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班主任(1)

    高二·六班当年的班主任是赵德昌。

    高一结束前,因为高一·六的班主任刘老师公布了下学期下海经商的决定,他将要在谷柳镇开办一个塑料袋厂,因此,赵老师早早就被任命为未来高二·六班的班主任。

    赵德昌,男,中年,个子不高,数学教师。另外,还有一点小特征,那就是“比别人更有头脑”。通俗点讲,就是脑袋有点大。

    千万不要轻视这一小特征。牟县七中老师众多,赵老师凭借这一特征,使高二·六班的全体同学在其上任之前几乎众口一致地认定了他的身份。当然,除了杨威和陈兴海。

    陈星海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到了期末考试。实际上,在认识到这一点的那一刹那,陈星海觉得这个赵老师相当讨厌,以至于为此生了一顿闷气。虽然这次生气主要源于自己记忆不够牢固,而且还有范志伟的份儿,但印象最深的仍然是当时赵老师的突出表现。

    那是高一期末考试,当时是考试的最后一门课程,历史。陈星海被三个选择题迷惑住了:

    中国古代的炎帝部落生活在黄河上游?中游?还是下游?

    易比河会师有英、法军队吗?

    二战的第一个转折点是中途岛还是北非战场?

    书到用时方恨少。陈星海懵了,毛了,一个劲责怪自己平时看书不仔细,恨不得用砖头拍自己的脑袋瓜子。随后,陈星海采取了严谨而又慎重的态度,综合运用了第一印象法,坐标定位法,排除法,比较法,抓阄法……绕这三个选择题采取了扫描,踩点,侧面打围,逐步锁定,重点突破,一锤定音等各种策略,力争能做到“全得分者不丢分,能少丢分就不多丢分,能得一分算一分”(英语老师宣扬了无数次的战略战术。杨威评语:废话)。

    最后,陈星海欣慰地笑了,选出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事后证明:三个题全错了)。

    看了一下表后,他顿时发现眼前出现了一轮金太阳,剧烈抖动,光芒照四方,大地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不管怎么说,五分钟的时间和剩下的两个大题构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在那一刻,他傻愣愣地抬起头,觉得面前那个不认识的监考老师,大脑袋感觉足有一吨重,古里古怪,诡异得很。

    没时间考虑这些了。

    先是脸色变成了猪头肉的紫红色,随后额头上渗出了一层晶莹剔透的小珠珠,陈星海胡乱地从中间抓住了钢笔,呼吸声里都打着颤儿,像偷了人家的大钱包一样大幅度快速抖动。

    一位监考老师在他身边停住了。

    陈星海根本没时间理他,死死捏住钢笔,并开始在试卷上戳字。他的笔迹非常诡异:字号大小不均,形状各异,呈不规则变化状态,绿豆挨土豆,米粒挨花生,忽然就来了一堆葡萄粒儿。而且,这几撮字不但营养不良,长相诡异,而且没有任何组织纪律性,他们缩到一个角落上,像猴子在躲雨,全不顾另一侧留下的大片空白,不但造成了空间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破坏了试卷的整体审美。猛地一看,绝对是一幅滑稽可笑的现代派《猴子躲雨图》。

    再看这个家伙手忙脚乱,满头大汗,恨不得生吃蛤蟆的样子,这位监考老师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就是在听到笑声的一刹那,陈星海猛地抬起了头。一个硕大的脑袋遮挡住了上帝赐予的光芒,随后,一副不怀好意的脸慢慢映入眼帘。更为可恨的是,这位老师正在洋洋得意地笑!一股恼怒之气腾空而起,陈星海在那一瞬间恨不得把那个长着大脑袋的监考老师拍成蒜泥拌黄瓜。但他已经没有时间去完成这一项重要工作了,因为考试结束的铃声在那一刻猝然敲响。于是,在他写最后俩要点的那一刹那,大脑袋监考老师面无表情地把试卷抽走了。

    陈星海很生气。

    他没有马上走出考场,而是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瞪着那个监考老师,把那个拍蒜泥的动作在脑海中温习了七七四十九遍。强烈的沮丧感令陈星海感到愤愤不平,随后,他还是气呼呼地走出了教室。

    在踏出门槛的那一瞬间,恍然间,他就觉得自己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充满欢乐与希望的世界。

    门口外,阳光明媚灿烂,悠然的蝉叫声伴着夏日的旋律隐隐约约地从神龟山上传来。一种卸掉重压的解脱感冉冉而起,陈星海在那一刻猛然发现:眼前竟然是一个热情、漫长而诱人的暑假——没有数不尽的试题和烦人的起床铃,没有老师提问前的压抑气氛和ABCD,没有考试时的紧张与呆板可笑的广播体操,更没有繁琐的卫生检查与难吃的伙食。每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虽然母亲的唠叨有点烦,但鉴于很长时间没有听到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一言而概之:眼前是一大把天堂般妙不可言的日子!

    陈星海还在纳闷儿:刚才怎么就没想到呢?然而好景不长,很快有人赶了上来,并毫不犹豫地把这份好心情拧成了一团臭泥巴。

    不出所料,正是范志伟。

    陈星海觉得范志伟哪里都好,就这一点惹人讨厌。然而很不幸,这一次又将成为这挺机关枪的活靶子。

    范志伟,男,矮个子,学习干劲十足,心直口快,一个挺有竞争力的小伙子,偏偏喜欢在考试(各种考试)后装可怜,以获取变态的满足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