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文娱之老玩童 > 第13章 我和我的祖国

第13章 我和我的祖国

    看到老同志们有不少人将注意力放到了李德业身上,廖荣顿时觉得身上的压力减轻不少,干咳了一声,从背包里拿出十几份文件发给众人,边发边说。

    “各位叔叔阿姨,这是我们给大家准备的九三晚会节目表演安排,你们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尽管批评和提意见,我们一定虚心接纳,并及时改善。”

    李德业也拿了一份过来看,文件的内容并不复杂,就是一个歌谱和演唱形式简述,虽然还是合唱,但廖荣在合唱的形式上做出了很大的改动,不再是站桩,而是类似舞台歌剧风格。

    他一个外行都能看懂,更别说这些内行的退休老人们了。

    “小廖,是吧?”

    “哎,阿姨您说。”

    “批评谈不上,全是意见。首先这首歌选的就不好,不适合哪来改编合唱曲,不是说大家唱同一首歌就叫合唱,这是有一定的艺术表达形式的。还有这个类舞台剧的风格是挺有创意的,但你可能没去过晚会现场实地看过吧,那舞台根本没有给你折腾走位的地方。”

    廖荣愣了一下:“不是吧,阿姨,我考察过晚会现场的舞台,这么大的舞台完全够大家走位,还能布置一些场景道具,丰富我们的舞台效果。”

    “还放场景道具?那你让伴奏的乐团坐哪,难道不让他们上台吗?”

    “我们不可以用磁带伴奏吗?”廖荣语气试探。

    “用……用磁带?你让我们合唱用磁带伴奏!?”阿姨震惊了,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话一出,廖荣顿时成为众矢之的,被退休老人们七嘴八舌的声讨起来,纷纷表示用伴奏是在侮辱他们。

    “用磁带伴奏怎么能体现我们对抗战胜利纪念晚会的重视!?”

    “活了一辈子了,合唱从来没用过磁带伴奏,最差也是一把手风琴现场伴奏!”

    “你是不是还打算在伴奏里加垫音音轨啊,告诉你,我们可不是那些厚颜无耻的明星!”

    廖荣一嘴难敌四口,他又不是诸葛亮,哪有本事舌战群儒,只能扭头求助一旁的李德业。

    李德业通过刚才的围观旁听,也算是弄明白了这些退休老同志的要求,其实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形式不要改,内容要创新。

    老人们不想折腾形式,但总唱老歌没意思,想换换口味。

    可年轻人怎么懂老年人的口味呢,选出来的歌都是充满了臆想,这就是代沟。

    李德业拍了拍廖荣的肩膀,微笑道:“让我来吧。”

    “老爷子,您请!”廖荣赶紧让位。

    李德业上前说道:“各位老哥哥老姐姐们,年轻人不懂我们的品味,但我已经明白了大家对节目的诉求,大家是想唱一首既有当年的精神又有现在的风貌的红歌,我说的对吗?”

    这番话说得众人眼前一亮,纷纷附和点头。

    “对的对的,还是老同志明白我们的意思,新时代新风尚,可也不能忘了旧精神!”

    “我们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当年的精神支撑了我们走过艰苦岁月,我们也想把这种精神传递给现在的年轻人,可惜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喜欢听老歌陈调咯!”

    廖荣小声道:“老爷子,我选的这些歌也都是红歌啊。”

    李德业偏头问道:“那你平时听不听这些歌?”

    廖荣有些尴尬道:“呃……不怎么听。”

    “那你还有什么好说的,他们要的是年轻人也喜欢的红歌。”李德业说道。

    “可就那么一两首红歌符合要求,不也都被他们给唱烂了,现在也没有人写红歌,让我上哪去找嘛!”廖荣摇头叹气道。

    李德业自信满满地笑道:“所以呀,你们江总才找我来帮忙。现在没人写红歌,那我就来写一首新红歌给各位老哥哥老姐姐们演唱!”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怀疑!

    “你还会写歌?”

    “老同志,你可别吹牛,否则到时候写不出来,一把年纪了多丢人呀。”

    “小老弟,这牛可不兴吹啊。”

    李德业微微一笑:“小吴啊,拿笔和纸来。”

    吴枝静连忙从包包里翻出五线谱本和钢笔,都是之前李德业交给她保管的。

    李德业找了个空座坐下,翻开本子的空白页,旋开钢笔笔套,这支钢笔是当年结婚时老婆叶亦瑾送的英雄牌,他一直好好保养存放到了现在,因为用得少所以看着像九成新。

    李德业握着钢笔在本子空白页上写下了第一个字,硬笔书法他前世今生加起来也算是练了几十年了,早就练出一手漂亮的字体。

    几分钟后,五线谱本子的纸上写满了漂亮正楷字体的歌词。

    “来,大家先看看歌词。”李德业将这页纸撕下给众人传阅。

    “我和我的祖国?”第一个拿到歌词的老阿姨给大家念出了纸上的歌词,语气从一开始的平淡到最后的略显激动,“好,太好了!这歌词简直跟诗一样,怎么能写得如此美丽!”

    “平淡中见深情,母亲和孩子、大海和浪花,这两种比喻真是准确又生动,表达了个人和祖国之间亘古不变的情感!”

    “有了这么好的歌词,我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听到完整的曲子了!”

    “小老弟,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的呀,把曲子写出来,你这真是急死大家了。”

    迎着众人期待又心急的目光,李德业笑了笑道:“在写曲子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之中谁最懂歌曲谱曲?”

    众人虽然都有些疑惑他问这个做什么,但还是将其中一名七十多岁的老人给推了出来。

    “章老是我们合唱团的指挥,音乐素养最高的人,作曲演奏唱歌全能人才。”

    李德业站起身来跟对方握了握手:“你好,章老,还要麻烦您在旁边帮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因为我也不是专业创作者。”

    “好说,好说。”章老笑呵呵地点头,“我其实对作曲只略是懂一点儿,不是很专业。”

    李德业花费声望值充电了五分钟的同富卡,并用在章老身上,拿回那张写着歌词的五线谱纸张,然后在上边开始写起简谱来。

    很快,简谱写完,他检查了一遍后就交给了章老。

    “章老,您请看。”

    章老戴上老花镜接过完整的歌谱仔细观看,满是皱纹的脸上渐渐舒展出欣喜之色:“好好好!这曲子写得真好,词曲搭配真是天造地设,完美契合,根本没有可以修改的余地,我就不画蛇添足了,这已经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歌曲之一。”

    章老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眶里竟然有了几分湿润,“我真是迫不及待想要听到这首歌唱出来。对了,乐团的伴奏你想好了吗?”

    这一问就问到了李德业的盲点和难处,单独乐器的伴奏他可以写,但多乐器配合甚至是交响乐乐团配合的伴奏,难度可不是高了一点半点,花费的时间精力可不少,他现在的声望值不足以支撑这么久的同富卡效果时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