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年代收藏家 > 第一章:邮递员石云峰

第一章:邮递员石云峰

    1977年2月,四九城。

    呜~~呜~~

    寒风呼啸,路上行人裹着厚厚的棉衣,带着毡帽,脖子上围着围巾,双手插在袖子中,吞吐白雾,脚步匆匆。

    鹅毛大雪飘落,头上肩膀上布满白雪,马路上,房顶上雪白一片。

    “北方的冬天,真冷啊!”

    石云峰带着厚厚的手套,骑着一辆老旧的二八大杠,疾驰在白雪街道上,寒风似刀一般划过脸颊,通红的脸颊上皲裂出现一条条细小的冰口。

    拐进一个胡同,石云峰停在一个大院前。

    “杨建国,南巷胡同十八号大杂院!”

    石云峰从挎包中拿出一封信件,看看上面的地址,再看看门派,确定没有问题,推着自行车走入大院。

    自信车可不能停在外面,不然等自己出来,估计车轱辘就不在了。

    “咚咚咚~~”

    前院第一家,石云峰敲响窗户,“喀吱”一声,老旧房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后生,你有什么事吗?”

    “大爷,你好,我是邮局新来的邮递员,刚刚上班,这不,对于这边不太了解,想请问一下,这个杨建国同志,住在大院哪间厢房?”

    石云峰拿着信封,问道,这是他刚刚转正上班的第一天,对于崇文区这边的环境,并不了解。

    “杨家小子啊,后院西厢房。”

    “谢谢大爷!”

    石云峰推着自行车,经过两道莲花门,走入后院。

    “西厢房,这里。”

    石云峰上前敲响房门,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打开门,“你是?”

    “你好,我是邮递员,请问您是杨建国同志吧,这里有你的信,请您签收一下。”

    石云峰将信件交给杨建国,同时拿出笔给他,在邮递单上签字。

    “哦,谢谢你同志。”杨建国接过信,在邮递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石云峰目光直勾勾落在信件上,准确的说是信封上的一张邮票,那是一张红色黑白图像的文19邮票,边框红色,画像旁边写着“革命青年的榜样”。

    “同志,你喜欢邮票?”

    杨建国察觉到石云峰的目光,就知道石云峰看上信封上的邮票,有些人喜欢收集邮票,他们管这个叫集邮。

    “是啊,同志,这样邮票你卖不卖,我买。”

    文邮啊,这可是好东西,具有收藏价值,日后可是好东西,上万一张啊,足足翻了十二万倍,价值不菲,虽然现在不值钱,才八分钱一张。

    “嗨,要啥子钱哦,喜欢就送你了,对了,我这里还有很多邮票,你喜欢的话,都送给你了,这东西反正也不值钱。”

    杨建国动手准备将邮票撕下来,交给石云峰。

    “别,您可别,我来。”

    石云峰吓了一跳,这么粗鲁,撕坏了怎么办,石云峰拿过信封,用小刀小心翼翼将贴着邮票的地方裁剪下来,拿出笔记本,夹在里面。

    “不就是一张邮票吗,至于吗,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杨建国十分无语,八分钱一张的邮票,至于这么紧张吗,只能用一次,用过就没用了,没必要吧,至于这么小心翼翼?

    不值钱!石云峰暗笑,等过个二三十年,你看它值不值钱,一枚邮票一套房都有可能。

    “同志,你刚才说,手中还有不少邮票,可不可以给我看看。放心吧,我出钱买,绝对不让你吃亏。”

    “进来吧!”

    跟着杨建国走入房间,房间不大,约莫只有五六十平米,客厅中央摆放着一张方桌,一叠热气腾腾的窝窝头散发诱人的香味。

    “同志,吃饭了没有,不嫌弃的话,吃点。”

    “建国同志,不用客气,我吃过了。”

    “好吧!我去拿邮票。”

    杨建国走进卧室,随后抱着厚厚一叠信封出来,粗略扫过一眼,大概有上百封。

    “这些邮票,同志要是喜欢,都拿走吧!”

