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前世姻缘冷如钩 > 第四十九章 文帝的愤怒

第四十九章 文帝的愤怒

    二十多年了,自从凤栖村被灭,牛得草被剥皮制成雷音鼓,妖族似乎早已经被灭绝。

    二十多年来,除了有过妖王转世的传说,从未有过妖族侵犯朝廷之举。

    这次怎么会突然就有了妖人刺杀太子。

    文帝刘义隆陷入深深的思考。

    一阵寂寞之后,文帝刘义隆突然瞪着一双眼睛看着国舅爷,问道:“妖人不是灭亡了吗?哪来的妖人?”

    袁国舅:“这个臣就不知道了,只能等萧凌风来了问他了。”

    文帝:“那两个刺客哪里来的?”

    袁国舅:“就在太子府,潜伏好几年了。当时臣只是想找一两个会法术的人跟着太子保护太子,预防妖人偷袭,经城防营副统领右卫将军金虎介绍选了这两个会法术的官兵到府中做太子侍卫,没想到这两个贼子竟然是妖人。”

    文帝紧握双拳,青筋突起,说道:“私下豢养妖人,把妖人派到太子身边,好计谋!”

    “汪福,你也去查一查,看看朕的身边是否也潜伏者这样的妖人?”

    汪公公立刻回答道:“陛下请宽心,老臣马上安排人手彻底排查,绝不放过一个!”

    袁国舅抢话道:“公公,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汪公公点头回答道:“老臣知道,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

    文帝紧握双拳,青筋突起,看着袁国舅,问道:“妖人亡我之心不死。敌人预谋已久,你们竟然一点没有发现。”

    袁国舅:“陛下,太子为人厚道,待人真诚,一直坚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部下历来爱惜有加,从来没有想到那里。”

    文帝:“不是朕要怪罪你们,一个妖人潜伏在太子府这么久竟然没一点察觉,要你们何用?”

    “你是当朝国舅爷,未来储君的嫡亲娘舅,有人觊觎这张龙椅,你不帮朕看着,朕还能寄希望于谁?”

    “饭桶!饭桶啊!”

    袁国舅吓得连忙跪了下去,说道:“陛下息怒。也怪那妖人十分狡猾,又经右卫将军金虎推荐,微臣也就没有在意。”

    文帝:“右卫将军金虎?你没有在意他是谁的人?”

    “你这个国舅爷怎么当的?”

    “太子乃是一国储君,大宋的命脉。”

    “外有妖人,内有窃国之贼,大宋危已。”

    “呃哼!呃哼!”文帝连胜咳嗽起来。

    “朕最近身体一直不适,常常夜不能寐,看来有人觉得机会来了……觉得朕大限将至,想把朕的儿子也早早送走……”

    袁国舅吓得趴在地上连胜说道:“陛下洪福齐天,与天同寿!”

    “谁敢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乃是诛九族的大罪。”

    文帝叹了一口气你,说道:“只怕人家真有这个想法,你也不能诛他九族。”

    袁国舅吓得连声说道:“陛下说的是他?”

    文帝:“不是他,还能是谁?”

    袁国舅心中暗暗好笑,心想自己的目的终于达到了,文帝陛下已经几乎是明确的说了彭城王刘义康有异心,也肯定了刘义康乃是这次刺杀的主谋。

    袁国舅连胜上奏:“陛下,他老臣还是有本启奏。”

    文帝:“说。”

    袁国舅看了看左右,说道:“请陛下恕臣死罪。”

    文帝手一挥,屏退左右,说道:“站起来好好说,有什么尽管说,不要等我们成了别人的阶下囚,到那时你想说都说不成了。”

    袁国舅站起身,说道:“陛下,臣要说的还是十六年前的事,臣为太子鸣冤。”

    “十六年前那件事他是最大的得益者,他如今已经是录尚书事、领大将军衔,权力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廷的大小事务都要经过他的手才能发出。”

    文帝:“只怕只有万人之上,没有一人之下吧?”

    “朕想做一点事都要看他的脸色……”

    袁国舅:“十六年前那件事发生后,太皇太后觉得太子年轻不能赋予大权,又说皇帝陛下忙于北伐,恐会耽误国事,授予他领大将军衔、录尚书事,其实已经是把朝堂之事和天下兵马都交于他一人之手。”

    ……

    大宋朝建国时,为了限制尚书省的权力,防止出现权力集中,高祖武帝既没有设丞相,也没有设“录尚书事”,只赋予尚书省行政权力,并让身边的中书省参与决策。

    但是,文帝刚立朝时,由于势单力薄,又要对付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乱臣贼子,不得不依靠太皇太后,依靠势力强大的萧、王两大家族势力,这才赋予了彭城王刘义康极大的权力……

    没想到时过境迁,如今刘义康又成了文帝的一块心病……

    ……

    文帝听了国舅爷的话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袁国舅继续说道:“那一年,那一切,明显就是一个坑,等着太子往里跳。”

    “有人调走了京城所有兵马,陛下您在虎牢关遇险,臣的母亲被杀,臣大妹妹一家满门忠烈满门被杀。”

    “事后圣上您派人查了,结果发现调走人马的手谕是太子下的,调走人马的人是太子的表兄,臣的大外甥,这一切好像都是臣一家的错。”

    “可是,陛下您有没有想过,谁是最大的受害者,谁是最大的得益者,受到伤害最大的是臣的一家。”

    “那人要谋朝篡位,又藏在了阴暗的角落里。”文帝的声音气愤而镇静。

    袁国舅:“陛下,此人乃祸水,必诛之。”

    文帝摇摇头,没有回答。

    袁国舅:“陛下,不可让江山毁于一人之手啊!”

    “臣知道皇上的担忧,可是此人权势过重,朝中已经只知有他,不知有圣上。”

    “臣听闻,昨日皇上找几位大臣讨论北伐之事,他们均推托此事需与彭城王商议,臣搞不懂了,这大宋的天下到底姓什么?”

    文帝淡淡的说道:“大宋的天下当然姓刘!”

    “他可是太皇太后当初最心爱的子孙。”

    “徐羡之、傅亮、谢晦这帮乱臣贼子,以为把朕扶上位,就可以让朕做他们的傀儡……”

    “你是知道的,当初朕也不想做这张龙椅。”

    “这么多年了,朕一直想做一个好皇帝,一直想完成先皇统一天下的雄心壮举……”

    “朕做错了吗……”

    “这些乱臣贼子……”

    ……

    文帝闭上眼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