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英雄起南洋 > 第六十九章 叶宣的问题

第六十九章 叶宣的问题

    李丹在筹划如何回去的时候,万丹获胜的消息也传到巴城的千家万户。

    长途奔袭的巴音完成了一个所有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任务,在巴城也日渐变得家喻户晓。

    近来保安队保护巴城,远征东帝汶,然后又征战万丹,越打越有劲儿,保安队的名声也越发响亮。

    巴城的华商,对于安全问题,更是没有了任何后顾之忧。

    这时,总督府传出一个消息,李丹总督打算在教学计划完成之后,就要带一批人回去,巴音将留守巴城等地,继续管理此地。

    对于巴音,最近连连立功,就连乌海都有点羡慕他了,在巴城华商中声望也很高,军中威望也是足够,他来管理巴城等地,各方也是觉得能守住巴城各地的安全。

    只是,李丹要走的消息,还是让大家有些震惊和意外。

    不过,李丹大多时候,还是为教学而忙碌,看不出他立刻要走的准备。

    可是,保安队中原来的骨干也就是那些奴工已经在统计谁要今年回去了,看来李丹也要走的消息是真的。

    虽说一时间,很多人难以接受,不过,看来是李丹要走的意愿,大家也慢慢接受了这个预期。

    不光是统计奴工谁回家的事,还有总督府下了一系列的采买更是确定了李丹要走的传闻。

    100辆四轮马车,而且马车要求上面能够严密的盖住。

    另外,对枪械厂下了500支燧发枪的采买单子。

    其实这个时候,枪械厂也是刚刚学会制作燧发枪。

    李丹这里华人工匠也是很多,还有很高的制作水平,就是火绳枪火炮,对于他们都不算问题。

    华商还请他们以前还给爪哇岛各个小的当地势力制作枪炮,以换取那些华商在当地能够便利的收购香料。

    可是,燧发枪却一直制作不好,模仿洋人的没问题,做出来的样子也一样,可是到最后,还是不能用,只能当废枪处理。

    后来荷兰人的工匠到来,才说出了真相,是弹簧片工艺不成熟。经过他们的处理,很快燧发枪也能造出来了。

    这对于李丹简直是革命性的进步。

    他坚持队伍之用燧发枪,可是他的燧发枪一直是从荷兰人不断抢夺回来的,有多少枪才敢扩充多少兵力。

    现在,能自己制作燧发枪,那就完全不同了,以后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就有足够的燧发枪。

    当然,他自己回家也要带一批燧发枪用来保护自己。

    还有奎宁等树皮,总督府也要求刚刚从万丹跑来重新经商的詹姆斯等英国商人大量采买。

    总之,南洋有的,西洋有的,大明稀缺的,李丹都在慢慢的准备着。

    可是辅助李丹管理的叶宣最近似乎一直有心事,他反复思索,终于一天晚上,李丹在教完课,晚上处理公事的时候,来到李丹的办公室。

    “少爷,让巴音留守可是定下了吗?”烛火下,叶宣满脸愁容的问道。

    “是,乌海要留在我身边,除了乌海,剩下的也就巴音各方面不错,也能打能杀,在保安队中也有足够的威望。”李丹笑着说道。

    叶宣一皱眉道:“少爷,巴城现在人口多了,但是跟国内比,也就跟一小镇差不多大小。但是,哪怕在下,也是你打的天下,怎么可让巴音来管呢?”

    “巴音怎么了?他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吗?”李丹对巴音很了解,一直也是忠心耿耿,不知叶宣何以对巴音如此大的反弹。

    “少爷,自古以来,有马上打天下,可没有马上治天下啊!”

    李丹恍然,原来叶宣不满的只是巴音是个他眼中的武夫。

    他看了看叶宣,可能和他有同样想法的人还不止他一个。

    “那你说治天下靠什么?”

    “仁义道德。”不出李丹所料,叶宣说的和李丹猜测的一样。

    李丹心道,我怕读书人的这个才专门选了巴音,没想到你跟我这么久居然还是选了这个答案。

    “那你知道仁义道德真正治国开始于什么时候吗?可有什么效果吗?”李丹脸色凝重起来,冷冷地问道。

    叶宣一愣,他虽是举人,可是科举并不考历史,他真的不知道这来自于什么时候。

    李丹淡淡一笑道:“以德治国真正提出来是在周武王时期,可以说周朝刚开始就有,但是真正当做国策开始实施却是在汉元帝之际。汉元帝是谁,你知道吗?”

    叶宣笑道:“自然知道,不是那个王昭君时期的汉元帝吗?”

    “正是。汉元帝之父,乃是汉宣帝,汉宣帝之际,汉朝之强大达到巅峰,北面之敌匈奴人跪倒在汉宣帝面前以希望汉朝能够接受投降,他们只希望再不同汉朝交战,以求暂时的和平与活命的机会。

    汉宣帝之际,何以强大,用汉宣帝的话叫做霸王之道杂之。简单的说,对外霸道,对内王道,从而有汉朝前所未有的强大盛世。”

    李丹顿了顿接着说道:“汉宣帝看到太子经常跟儒生在一起,怒斥他们,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最后汉宣帝只得无奈的说,乱我家者,太子也。

    汉元帝之际,开始重用儒生,开始了真正的仁义道德之国,其实在汉元帝之际,并没有汉宣帝想象的那样严重的危害,当然可能也跟汉元帝寿命不长有关。

    但是,也就是从此之后,我们中土的政治进入了一个仁义道德治国的时代,也是开始了我们逐步沉沦的时代。

    至少整个大汉朝,再也见不到汉宣帝最繁盛的时代!”

    听到这里,叶宣如何不明白,李丹不是不知道仁义道德治国的道理,他比自己还清楚,只是李丹压根看不上这仁义道德治国的模式而已。

    叶宣还带着些不服气,接着问道:

    “少爷,仁义道德治理,到底有何不好,还请你说个明白,要不然,不光是我,其实还有人不明白。

    还有,仁义道德治理不好,难道武力治理就好了吗?”

    李丹看着叶宣,微微摇头苦笑道:“哎呀,你们啊,就是读书给读傻了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