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皇帝显然对青玄国灭国一事知之甚深,他正要抬手结束这个话题的时候,太子祈求的目光看了过来,他暗暗心急,可也不好在外人面前让自家儿子下不来台。

    皇帝冷着脸,无奈的挥了挥手,示意太子接着往下说。

    萧景桓得到了自家父皇的准许,当即开口道:“修路不同于养蚕养蚕要占用土地,可修路却不用,而修路的时间也可以调节呀,农忙时,给他们放假回去抢收,收完再回来继续铺路。”

    萧景桓说完,众人又集体交换了下眼神,面面相觑。

    皇帝沉思片刻后,大手一挥,指着张大人说道:“张大人,前两天让你考虑的事,你现在考虑的怎么样了?”

    张怀生瞳孔一缩,震惊道:“陛下还是打算试一试?”

    “你先去候陆镇跟进下进度,看看按照太子设想的那样可不可行,若效果显著,那全国推广也不无不可。”皇帝都拍板了,其余人自然不敢有异议。

    “关中你是去还是不去呢?”皇帝看着太子,漫不经心的问道。

    其余人这才知道太子殿下这两天没上早朝的原因是被皇帝派去了关中。

    可关中有什么值得太子殿下亲去的缘由吗?四位尚书大人一脸茫然,只有张怀生了然的笑着,不发一言。

    萧景桓不慌不忙的从袖口里掏出了一叠信纸,躬身递给了守在一旁的德善。

    德善从容的接过信纸,交给了皇帝过目。

    皇帝随意的翻看起来,直到看的一张纸上被太子用自己的笔记标记出了几处不同。

    这张纸上记录的是莫承宇,那上面记录着莫家儿郎于三天前在太平堵坊打了承平县主的儿子,两人鼻青脸肿的回到了家里,回去后,莫母碎碎念,反复要自家儿子保证以后不会再打架。

    莫承宇从那以后,再没有出过府门一步,可莫夫人却更忧心了,因为莫承宇开始在家跟人打架,身上没有一处好皮,他却依然乐此不疲。

    旁边太子标注的是,莫承宇并没有与承平县主的儿子起过冲突,更没有好勇斗狠的迹象,一个将门之子,愣是被内宅妇人教养的弱不禁风。

    后来却凭着父亲的军功,步步高升,引起了自己的注意,更是在他父亲死后,力排众议,把他推上了大将军的位置。

    看到这,皇帝瞳孔一缩,不可置信的看向儿子。

    萧景桓在皇帝开始看密信的时候,眼神就一直在皇帝的身上。所以皇帝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家儿子的时候,萧景桓只是眼神暗淡的微微点了点头。

    皇帝急于打发走殿内的其他人,他放下手里的密信,说道:“你们都回去吧,怀生,你回去好好考虑一下,你也知道,这几件事,哪一样都事关重大,做的不好会危及基业,做得好才会利国利民,别人去,我不放心。”

    张怀生面色剧震,如果说上次他只是想去候陆镇,那么这次,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这候陆镇,他非去不可,皇帝话音刚落,他毫不犹豫的答道:“臣,定不负陛下的嘱托。臣这就回去收拾行李,今晚就前往候陆镇。”

    四位尚书大人似懂非懂的相互看了对方一眼,行了一礼后,各自出宫去了。

    勤政殿里只剩下父子二人后,皇帝这才满身疲惫的瘫坐在椅子上,缓缓开口说道:“一个弱不禁风的公子哥,别人三言两句,你就给了他一个大将军的职位?萧景桓,你若不是重活了一次,我真的想现在就把你的太子之位卸了。”

    萧景桓虚心接受着父皇的训斥,他语气里的失望很明显,他无力辩解,他只是实事求是的说道:“父皇,他是练武奇才,他父亲在他二十一岁时死在了边城,他为了继承父业,才开始不顾他娘的劝告,找师傅练习武术,他当时拜的师傅是闻老将军,学了一年,二十二岁那年他是那一届的武比第八名,最主要的是,莫家军认他!”

    皇帝瞳孔一缩,莫云骁的这个儿子,不简单呀,那么大的年纪,学一年,就可以拿到第八名,这小小年纪,若是练好了,不又是一名悍将。

    皇帝把能想到人都想了个遍,也没找到适合带莫承宇的人,不由得开口问向自己的儿子。

    “你觉得给他找个什么样的师傅合适?”

    萧景桓却小声说道:“父皇,儿臣打算先带他去会会楚樱,儿臣怀疑他……”

    皇帝听到这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当即认可的点了点头,继续看着京中各家公子小姐的资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