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英雄起南洋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归程

第一百一十三章 归程

    酒宴吃了足足一个多时辰,结束之后,喝过茶水,歇息一番,孙元化起身就要告辞离去,李丹从身后的一张桌子上拿过几本书过来笑着道:“孙大人且慢,在下为孙大人,还有礼部侍郎徐大人,我准备了一份礼物。”

    孙元化当即脸色就沉下来道:“李公子,只怕你不知我的为人,也该知道我的老师可是从不收受礼物之人。”

    “你先看看再说要不要吧,不要的话,就丢掉好了。”李丹说着话,将手里的书递了过去。

    孙元化气呼呼的接过来,一看是四本书,脸色稍微缓和一点。

    等他眼睛看清书上写的字后,顿时瞳孔放大了不知多少倍,一脸欣喜若狂的样子,急忙打开书本翻看,越看越是激动,竟是抑制不住的颤声道:“大恩不言谢,李公子,我代我的老师谢过你了。”

    李丹送给孙元化的不是别的书,正是他自己编写的几何教材。

    “孙大人客气了,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李丹淡淡一笑道,他送这一件事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弥补徐光启那个遗憾。

    李丹早知道徐光启的遗憾就是没有将几何书完整的翻译,可以说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遗憾,这是整个国家民族的遗憾!

    李丹现在有机会帮他弥补这个遗憾,自然不会错过的。

    孙元化大致翻了一下,将书细细包好,看着李丹叹道:“只怕我老师也难以免俗啊,受你如此大礼,只怕给你的官就不止游击了。”

    李丹也是一笑道:“那我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请转告徐大人,不要介怀此事,我也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孙元化再次一叹,然后谢过李丹,这才告辞离开。

    ……

    送走孙元化,林肃过来告诉李丹,刘发的人已经接回来了,不过他带回了有足足三千多人。

    这么多?看来想逃命的百姓可是多的很啊。

    李丹先是一愣,随即道:“粮食不够的话,就立即采买,干粮不够的话,就立即重做,这些人一个不少,我全部带走!”

    “是!”

    ……

    又忙和了三天,所有人马先用船只送到一个大凌河畔的一片大草地,这里已经是蒙古人放牧的地方。等到李丹到来,看到草地之上到处都是他的人马,不禁也是心中得意,这一趟在宁远收获实在不小。

    也就是这一天,六月初九,李丹放席尔瓦回去,同时带着他的人马沿着大凌河的河谷地带向着草原深处行进。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前面是乌海带着骑兵在前面探路,后面是长长的车马队伍,最外围都是由侯三带的安装有旋炮的马车护卫,老人和孩子和不方便行走的,全部都坐上马车前行,能骑马的就一定要骑马,不能骑的,也要快速跟进,实在太累,就上马车休息。

    队伍虽大,速度却是不慢,慢的话有五六十里,快的话有时候甚至能走百余里。

    草原上,看到不少放牧牧民见到他们这样庞大的队伍,都吓的纷纷赶着牛羊闪避,也有一些强悍之人,甚至骑着马带着弓箭在一周探视,不过,等到乌海等人骑着马过来,也是吓的纷纷逃的不见踪影……

    走到了第六天,一个至少几百人的骑兵在他们的前面埋伏。

    乌海早就在望远镜里发现了他们,队伍稍做调整,让侯三的炮车拉了10辆放在最前面,乌海等人走在炮车的后面,继续朝前进发。

    到了中午时分,那股骑兵飞扑而来,可是还没到李丹的队伍,前面的炮车就开火了,咚咚咚的炮声吓的那些偷袭的骑兵顿时乱做一团,竟然扭头就跑。

    后面乌海等人催促战马,手举马刀高喊着就冲了上去,李丹原本还担心中了埋伏,正要命令乌海回来,结果他在望远镜里看到乌海追到,那些人吓的纷纷跪地投降,而且乌海等人的战马都是一等一的上好战马,那伙投降的骑兵根本跑不过乌海,除了一部分头目跑掉,剩下的都投降了,而且最令李丹哭笑不得的是由于投降的及时,他们连一个受伤的都没有。

