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文娱之老玩童 > 第19章 筹备完成

第19章 筹备完成

    确定了工具人导演后,李德业就将注意力放到了创作剧本上,作为一个外行人,他除了每天自学外,还经常跑去燕影旁听讲课,花费半个小时的同富卡效果来获得讲课老师的能力,在课堂上疯狂搬运剧本内容。

    别看只是十几二十分钟的短片,但因为经验不足,剧本整整花了三天时间才搞定。

    三天后,李德业拿着新鲜出炉的剧本再次找到了黄河。

    这次不是在学校食堂,而是在附近一间出租房里,是黄河和几个同学一起建立的工作室,平时偶尔接一些拍摄任务赚钱顺便积攒经验。

    李德业来到的时候,黄河正在和几个合伙人聊着事情,于是顺便将他介绍给了众人。

    “这位就是我之前说过的李亦桐的爷爷。”

    几个年轻人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李大爷好,看上去好年轻,跟我爸一样。”

    “看到李大爷我就知道为什么李亦桐学妹这么漂亮,原来是家族遗传!”

    “李大爷,听李亦桐学妹说那首《至少还有你》是您创作的,有机会能不能给您做个专访呀,我想把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拍成一部纪录片的形式,您觉得怎么样?”

    黄河赶紧打岔道:“差不多行了,李大爷是来找我谈事的,你们可别把他给拐走了。”

    说完,便领着李德业进了里边的小房间,这里摆着很多电脑和屏幕,还装了台立式空调。

    “这里是剪辑房,我们平时都是在这里做剪辑和后期。”黄河给李德业拉来张椅子,有拿了瓶矿泉水放到面前,“李大爷,我们废话不多说,先看看剧本吧。”

    “好。”李德业从背包里取出简钉好的剧本递过去,“剧本不是很专业,你先凑合着看。”

    黄河接过剧本,第一页上五个偌大的初号字体——不说话的爱。

    公益短片的主题是聋哑人,这名字倒是挺帖题的。

    翻开下一页,他开始认真阅读起这个不那么专业的剧本。几分钟后,总算是看完了。

    他的感受就是剧本不能说不是很专业,只能说业余得太明显。剧情也很普通,该有的故事节奏也都有,如果是他来给剧本打分,只能说是一个大一新生的水平。

    李德业一直悄悄观察着黄河,见对方出现抿唇和微微皱眉的表情后,忍不住问道:“同学,你觉得剧本怎么样,是不是有哪里写的不好或不对吗?”

    黄河犹豫了片刻,才说道:“李大爷,你的这个剧本说实话非常普通,我大一时候写的作业都比它好,但不知道为什么却给我一种很想拍出来的感觉。”

    李德业听完前边就不禁有些失望,可听到后边的话又有了几分期待:“那你的意思是愿意接下拍摄任务还是拒绝?”

    黄河微笑道:“我的导师说过一句话,影视文艺创作是要从心出发,想要拍出一个好的影视作品,就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剧本。你的这个剧本我很喜欢,无论是故事接入的视角,场景的选择和一些镜头细节方面,都是我喜欢尝试的风格,所以我愿意接下这个拍摄任务。”

    李德业闻言欣喜不已:“太好了,你可真是帮了我大忙,谢谢你,黄导!”

    黄河连忙道:“我不太喜欢别人叫我黄导,听着就不像正经人,您还是直接喊我名字吧。”

    “好吧,黄河。”李德业笑道,他现在心情不错。

    “剧本我已经看过了,我觉得细节还可以再完善一下,另外,演员方面您有心仪的人选了吗,还是说要找人来试镜?”黄河开始担起一个导演的职责。

    李德业也不隐瞒:“是这样的,演员方面其实就四个主要演员,红姐、小马、晓静和木木,红姐的戏份很重要,我已经让桐桐去询问表演课老师的参演意向了。小马和晓静夫妻都是听障人士,我们的拍摄周期比较紧,没时间给演员进行这方面的突击训练,所以我打算找真正的听障人士来出演,这样更有真实感,而且费用也不高。至于女儿木木只能去找专业的童星了,我让经纪人去联系了,这方面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推荐一下。”

    黄河点点头:“时间确实很紧,现在已经是九月下旬,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花几天的时间来进行前期筹备,十一我们就能开始拍摄,半个月拍摄,半个月后期差不多正好。”

    李德业说道:“我们分头行动,你负责修改剧本和剧组人手的招募和组建,我负责寻找演员,争取在十一前全部搞定。”

    谈妥之后,李德业便给李建军打了个电话,让他过来商讨一下合同的事情。

    等待李建军来到工作室的这段时间里,李德业和黄河以及工作室的其他伙伴们一起讨论交流了剧本改进细节和短片拍摄的风格,跟一群专业人聊专业事,让他受益匪浅。

    半个多小时后,李建军带着三份不同的合同范本赶来了,一番详谈之后,黄河签下了合同,正式成为公益短片剧组成员。

    之后,黄河还会组建自己的团队,与华影集团配的拍摄团队搭伙一起拍摄短片。

    李德业带着签完约的李建军来到燕影校园,找到刚刚下大课的李亦桐,让她带着去见了有意向参演短片的老师。

    老师叫梅咏丽,五十出头,是燕影表演系教授,资深教师,八十年代也有过几部代表作,九十年代开始转向幕后,新世纪后就回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出了不少明星学生。

    听到李建军说要签合同给酬劳时,梅咏丽是一口回绝,表示自己是义务出演,公益短片不拿酬劳是自己的原则。

    看到她如此坚持,李建军也只好顺了她的心意。

    李德业还从儿子那里听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找到了合适演女儿木木的小演员,对方团队已经答应接下这个角色。

    四个主演已经搞定两个,剩下的夫妻角色就只能联系燕京和附近城市地区的机构,海选适合的听障人士来出演角色。

    前世的原短片导演也是这么海选角色,李德业觉得自己也有足够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

    这件事交给华影集团去联系,毕竟名头大好办事,至少不会被怀疑是电话诈骗。

    几天后,黄河改好了剧本,主要的四个演员也都确定了下来,于是李德业在华影集团总部的会议室里开了个碰头会,让剧组的人互相认识,建立一些默契,以方便接下来的拍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