    石云峰拿着信封仔细认真查看,大多数都是普通邮票,不怎么值钱,忽然,他眼前一亮,见到一张蓝色邮票。

    “蓝军邮,你这里怎么会有蓝军邮,这东西很少的唉!还有黄军邮和紫军邮?”

    蓝军邮,紫军邮以及黄军邮都是建国之后,为了军人能免费寄件所印刷的邮票,军人专用,一共三枚,就是蓝、紫、黄三种,后来因为容易暴露的原因,取消发行。

    其中,紫军邮和黄军邮发行时间早,流通数量多,至于蓝军邮,发行没多长时间,就取消发行,数量很少,成为三种邮票之中最具备收藏价值的邮票。

    “这个啊,我老爹以前是当兵的,这些是他以前寄回来的信件。”

    “哦,这些邮票我都要了,一张邮票两分钱,一共一百二十六张邮票,一共两块五角二分钱,你数数。”

    这些邮票,具备收藏价值的就是四十多张,干脆全部买下来。

    石云峰计算一下,数出两块五角二分钱,交给杨建国。

    这些邮票,可都是好东西,哪怕是普通邮票,过个四五十年,价值也不低。

    尤其是蓝军邮,百万左右,一套房啊!

    “这,既然同志都拿出来了,我也就不客气了。”

    杨建国麻溜收下钱,两块五角二分钱,足够他吃好几天了。

    石云峰一张一张将邮票裁剪下来,小心保存好,尤其是蓝军邮,是所有邮票中价值最大的。

    “建国同志,谢谢了,我先走了。”

    石云峰出门骑上车离去,他还有好几封邮件要送,无一例外,只要是有价值的邮票,都被他花钱买下来。

    这些邮票现在不值钱,可是日后,绝对值钱。

    比如说大一片红,小一片红,文邮,大蓝天......这些邮票,在后世拍卖会上可是拍卖出天价的存在,尤其是大一片红。

    石云峰记得,2012年的时候曾经拍卖过大一片红邮票,成交价730.25万,一套房以百万来算,足足七套房,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价值翻了百万倍。

    入列世界最珍贵邮票,这可是投资未来的机缘。

    重生归来,知道后世机缘,石云峰自然不会浪费。

    骑着二八大杠走街串巷,直到下午三点,才将所有邮件送完,石云峰回到邮局,递交签收单。

    “下班,回家!”

    石云峰心中美滋滋的,一张蓝军邮,让他未来的身价暴涨,百万身家啊,想想都刺激。

    骑着自行车,一路飞驰,来到朝阳区,石云峰家在朝阳区食品厂职工大院。

    食品厂职工大院,同样是一座三进出的四合院,原来的主人身份也不简单,不过现在嘛,住的都是食品厂的职工,石云峰的父母,都是食品厂职工。

    食品厂职工大院外,石云峰推着自行车,龙头把手上挂着一块五斤重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石云峰怎么也想不到,重生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前世,他重病病死在医院,醒来之后,惊讶的发现自己重生了,还重生回到1977年1月,自己刚刚转正成为邮递员那天。

    重生归来,石云峰欣喜异常。

    重生好啊!上天这是让自己回到过去,弥补前世留下的遗憾。

    前世,他刚刚毕业,面临上山下乡的问题,上山下乡运动刚开始的时候,还好说,有工资拿,也有粮食补助,有志青年高高兴兴下乡当知青,当到达农村之后,才发现,农村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般美好。

    农村生活十分艰苦,尤其是灾害期间,三天饿九顿都是常事。

    男同志还好,忍忍就过去了,至于一些女同志,孤身一人,熬不到回城,有些就地嫁人,她们的丈夫,年纪甚至能当她们的父亲。

    石云峰毕业之后,原本也在上山下乡的名单中,不过,父亲的老战友,给石云峰介绍工作在邮局上班,有了工作,就不用上山下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