,但此刻的滁县却热闹非凡,尤其是在县学门口,大量的着长衫扎方巾的学子们齐聚在此。

    他们大包小包的挎着,在父母妻儿的陪同下,眼神热切的望着县学大门。

    今天,是县试开始的日子。

    多年的苦读即将决定结果,一会门开之后,他们将走进里面,然后经过为期三日的考试,能否有收获就看于此了。

    县学前的街道一角。

    陈显荣、李晋往、全喜、恩福、李晋宁等陈李两家的人围聚在此。

    李晋往道:“涉儿,我之前了解了一下县试,你一会进去之后万万不可心急,要合理的规划好答题的时间,你能已十三不到的年纪参加县学,本就少有,所以不必太过在意成败,全当是积累经验了。”

    李涉点了点头,道:“父亲放心,学堂之前已经按照县试的规则模拟过三两回,所需注意的事项我也早已铭记于心。”

    说着,微微一笑,自信道:“山长言,入场之后我就按照在学堂做的那般,只需发挥稳定,此次考试获取功名难度不大。”

    一旁的陈显荣听了,面上有些感慨,他摇望登銮山,道:“学堂模拟县试规则让学子们提前体验一事我早已知晓,范山长不愧是曾经的吏部高堂,果然自有一套教育学生的手段。”

    顿了顿,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李涉,闷闷的说道:“我见涉哥儿此时状态和往日的试卷,这区区一个童生功名,该是不难。”

    陈显荣几个月前参加了会试,奈何因为今年事情实在是多,女儿成亲,老友离世……

    他读书复习的时间断断续续的,所以无奈就又陪跑了一次。

    这使得陈显荣这段日子的情绪很不稳定,整日都是闷闷不乐的,也不怎么和家人说话,基本上都待在书房。

    这次出来,还是因为知道李涉要参加县试的缘故。

    李涉知他情况,于是便想开了个玩笑,想让他心情放松一些。

    所以就道:“涉儿定会努力,等县试过了,来年便是府试、院试,有了秀才功名之后便能参加乡试,乡试过后就是会试时,那时我与外公同院科考,也能博一个同时中第的美名。”

    李涉开玩笑想让陈显荣心情好一点,但他这一话一出,却是把全喜、恩福等陈家的下人搞得紧张了起来。

    他们是这样看的。

    科举之路很长、很难。

    从县试起,中途经历府试、乡试、会试,最后抵达殿试;难度也是从一县一府之地逐次增加,例如县试有百余人,那到府试的时候就可能会有千余人了。

    而陈显荣目前所处的会试阶段,则是与全国的学子竞争。

    全喜、恩福他们知道李涉有天资,不然薛大老爷和自家老爷也不会那般看中他,但他们不觉得李涉可以次次都考试通过,他们还没见过、或听过有这样的人。

    如此一来,想想等李涉走到会试的时候,陈显荣又得多大的年纪了?

    看看陈显荣在成为举人之后,二十多年还在考试就能知道。

    听其说的,要与陈显荣一起会试中第?

    假如真如李涉这样说,等他参加会试并且中第的时候,自家老爷怕是……

    呸!

    实在是不吉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