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

    项羽小时候其实是个不爱学习的学渣,学写字识字,也是觉得无聊,就算学剑术,也是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但是项羽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兵法,项羽非常高兴刚开始津津有味,可是过了几天懂了一点就不愿意学了。还有一件趣事,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羽看见了秦始皇威风的样子就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当时差点把他叔父项梁吓得不轻,不过也让他叔父觉得,这孩子以后不会是个平凡人,有可能会改变天下大势。其实吧,要不是我知道历史去向,我觉得吧这项羽就是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高骛远,属实是个铁憨憨。在楚王手下有个军师叫宋义,秦国攻打赵国的时候,宋义主张等两败俱伤收渔翁之利,项羽则是打算猛冲里外合击。项羽看不下去了,直接冲到军帐砍下宋义人头,号令军队。这波先斩后奏,楚王那边也毫无办法,总不能把项羽也杀了吧。杀了宋义还不够,连他儿子也被项羽派人杀掉了。

    鸿门宴上面,本来可以杀掉刘邦永绝后患。樊哙三言两语就把项羽唬住了,加上他又好面子,没有下手,最后落得自刎乌江。我眼中的项羽,是个铁铮铮的硬汉子,却不能算是一个英雄。

    他是个适合于驰骋沙场的人,一个能带领千军万马的人,一个优秀的将领,一个难得的帅才,但他不是那个坐拥天下,带着百姓过幸福日子的人。

    一个人能带领好千军万马,并不一定能安顿一个国家。在战场上作战,凭的是一股狠劲,对自己的狠劲,对别人的狠劲。这股狠劲就是项羽当年破釜沉舟的气魄,是项羽“吾将取而代之”的胆略。项羽推翻秦王朝,是顺随民心之举,民皆应之,再加上项羽领兵打仗的天赋,使项羽在此处留下丰功伟绩,为后人所赞许。如果项羽一生的经历就到此结束,那么他是位英雄,一位真英雄,史书上定然留下的都是他的雄壮美。

    然,当他的天下之后,他自身的,作为将军之外的东西开始显现出来,他的刚愎自用,他的优柔寡断,他的唯我独尊,都是他事业江河日下的主要原因,他太自负,以至于不听信其他人的任何意见,鸿门宴可以说是项羽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鸿门宴后他失了范增,试了最后一个为他所出力的智囊团。他太不会用人,他不能像刘邦一样把人才都吸引到他身上来,还是因为他太自负了,根本不把别人的意见看在眼里,也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这样的项羽,即使终得天下,天下亦要失其手中。项羽失人心。

    项羽太霸道,当年人皆从之是因为他是楚将之后,天下人都同情楚国,可他推翻秦王朝后,竟然暗中杀害其他五国君王,失人心也。当他妄想自立为王,暗杀义帝时,民心皆失。为王者,应顺应民心才能长治久安,他这样严酷,残忍,其与秦王相异乎!

    可笑项羽,死前都不肯面对失败,都认不清自己的过错,这样的人,这样内心怯弱的人,如何称得上英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这样称赞他“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用这句话形容他再好不过了!

    所有的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项羽也不例外。虽说他勇武无双,但他头脑简单,就因为这一点,他才败给了刘邦。

    在楚汉战争中,项羽虽然拥兵40万,但却不敌刘邦的10万兵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刘邦参加鸿门宴时,项羽的谋士范增劝他杀掉刘邦,但项羽却不够果断,让刘邦有可乘之机,取得最后的胜利。二是:因为他不会使用计谋。正是因为刘邦懂得收揽民心,知人善任,才大获全胜,成为“汉高祖”。

    其实,项羽的自尊心很强烈,他自感愧对江东父老,才会拔剑自刎!

    30岁,风华正茂。项羽的死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遗憾。

    项羽,虽没能成为一个胜者,但他仍然是一个英雄!

    项羽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勇猛的将领。他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是他铸就了一段传奇!“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此诗为唐代诗人杜牧所作,我认为这也是对项羽杯具的高度概括。

    项羽遇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是真正的男儿呢?试着想一下,当年自诩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刎,这也实在是太有愧于他所谓的“英雄”的称号了吧!历来人么总是认为项羽的一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但我们可曾想过这也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他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杀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耳。”语言如此尖锐,项羽却“沉默是金”。这可见项羽虽然在武力上有着绝对优势,可心理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的性格也注定了他的失败。他不喜用人不善用人更不能用人,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实可笑。但就算这一切的一切他都是失败的,重返江东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可惜的是他始终放不下他所谓的“自尊”而自刎了。对于项羽这样一个人实在是性格造成的悲剧。

    眼前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人生的旅途有太多的未知数,在年轻的时候多栽几个跟头未必是坏事。

    年轻力壮之时骨头最是硬朗,只要不是致命伤,一般总能痊愈。由于有了经验,有再遇见坑洼之时,就学会了避让,不至于载大跟头。怕的就是年轻时一帆风顺,中老年突遭变故,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再也爬不起来。阅历是人生的资本,想做人生大买卖,需要在人生的起伏间积累丰富的阅历,这就好比项羽和刘邦的失败与成功的资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