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人的蜕变 > 第四十五章 暖心闺蜜

第四十五章 暖心闺蜜

    林凯和刘娜也走到周莹莹身边,看着犹如雪人的她,刘娜心疼地说:“莹莹,你本来身体就不舒服,天气也不好,还出来?这么不会照顾自己呢?”

    周莹莹撒谎着解释道!“我在寝室呆着也没意思,出来透透气儿,顺便来声援你们一下嘛!”她说的话也只有自己会相信。

    “说话哆嗦什么啊?你脸色还是不好!”刘娜观察的仔细,上前用手摸了一下周莹莹的额头说:“不对,你好像又发烧了?这样可不行,明天还要考试呢!”说完,转头把自己手机和答案扔给林凯,嘱咐道:“里面的那个交给你了!”

    林凯接过那些东西后,不解地问:“你干啥去?”

    “赶快传答案!这儿没你的事儿!”刘娜呵斥道。

    听了这话,林凯不吱声了,转过身,立刻拨通少良电话,开始和考场里对接。

    “走,我带你去咱们附院门诊看看!”刘娜拽着周莹莹道。

    “哎呀!没事的,回去吃药就好了,不用去。”周莹莹不想去。

    一旁的程毅也开口劝说道:“走,一定得去,我也陪你们去。”

    “你当然要陪着去了,莹莹感冒就是因你而起。”刘娜埋怨道。

    在刘娜的生拉硬扯下,三人向附院门诊走去。

    一个小小的感冒,在关键的人看来,就觉得更重要。周莹莹在刘娜和程毅心中,俨然变的很重要。越是身边重要的人得病,就越着急,希望快点康复。

    在中国,滥用抗生素,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只要身体有炎症,只要感冒发烧,大多数人会选择去医院挂吊瓶,这样好得快,病人可以提前摆脱疾病的折磨。现如今,浮躁的中华儿女,浮躁的人心,所有事情都讲求快,美名其曰“高效率”,一切都要速度。求快和高效率对于一些行业来说,毋庸置疑,就是进步。而在有些行业则适得其反。

    话说回来,人感冒发烧,那如果医生不同意开药方呢?只用些保守措施,可能见效稍慢。马上就会遭到患者家属的讥讽,你是什么医生?连最基本的感冒都治不好。无奈,游走在医德与医技之间,医生只能选择立竿见影的方式——挂吊瓶。这样才会达到患者的要求,为了成为他们眼中的所谓好医生,他们不得不这样选择。说是被逼无奈一点儿也不夸张。几年大学下来,还要准备考医师证,学习各种新技术的同时,忙着准备论文,准备好了还有不停地晋级考试。他们这么拼,被患者认为连感冒都医不好,真的很无辜。

    岂不知,患者这样对待自己,伤害最大,眼前虽然恢复活力,摆脱病毒的折磨,实质上助长了病毒的嚣张气焰,每一次消灭它的时候,你的防御力就在下降,而无形中增加了它的攻击力。待到它再一次卷土重来之时,会比曾经更猛烈,如此循环往复。人类如果没有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因为一个小小的伤口发炎而感染致死。

    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的抗生素,对病毒的攻击力已经毫无作用,它们无能为力,而我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病人死亡。

    因此,现在我国卫生部门,也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规定不如人的意识管用,如果所有患者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再埋怨误导医生。那么,所有的规定也不需要制定了。可能这种思维,一时很难改变。就连我们中国医学院的学生,也不能摆脱人性对同伴的爱护。

    门诊的静点室,两个女生坐在椅子上,一个在闭着眼睛输液,而另一个在陪护着,时不时地看看上面的吊瓶。一个大男孩拿着三份午餐向他们跑来,放在椅子靠边的位置,说:“来吧!二位美女,趁热吃!”打针的女生闭着眼睛说:“程毅,你们吃吧!我一会儿吃。”

    陪护的刘娜站起来,打开塑料袋,拿出一份儿,找出勺子,轻轻地移动到这位打针的患者嘴边,说道:“莹莹,来,张开嘴巴!咱们吃点儿东西。”

    周莹莹听后睁开眼睛,看到刘娜已经把勺子递到嘴边,特别不好意思说:“好吧!那我自己吃!”

    “你手在打针,怎么能自己吃?还是我喂你吧!”

    “不用了,我不是还有另外一只手嘛!可以自己吃。”

    “好吧!那先吃了姐喂你的这一口,再自己吃!”眼前的一面,让人暖心。

    周莹莹甚是感动,她一个八零后的独生子女,除了父母亲人之外,没有人这么体贴地照顾自己,真的很意外。没想到无意中,会结识这样一位好闺蜜。

    “想什么呢!来——快张口吧——啊!(刘娜自己张口做示范)不张口我可要生气啦!”刘娜像哄小孩子一样对周莹莹说,程毅也在旁边附和着说:“是啊!听话啊!”

    周莹莹只好张口,迎接刘娜的爱心喂送。然后,让她把饭放在自己腿上,她一只手打针一只手吃饭。而程毅则是蹲在地上,双手帮周莹莹固定着餐具,待周莹莹吃完后,他才回到一边吃饭。三人就这样在附院的静点室,吃了一顿特殊的午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