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文娱之老玩童 > 第64章 搞定剧本

第64章 搞定剧本

    确定了第一部电视剧的搬运对象后,李德业便花了三天的时间来回忆整理关于《开端》这部电视剧的一切消息,全都记在了备忘录里。

    当然,备忘录的文档是加密的。

    初九,学校开学,正式上课。

    李德业也有了地方使用道具卡,和往常一样在燕影、中戏蹭课写剧本。不过这回他低调了许多,做好了完全准备,将自己遮掩的严严实实,保证没人能认出自己。

    因为《疯狂的石头》大获成功,他现在在三大艺术高校的知名度飞速提升。虽然还不至于老头过街人人追捧,但被认出来后少不了耽误他的道具卡使用时间。

    每天最多才三个小时,还要花费不少的声望来充值,浪费时间的代价可不小。

    《开端》的剧本相比起电影来说更难写,除了篇幅时长更长外,其中的每次循环的逻辑和细节问题都需要很仔细的不能遗漏,男女主角和警方、车上乘客每一次时间循环的表现都不一样,从细节上铺垫营造悬疑感是一件很费脑力的事情。

    原剧本的编剧团队人多力量大,李德业只有一个人,即便是加强了记忆和编剧能力,他搬运起来也感到十分吃力。

    毕竟他的搬运可不是照抄剧本,而是从电视剧成品反推剧本,所以这个剧本写写停停,花费了他不少精力。

    然而更痛苦的事情还在后边,写完剧本后还要画分镜脚本,这让他光想想就觉得痛苦。

    李德业也考虑过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那就是要找一个专门的电视剧导演工具人,不,应该说是几个,这样就可以让他们负责各自擅长的题材类型。

    以前没有名气的时候,想要操控全局让导演听话,他只能找新人甚至是学生,现在他有了《疯狂的石头》名气打底,可以稍微找些有经验却没什么名气的导演当工具人了。

    这样的导演在业内还是很多的,比如一些给名导打工的副导演或执行导演。当他们积攒了足够的经验和人脉关系,就会想要独当一面的机会。

    毕竟不想有自己作品的副导演不是好导演,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只要找对了人,提供当跳板的机会,这些导演也不是不愿意给他当一次工具人。

    于是,李德业便让李建军和江桐帮忙留意影视圈内有类似情况的导演,做好调查并跟对方联系,如果有意向可以详谈。

    从二月中旬到四月中旬,整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李德业终于将剧本和分镜脚本给全部完成,看着自己的成果,他不由感慨了一句传统美德。

    这两个月期间,他除了每天三个小时写剧本或分镜脚本外,还花了不少时间来梳理整部剧的剧情逻辑,免得到时候筹备时没法跟剧组团队说清楚故事,那场面得多尴尬。

    除此之外,李德业还跟李建军推荐的几个导演进行了面谈,就导演的能力以及听话程度来筛选人员,不过进行得并不是很顺利。

    对于能和李德业合作,面谈的导演们都表示十分愿意,但一谈到要完全按照他的分镜脚本和剧情设定来拍摄,导演们立刻就有了异议。

    这也不稀奇,毕竟这些导演已经在大导演手底下当过工具人了,可人家毕竟是大导演,哪怕有一部《疯狂的石头》打底,李德业跟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两个月来他一共跟七个导演见面,虽然大家都客客气气,可合作是没法合作了。

    李德业要求绝对的掌控,导演们要求创作的自由,这矛盾无法化解。

    “现在的人心太浮躁,都不愿意好好沉下心来接受学习老前辈的教导和经验,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演?建军,你说对不对?”李德业感慨道。

    打工人真难找啊,看来影视圈还不够卷,让他都没底气说出那句“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名言!

    李建军十分无语,对于老爷子的这个要求,他实在是难以认同。

    在他看来你把剧本写出来就好了,最多再平时从旁监督,可连分镜脚本都写好,让人家导演照着拍,有考虑过对方的想法吗,那不是设定好程序就照做的机器人。

    “爸,你不妨适当的放宽一些要求,这样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导演。”

    “放宽要求?我放宽了要求,剧的质量谁来保证,你来保证吗?你能保证吗!”

    “这不是还有导演吗,好歹他们也是跟着大导演身边学习好几年的,实战经验丰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他们要真行,早就独立出来执导拍戏了。之前江桐不是说过吗,五年以内从副导演独立的是人才,十年内独立的是匠才,十年以上的是庸才。我不找人才,我找个匠才也不行?”

    “可是没人会同意你的要求,除了庸才。”李建军忍不住说道。

    “那我就去找年轻的新人导演,小伙子虽然经验不行,但胜在足够听话。”李德业说道,这也是最后没办法的办法。

    他不想赌有经验的导演能否单凭剧本就拍出跟《开端》原片一样经典好看的剧集,这样还不如让没经验却听话的年轻导演按照分镜脚本一对一拷贝下来,可能运镜、画面等美感不如原片,但至少精气神还在,味道还是那道佳肴的味道。

    李德业看到李建军实在是找不到更多合适的候选人,于是便决定拿上剧本去找韩东平帮帮忙,顺便谈一下投资的事情。

    坐车来到华影集团后,他并没有见到韩东平,因为对方去参加会议了,接待他的是制作部的总监梁隆。梁隆和江桐是老搭档,而且还得到了韩东平的嘱咐,对于李德业是十分热情。

    “李老师,你难得来一趟我们华影集团大厦,是不是又有什么新项目要筹备了?”

    李德业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道:“梁总,我确实有个新的剧本想给韩董看看,他之前答应过我要进行投资的。”

    梁隆一边倒茶一边笑呵呵道:“李老师,韩董出去开会了,在他回来之前,能不能先让我看看你的新剧本,怎么说我也是制片部总监,有些项目我是完全可以自主决定的嘛,不用什么事情都麻烦韩董。”

    “可以啊,你随便看。”李德业将剧本和项目策划案递过去。

    梁隆接过来先翻看了一下项目策划案,不一会儿便瞪大了眼睛:“投资五千万左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