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河水清且涟猗 > 第9章 众口烁金

第9章 众口烁金

    谭茵彦敏见彦雅整日待在家里,表面上虽不显,内心却是郁郁寡欢,知她有事只会放在心里,更是心疼她。

    这日是五月初一,风和日丽,两人一大早陪她到灵隐寺进香。

    江山秀丽,春意盎然。

    春花灿烂,层林尽翠,山上美景不一而足。

    灵隐寺位于山上,寺庙掩映于茂密葱葱的树木之中,乃当世名刹,传承百年,香火兴旺,游人如织。

    沿着青石阶梯拾歩而上,两旁山林幽幽,远处寺庙檐角若隐若现,进入佛门重地,心仿佛也安定下来。

    时人有初一进香的传统,今日来烧香的人特别多。马上就要乡试了,不少士子随家人一起来烧香。

    几位姑娘进入寺庙拜佛求签,祈求人生太平,安康顺遂。

    自然也少不了求姻缘签,彦敏求到上签,彦雅求到中上签:“往事如烟尽远去,自在如来在眼前。”

    也许彦雅解除婚约后会有新的好姻缘。谭茵抽签时却不小心将签筒打翻,求不成签,不禁有些可惜。

    进完香后,三位姑娘便在周围山林里游玩。层峦叠翠,郁郁葱葱,溪水潺潺,微风拂面,佛门净土,开阔之地,心中阴郁也荡去几分。

    走着走着,没想到遇到两人,竟然是来杭州途中碰到的嘉兴士子赵旭和顾子俊。

    杭州一别后谭茵再也没见过这两人,但她知道父亲与大表哥曾经约两人再聚过。谭钧颇为欣赏两人,路上一起也算熟识,赵旭二人也看到她了。

    马上就要乡试,看这慢慢悠悠的样子,两人也是笃定。

    谭茵曾听父亲大表哥说起过,这两位也是妙人。

    赵顾二人焦不离孟,孟不离焦,都出身于嘉兴有名的望族。

    赵家世代书香门第,累世望族。赵家私塾历来出名,才子辈出。这赵旭也不负众望,从小就天资聪慧,读书千卷,深思熟虑,为同辈嘉兴士子中的翘楚。

    顾家是嘉兴大地主,有良田千倾,家中生意颇多。

    顾子俊是家中独子,上有五个姐姐,奇怪的是性子倒不黏糊,反而有几分冲动侠义。据说小时候因为怕不好养活,在寺庙里面寄养了几年,跟着师傅云游两年,后又在赵家私塾学习。

    因为谭钧是书院夫子,谭茵对两人自然有几分亲近之意,但这倒不是的重点。

    重点是赵家有嘉兴一带最大的藏书楼嘉业草堂,赵家积累百年,有十几万册藏书,为江南三大私人藏书楼之一。

    而顾家就在南湖边,占据了很大一片湖面。临湖建有私家园林三谋园,据说比起畅春园也不遑多让。其中有一百花园,四时花卉不同,争奇斗艳,丽妍无双,被称赞为江南最美的花园,为嘉兴一大胜景。

    这藏书楼和百花园倒让谭茵很是向往。

    看到两人,谭茵走过去招呼,彦雅姐妹则在一旁等候。

    原来这两人今日也是过来为乡试进香的。

    “夫子说子不语怪乱力神。”谭茵笑道。

    “多份保佑总没错吗!”顾子俊听后笑了,他与佛门的渊源颇深。

    “我本不欲来,被此人硬拖来的,你看,被笑话了吧!”赵旭无奈道。

    谭茵少不得问他们两人准备得如何,听两人意思,对乡试倒是很有把握,但对明春京试把握不大,也打算和李征一样,准备金秋启程赶往京城,准备京试和恩科才选。果如李征所言,今冬明春天下才俊将齐聚上京。

    两人问候了谭钧近况。得知三位姑娘过来烧香,也知道高家近日之事,颇为同情。

    顾子俊安慰她道:“你们高家有情有义,那许家公子放弃了一门好亲事,只盼他日后不要后悔。”

    “他有什么后悔的,巴不得甩掉我二姐姐呢!”谭茵想起彦雅,心中不快。

    “许家公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很正常。有心上人不愿履行婚约也情有可原,但不应拖着高家小姐,让女家提出解约,到让没出嫁的小姐担了个无盐的名号,此事做得极不妥当。”赵旭说道。

    “东升,君子一诺千金,婚约为先辈所定,怎可视为儿戏。”顾子俊不平道。

    “他哪有什么心上人,那芸仙也顶多为妾。要真的为心上人解除婚约我到还看得起他,倒也算有担当。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地位罢了。”谭茵想到彦雅受到的非议,愤愤不平道。

