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国师! > 第二十五章 宋中正的欣赏(求追读)

第二十五章 宋中正的欣赏(求追读)

    “坐!”

    宋中正一脸和煦的看着贾琟,见到贾琟恭敬有礼地进来,心中当即更为喜悦,感觉自己果真没有看错人。

    “多谢大人!”

    看到宋中正如此,贾琟不卑不亢,坐在了一旁。

    不过目光却看向宋中正,带着疑惑之色。

    “此次让你过来,除了告知你前几日那桩命案之事,同时我还有一些事情想要询问与你。”

    宋中正斟酌片刻,看向贾琟,语气平缓地说道。

    贾琟有些摸不准宋中正想要询问什么,只能恭敬的回答,“大人请问。”

    “唉,不必如此郑重,此处非官堂之上,你正常回答便好。”

    宋正中看到贾琟虽然语气恭敬,但是神态自若,不卑不亢,心中更加欣赏,心中更觉得贾琟绝非普通之人。

    想到自己身为京兆府尹,在出任京兆府尹之前,更是在朝中担任户部尚书一职,因自己刚正不阿,故而被陛下看重,任命为京兆府尹。

    虽为正二品官职,但是每每遇到重大之事,当今陛下都会垂询于自己。

    再加上当今陛下有心革新吏治,进行改革,因此更加求贤若渴,因此陛下不止一次在他面前表现出朝中无人可用的窘境。

    前几日见到贾琟,然后又经过调查发现贾琟绝非一般之人,故而宋中正起了爱才之心。

    虽然有一些瑕疵,即贾琟为勋贵之家子弟,不过还好是旁支子弟,不受主家重视,而且还受到宁国府贾珍的迫害,也可进行培养。

    “这次让你过来,主要就是同你说一下之前与你相关的案件。”

    宋中正斟酌片刻,然后开口说道:“虽然死者是尤由其大哥杀害的,但是这其中似乎还另有隐情,对方陷害于你,恐怕这背后是另有人指使!”

    “竟然是另有人指使?”

    贾琟露出惊讶之色,不过看起来并不过于震惊,宋中正心中便明白,贾琟对这背后的隐情也是知道的。

    贾维听到这里,心中对宋中正不禁有些钦佩,对方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且察觉出这背后由他人指使,种种皆表明出其断案水平显然不低!

    即使自己已经知道了,而对方能够实情相告,这个恩情贾琟自然是要感谢的。

    贾琟身体欣长,面容端正英俊,身着素色的长衫,自然袖口洗得微微发白,显现出他身家的清贫,但是却干净整齐。

    只见贾琟站起身来,然后对着上方的宋中正微微作揖,感谢道:“多谢宋大人实情相告,草民感激不尽!”

    “快快请起!”

    “告知你详细情况,也不过是本官职责之内的事情,不必感谢……”

    看到贾琟彬彬有礼,宋中正脸上露出了微笑之色,然后又和贾琟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之前我查看了你的卷宗,才发现你是童生的身份,而秋闱渐近,不知你是否有参加秋闱之意愿?”

    注意到了宋中正热切的目光,贾琟神色一愣,明白对方这是有意提拔自己,不过却是在读书方面。

    读书自然是要读书的,但是用来进行科举考试,显然是不可能。

    贾琟已经有意走武将之路,恐怕就不能走科举之途了。

    不过这并不能表明贾琟不需要读书,大多数武将不过空有武艺,少有谋略,而真正的帅才往往是文武双全,精通谋略兵法。

    想到这里,贾琟却微微摇头,然后认真地回答道:“对于读书,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荒废,但是草民身为勋贵子弟,祖上宁荣二公曾跟随太祖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劳,作为后人的我非常崇敬先祖的荣耀,自然想效仿之!”

    “这样……”

    宋中正露出失望之色,贾琟的意思他自然听明白了,他喜爱读书,却不愿走科举之途。

    但是宋中正对贾琟的欣赏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半分,反而还有增无减。

    宋中正虽然高居庙堂,但是却知晓兵事,对于大汉周边用兵情况,也算了解。

    其中耗费国库库银最多的,莫过于辽东、草原兵事。

    辽东苦寒之地的女真部族已有做大之像,已经开始威胁到了辽东地区的安稳。

    而神京之中的勋贵之家虽然在军中担任要职,但是却沉迷于奢靡享乐。诸多国公府、侯爵之家的后人,甚至不知兵事,神京京营之军队逐渐荒废,空有兵员而无战力。

    “损失能够将贾琟培养起来,或许可以委以重任……”

    宋中正心中如此想道,而宁国府的宁荣二公自然是荣耀加身、乃是一等一的军中豪杰。而贾琟有意效仿宁荣二公,不知有没有相应的才学。

    于是,宋中正心中起了考校之心。

    “既然你有意效仿你先祖宁荣二公应,当是知晓一些兵事的。那本官便以大汉北方兵事考校于你,不知你对此有何看法?”

    “北方兵事……”

    听到这里,贾琟陷入了沉思。而宋中正看到贾琟开始思考,也不做打扰,只是面带微笑的坐在一旁看着贾琟。

    过了一会儿,贾琟才开口说道:“北方兵事,草民有以下几点看法。”

    “北方草原中的蒙古各部,其实威胁有限,只要谋略得当,可以轻松击败。”

    “而今后对大汉真正有威胁的,却是辽东之地的女真部族!”

    “哦?”

    听到这里,宋中正的双眼更加明亮了,贾琟的看法同他的看法几乎一致,都认为对大汉真正有威胁的是辽东之地的女真。

    “详细说说!”

    “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多以骑兵擅长,疾病有很大的机动性,只要骑兵跑起来,普通的步卒就很难追上。”

    “但是我们大汉有一样东西能够死死的克制住蒙古人的骑兵!”

    “那边是火器!”

    “我大汉京营有神机营,神机营装备了大量的火铳、神威火炮,再以其他兵种辅佐之,击败蒙古人很简单!”

    “可是火器对于我大汉来说,数量却不多,且造价高昂,这个问题又该怎么解?”

    宋中正不禁问道。

    “如今的大汉的火器,其实已经落后了!”

    贾琟沉默片刻,然后然后说出了这个信息。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时期,现在应该是在原来的明朝万历朝至崇祯朝,而西方却已经出现了更为先进的火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