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河水清且涟猗 > 第16章 东西宴席

第16章 东西宴席

    新任浙江总督李璨对着众人作揖行礼道:“多谢各位同僚和杭城父老乡亲今日来赴李某的宴席,李某初来乍到,往后少不得要叨扰各位。”

    “陛下牵挂浙江官民,除了安排李某过来,还特意让镇北侯代天巡狩,彰显圣上隆恩。”

    没想到这年轻人竟是那镇北侯杨澈。圣上竟然让杨澈过来,可见对浙江一省官民的安抚之意,席中众人皆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此举含义自然不同寻常。

    开席前,李璨先请杨澈开场。

    杨澈环顾四周,朗朗声音响彻宴厅,“众位同僚,各位士绅:浙江山川韵秀,人杰地灵,自古苏湖熟天下足,圣上历来赞许。前段时间,纵然有个别宵小之徒意图不轨,痴心妄想,那也是他们个人所为,与众位无涉。”

    “各位的忠君爱国之心,拳拳为民之意,圣上都了然于心,此次派杨某过来,就是要我表宣于口,明示于众。今后,还望各位一如既往忠君爱民,方不负陛下心意。我先敬各位一杯。”杨澈举起手中酒杯,郑重其事道。

    众人知他大败北疆,又一举平叛,早已心生敬畏。此刻气势逼人,言辞郑重,恩威并施,面容却皎如日月,声音低沉醇厚,都为其风姿倾倒。

    “圣上派李某到浙江,璨虽不才,愿同各位同仁一道为国尽忠,为民谋福。”李璨也说了几句。

    众人都明白这是圣上对厉家谋反的表态,也就是不再追究扩大,除了派太子心腹之弟任总督,还让如日中天的镇北侯亲自过来,就是要让浙江官民吃颗定心丸,尽快安定下来。

    这也说明不会有大范围的改弦易帜和血雨腥风,众人听此心下一安,今日来此的目的也是如此,这对如今的杭州城来说太重要了。

    凝重的气氛慢慢缓和下来,众人的表情也慢慢放松。

    宴席正式开始,歌舞伎登场献舞,正是咏诵西湖景物的《采桑子》,舞美人更美,早已让人花了眼乱了心。

    东家王木又令家中美姬为各位宾客斟酒劝酒助兴,其中最为殊色美姬在主桌伺候。

    美景如画,美酒佳肴,美人如酿,不一会众人微醺,如痴如醉。

    一众人等哪肯放弃如此大好机会,争相向两人敬酒,介绍自己。

    主桌美人为杨澈斟酒,眉目含情,一举一动皆魅惑,一颦一笑皆动人,斟酒时半依半偎,将剥了皮后水润光滑的一颗葡萄递到杨澈嘴边,身子也跟着要靠到他怀中。

    “侯爷年初这场仗名扬天下,黎民百姓都称侯爷是卫青霍去病再世呢!”有官员说道,虽然不失谄媚,倒也不失为实话。

    “哪里,是陛下殿下的恩德和将士们拼死拼活罢了。”杨澈淡道,不动声色地避开美人的依靠。

    彦庭心想这杨澈能到今日地位,除了太子器重,他自己才是关键。此人刚才一番话既拉拢又敲打,宠辱不惊,滴水不露,真是深不可测。又听说其性情乖张,留连青楼,放浪形骸,看他今日举止,到是颇为沉稳,与传言不大符合。

    “侯爷过谦,我听说在军中侯爷有一次受伤,被敌人的毒箭射中,军中大夫为您疗伤,真是剜肉剔骨之痛,侯爷还不哼一声,真是天地间伟丈夫也。”又有一官员举例奉承

    “只是受伤罢了,还忍得住。”杨澈微笑道,不笑则已,一笑竟如日破乌云,形容难以描述。

    众人听闻此言,更是佩服此人。

    一众大小官员陆续上前敬酒,杨澈和李璨时有褒奖勉励之语,虽是场面话,但二人身份贵重,足以安慰官员之心。

    官员过后,就是城中名士和巨贾们前来敬酒。

    “侯爷这次大驾光临,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东家王木先敬。

    “王员外客气,是我叨扰了。”杨澈举起酒杯回敬道。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杨澈竟然落脚在畅春园中园的远香堂内。好个近水楼台先得月,不仅暗骂王木老狐狸。

    众人争相敬酒,这人既没有露出不耐烦,也没有露出得意满满,还是那种冷冷的样子,彬彬有礼,却又不至拒人千里。

    酒过三巡,终于轮到高家父子,四人一同向杨澈两人敬酒,少不得介绍高家情况,杨澈问了问高家的药铺布铺营收,勉励一番,与别家并无什么不同。

    只是彦庭似乎有一丝错觉,感觉杨澈对高家要更关注一些。

    正在寒暄之间,那李璨突然笑道:“侯爷有所不知,高家小姐与子斐有婚约在身。”

    “哦!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倒是一桩良缘!”杨澈笑道。

    彦庭脱口想说婚约早已取消,但看了看长辈,见他们脸色凝重,却都不言语。

    如此场合似乎也不适合澄清,也轮不到自己发言,且这新任总督突然言及许高两家婚约,很是奇怪,高家只得含糊过去。

    其他人听了也觉得诧异,怎么李璨刚来半月,就会知道许家与高家有婚约,既然知道有婚约,难道不知道两家早已取消?且高家今日受邀之人也太多了,这里似有深意。

    这时,杨澈身后侍卫不知与他说了什么,他等高家回席,便起身离开。

    高家忐忑不安地回到座位,不明白这唱得是哪出?无能是哪出,与那许家都脱不了关系。

    席中有人在交头接耳,有人在说高家之事,更多人在说杨澈,说他至今尚未娶妻纳妾,说他流连青楼,还说着种种风流韵事。

    看来不少人家动了心思,今日李夫人设宴招待女眷,估计也给了很多人家更多联想。王木就有一女,生得绝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是疼爱,看来也所谋不浅。