    “谭姑娘,许家这事当然做得很不地道,但我听说许家长辈曾去高家极力斡旋,但高家最后还是执意要求。”赵旭分析道。

    “你相信这些话吗?”谭茵讥笑道。

    赵旭沉默不语。

    两位士子想到高家被迫退婚,可见对女儿极为疼爱,不是那种攀附权贵之家。又看到等在远处的彦雅姐妹,见两位高家小姐举止大方,温文典雅,想到坊间种种不堪流言,不禁唏嘘不已。

    两位都不是那死读书之人,个性虽不同,但都品行端方,谭茵与他们二人颇谈得来。可到底男女有别,加上彦雅彦敏还在等候,不可长久交谈,遂预祝两人高中乡试,便匆匆别过。

    ……

    中午在西香堂用过素斋后,许是吃得不大舒服,谭茵前往茅房,那茅房离得有点远,来回有好一会儿。

    回到西香堂,几人便往山下走去,小商小贩在山脚叫卖,来往香客众多。

    等到了山脚,谭茵发现李征送给自己的银簪不见了,这银簪固然不值钱,但意义不同,便急忙要回去寻找。

    彦雅彦敏劝说,山中如此之大,到哪去找,再说来回要一个半时辰,说不定早就被人捡了去。谭茵回忆吃中饭时,自己抚摸头发时尚在,一路下山都是青石板,如果掉落也有响声,估计落在西香堂或是去往茅屋途中了。她下定决心要回去找,众人也只得依她。

    彦雅姐妹在山脚等她。彦敏看到五颜六色的小玩意儿最是喜欢,彦雅却没有心情,在一旁等候。

    忽然有一人向她奔来,还不时回头看,后面追着一胖大汉,嘴里还叫唤着:“小兔崽子,偷我包子。”

    那人一不留心前面,突然撞到彦雅身上,彦雅一个不慎跌倒在地,身上的衣服也弄脏了,那人也一同跌倒。

    彦雅站了起来,身上很是狼狈,她顺手拉起小乞丐,却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脸上黑乎乎的看不出相貌,一双眼睛倒是大而明亮,黑乎乎的手上抓了四个包子。

    正在此时,后面追的那胖汉也到了,一只手扭起那小乞丐的耳朵,另外一只手伸手就要揍他。众人赶忙阻止那胖汉,彦雅拦住了那胖汉,问那小乞丐为何偷东西,那小乞丐哭道自己同伴生病,已经很久没吃东西了,自己讨了半天也没讨到,只得偷包子回去给他吃。

    众人见这小乞丐可怜,皆劝说那胖大汉。彦雅拿点钱给胖汉算作包子钱,又给了点钱给那乞丐,让他请大夫给同伴治病,顺便买点吃的。

    小乞丐感激不尽,众人都称赞彦雅。

    彦敏已经买好东西,看到这一切,心想:“说彦雅是无盐无礼的是你们,说她美丽善良的也是你们,真是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可以。”

    等了两个多时辰,谭茵才终于回来,还好找到了银簪,几人又相约去梦花街游玩。

    ……

    谭茵在灵隐寺没抽到姻缘签,可她的烂桃花却来了。

    城中威武镖局李家与高家生意往来颇多,李家刀法颇有名气,少东家人称“李大刀”。

    李大刀约莫二十二、三岁,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性格豪放,朋友众多,在杭州城也是个响当当的角色。

    李大刀年纪不大,妻妾却是不少,前后共娶了五房姬妾。原配去年春天过世,刚纳的五夫人原是青楼花魁,甚是美艳,最善魅惑,也最得宠爱。

    那日,大公子陪着姑父一家在西湖游玩,碰到李大刀便打了声招呼,这李大刀看到谭茵,眼睛都直了,心里便惦记上了。

    这日,李大刀亲来高家,大公子招待了他,本以为是要谈生意,谁曾想他竟提出娶谭茵作正室,并保证以后不再纳妾,高家人被气得哭笑不得,以谭钧不在为由拒了。

    高家刚和许家解除婚约,现在表小姐又拒绝李大刀,又成为城中议论的焦点。

    有人说这李大刀姬妾颇多,性格豪放,谭家小姐却是读书人家,高家不允也是自然。也有很多人说李大刀气概不凡,家财万贯,交游广阔,此次是娶正妻,又保证以后不再娶妾,也是情深义重,与谭家小姐到也相配。

    被高家拒绝后,李大刀也不气馁,整天送一些姑娘家喜爱的东西过来,今日是华衣珠宝,明日是笔墨纸砚,高家都退了回去,下次他却又送来更多更珍贵的礼物。

    高家对他不胜其烦,可一来生意上有来往,二来也不想过于得罪他,真是一只赶不走的苍蝇。谭茵也不知道怎么就惹上了这么朵烂桃花,这下除了彦雅,谭茵也闷闷不乐了。

    彦敏许配的是高家世交,都是两家长辈看着长大的,人品、脾性都了解。老太太捶胸顿足说苦了彦雅,让她遭受这种罪,不该和许家订亲。让几位老爷在世交好友中给彦雅物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