    当然,乌海他们更是没人受伤,毫发无损的将投降的骑兵带到李丹面前。

    李丹很是失望,眼前根本不是什么骑兵,而是一群破衣烂衫的牧民,看样子就像刘发他们差不多,只是他们比刘发多了匹马,还有手里锈迹斑斑的马刀。

    李丹问了一下,才知道他们是一个草原上的小部落。因为林丹汗要兼并他们,被林丹汗的骑兵追赶,所以就不得不仓皇逃离。

    可是路上见李丹这支队伍实在看起来太肥硕了,他们又忍不住想抢一把,结果,实力不济,也没见过炮火的他们,遇到炮火,当场崩溃,这才被乌海他们俘虏。

    李丹并没有追究他们对自己意图抢劫之事,这是游牧民族常见之事,而且他们现在看起来日子也不好过。

    李丹大手一挥,就问他们愿不愿意跟着自己一起去板升,愿意的话,他会给他们安排牧场。

    板升那里是有最好的牧场,他们岂能不知,当场乐的简直要疯了,纷纷跪下谢恩,愿做愿做李丹的奴仆等说了一番。

    李丹将他们交给乌海安排,挑出精壮做护卫,其他部落之人就像他们平时在草场转场一样跟着李丹的队伍行进。

    李丹的队伍越发庞大,可是骑兵的队伍一下扩充了200多,安全方面却是更加的安全。

    随后,随着他的队伍越发的显眼,每隔三两天,就能打上一仗,李丹的人不但没有损失,相反他的队伍越发壮大,一个月后,乌海的骑兵就接近千人的规模,由于全身全部披甲,看起来就雄壮异常。

    慢慢的,就在也没有人敢找麻烦了。

    到了七月底,李丹的大队人马距离归化已经不到50里了,李丹站在队伍中的马车上,看着行进中的队伍,他发现自己竟多到也是无边无沿了。

    他自己倒是感觉有些爽,但是想着周边部落看到他如此大规模的一支队伍,在不明白事情的真相前,想必都是恐慌不已吧。

    前面乌海派出的人打探回来的消息,归化城和板升城看起来并无波澜,该经商的经商,该放牧的放牧,一切还是和以前一样,并无任何打仗的迹象。

    李丹心中总算暂时定下来,至少不用一回来就打仗了。

    他做出安排,队伍绕过归化城,然后开始将队伍化整为零,骑兵和一路跟随的蒙古牧民由乌海带回李家的草场先行安置下来。

    刘发等汉人则由林肃带着去往李家的农庄安置。

    叶宣还有陈保民、侯三等人,也安排他们尽快和他们的家人团聚。

    人群越走越少,八月初二,李丹进入板升城的时候,他的身边就剩下一辆马车,还有两个未成亲的护卫。

    成亲的护卫也纷纷跑回家中团聚去了。

    他们已经出去整整两年了!

    每一个人现在都想着尽快回到家中!

    李丹也是如此,别看他现在只是一辆马车,两个护卫。

    可是他出去这两年,在南洋打下一座城池,就和板升大小差不多。

    他从江南贾掌柜送回的钱财至少也该有300万两银子,人口也已经上千。

    这一次,他又带回了上千的骑兵,还有几十万两银子,几百两马车,总人口将近万人。

    老实说,这些人马只要他光明正大的带回来,对于他父母,恐怕也是惊吓远大于惊喜。

    当然,李丹早预想到这些情况,就让林肃乌海等人私下悄悄处理,好在他家的土地牧场实在不小,至少暂时能够先安置下来。

    两年的漂泊,李丹早已经归心似箭。

    八月初二的中午,经过漫长的近一年的行程,他终于从南洋的巴城,回到了家乡的板升城。

    初秋正午,天还是带些热意,碧蓝的天空如同水洗一般,道路两旁的店铺依旧热闹,门口伙计的叫嚷依旧高亢。

    李丹看着别人的时候,发现也有无数人也正看着他们主仆三人,甚至他们是所有人眼中的焦点。

    “怎么?”李丹也回头看看护卫和自己,这才发现经过一个多月的草原行军,他们不光晒的面目黝黑,满面风尘,身上的衣服都皱巴巴的不成样子。

    尽管前天到了归化的时候,他还专门在河边洗衣服洗澡,可是眼下看,并不管用。

    至少别人眼里,是怎么也遮挡不住风尘仆仆的一脸疲倦和浑身的流浪的气息。

    那里像赚了大钱风光还乡的富商?

    分明是逃离到此的难民一般!

    他不能直接这样回家,他要衣锦还乡,至少不能让父母看到他受苦受罪的样子,在草原上一个多月,哪怕他是最不受罪的,但是也是比起往常差了不知多少。

    他要真正的衣锦还乡!

    刚好,此时大路上北面一个大大的店铺,上写着成衣店,门口挂出的衣服新颖而又漂亮,都是江南的丝绸长袍,一看就是专为富人所用。

    李丹叫停马车,快步走到成衣店门口,他要上下一新,穿绸裹缎,看上去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富家公子!

    所谓衣锦还乡,正该如此也!

    刚到店铺门口,门内站着的小伙计抬头一看李丹,一挥手,激动的喊起来。

    “去!去!去!走远点!”

    李丹当场勃然大怒,两眼一瞪,冷森森的眼光直盯着这个小伙计。

    那个伙计吓一跳,连连后退,嘴里却依旧喊道:“你……你,你干什么的?”

    就在这时,一个少女的声音略有些严厉的腔调说道:“你这个小伙计,好不晓得事理。来的都是客,哪有你赶客人的道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