    高家历来不愿卷入这种风波,再说高家两位小姐,一位已经订亲,彦雅婚事又如此波折,表小姐阿茵与李征又情深义重,自然没此心事,不知道女眷那边怎样了。

    ……

    女眷宴席在东园归田园居,高家几位夫人、谭夫人并三位姑娘均在受邀之列,也算队伍庞大。

    谭茵一直困惑不解为何自己母女会受邀,也没想个明白,索性不想那么多,见招拆招吧。

    杭城达官贵人、文士巨贾家的夫人小姐们基本上都来了。彦敏横扫一遍,很多陌生面孔,看来都是一些履新官员家眷。

    张家和杜家在厉家倒台后都被收押入狱,还不知结果如何。

    曾经杭城各类宴席上的座上宾,要备选太子妃选秀的张家紫烟和杜家杜艳都已经是过去式,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知道被扫到哪个角落去了。

    想起上次在畅春园赏山茶花时见到的两位小姐,杜艳为爱痴狂主动追求,张紫烟柔中带刚只为见心上人一面。谭茵唏嘘不已,也不知道两人现在流落何方。

    张杜两位小姐美丽娇贵,比起她们所受到的灭顶之灾,彦雅和自己所受到的羞辱和非议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到此,心里反而更加难受,这个世界对女子来说真是太过艰难。

    李夫人就坐正席,其余各位夫人和小姐依次就坐,座位和男宾一样都是东西各三排,排序依次是官员、士绅和巨贾。

    桌上放置了美味佳肴,时令果子还有一些酒等。

    高家夫人和谭夫人排在西首第二排末席,姐妹三人排在西首第三排末席,坐在东首第一排第一座的,就是太子近臣,四品官员许临风之母。

    厉家倒台后,如今的太子近臣意味着什么众人都明白。坊间已有传言,许临风极有可能会任吏部左侍郎,那可是从二品,主管明年才选,才选对大昭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

    高家众人心中不是滋味,此时此刻,这席位之间的差距,就是两家的差距。

    许家曾受高家接济,后来高家与许家有婚约,一直让高家有种错觉,两家是持平的。即使后来许家得势,虽然知晓许家已远非高家所能企及,但心底一直并未真正认识到。

    彦雅退婚时,高家也只想许家虽是新贵,但我们不稀罕占你的光,也不想再与你家有何瓜葛,可如今这种差距被赤裸裸地用排位展示出来。

    高家是忠厚之人,否则当年也不会接济许家,也不会退了许家这桩不知道多少人家求也求不来的婚事,可看到以前还需要自己救济的许家,背弃了誓约,辜负了女儿,如今还高高在上,心里难免五味杂陈。

    谭茵看了看彦雅,今日三位姑娘皆是盛装打扮。彦雅身着十样锦配肉粉色云锦衣裙,头戴拇指大小的浑圆深海珍珠白玉金钗和通体温润的白玉牡丹簪,明月耳珰碧绿翡翠,衬得整个人如娇花若水,娴静雅致。

    彦雅表面平静无波,她不像彦敏那般四处交际,加上席上不少都是新人。

    不少夫人小姐也有意无意看她,是否如流言中粗鲁无礼,丑如无盐,许临海为何又突然改变想法,再诉衷肠。

    彦雅见众人打量她,更是挺直腰背,面露微笑,不管心中如何波涛汹涌,面上却不显露,这代表了高家的脸面。

    谭茵自己也未能幸免,与彦雅许临海解除婚约不同,李大刀的英雄救美搞得满城风雨,像轶事一般更添几分香艳,也更为不堪。

    谭茵之前一直闷闷不乐,过了一段时间如今已慢慢恢复过来。她知晓如果表现得畏畏缩缩,反而做实众人猜测,如果自己高昂头颅,摆出姿态,人家反而觉得是自己多想。

    今日,自己特意穿上玛瑙底色配朱砂绣花云锦长裙,头上簪有流苏珍珠镶宝石白玉金钗,手腕戴上缠枝牡丹如意金镯,衬得皮肤白皙,眉目如画,清丽无双,更有一股凌然之气,让人不敢轻视亵玩。和彦雅一样,表情严肃,举止端庄,似毫无受到流言影响。

    众人见几位小姐美丽端庄,加上这些夫人小姐们都见惯事情,细细一想也知道流言是真是假。高家坚持给小姐退婚,坚持不允李大刀求婚,自然是因为身板挺得直,不在乎流言蜚语。一时对高家倒也同情,反而达到高家本来目的。

    席中有一绝色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冰肌雪肤,明艳不可方物,比那春日海棠还要娇艳几分,比那冬日晴雪还要冰润几分。

    谭茵一直在看那绝色少女,彦敏附耳过来介绍说是畅春园东家王木的千金小姐,名唤王明珠。

    王家对此女极为宠爱,从小就竭力培养,在杭城赫赫有名。

    王家一直奇货可居,若不是身份不够,还想参加太子妃选秀。

    王家百万家财,女儿绝色,也不知道想嫁入哪家权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