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大黎执法官 > 第十三章 奇案还真不少

第十三章 奇案还真不少

    “晚生亦有不同见解。”

    作为四位候选人当中的唯一一位秀才,又兼前几日积攒了些口碑和人气,顾平生的话颇受围观百姓的注意。

    “晚生认为前执法官对于两位当事人…哦,就是两位‘人犯’的判决都不妥当”

    “在李甲的案件中,他的行为确实是主观的,且会危及百姓安全。不过各位请注意,他所投放的是‘毒蛇’,此乃有毒物。在大黎律中正好有一条‘投放危险之物罪’与之对应”

    “既有具体罪名,当以此论定,而不应判相对笼统的‘危害百姓安全罪’”

    “顺便要说一句,‘投放危险之物罪’要比‘危害百姓安全罪’程度稍轻一点。”

    最后一句顾平生是对着当事人李甲说的,李甲原本听他前面的一脸沉重,现在好歹也算舒展了些许。

    “至于另一起案件,定罪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危害百姓安全。朱七的那些蛇是幼蛇,且无毒性,因此不管是‘投放危险之物罪’还是‘危害百姓安全罪’都不适用,亦与是否主观或过失无关。”

    “晚生认为朱七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违律。”

    朱七听到此话立即对顾平生投去感激的笑容,希望大人真能采纳这位秀才所言,还自己一个公道吧。

    顾平生朝田大人作完揖,示意自己已经说完了,便回到了座位上。

    其他几位候选人齐齐向他看来,对于区区一个秀才能说得头头是道,心下都有些意外。他们一下子吃不准顾平生说得对不对,好像有那么条罪名,好像又没有。至于顾平生为朱七所做的辩护,他们基本都认为不太着调,怎么可能是无罪呢?

    而旁听堂审的百姓们已经讨论开了。他们绝大部分人都不太懂律法,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判断,是以竟和那四位候选人一样,各执一言,观点不合。

    田大人微微一笑,抚了抚下巴的那绺山羊胡,抬抬手示意所有人安静一下。

    众人知道大人要给出判罚了,而这判罚则关系到谁能胜出。

    “关于这两起案件,判决的关键在于涉案的蛇是否危害百姓安全,以及是否为毒物,能正确区分其间的差别,则能依据大黎律合理判罚。”

    “是以顾秀才之判决甚为妥当。”

    “本官现在宣布,将李甲改判‘投放危险物质罪’。因其已按‘危害百姓安全罪’缴纳罚金及服徭役,依律当退还其多缴罚金,其所服徭役,可抵日后其他徭役,或由县衙折合银两补偿。”

    “村民朱七无罪。其所缴罚金及所服徭役,皆由县衙折合银两补偿。”

    “另执法司当发出告示,说明情况,以正其名。”

    “叩谢大人!”

    李甲和朱七纷纷拜倒,尤其是朱七,惊喜之意溢于言表。

    他们叩谢完,又起身向顾平生弯腰作揖,这才退出大堂了。

    “好!”

    “我就知道顾秀才有能耐”

    “凭他对律法的熟识,今日执法官之位非他莫属”

    “顾秀才真个好本事,我说老钱,你认识他家里人吗,他可曾婚配了吗?”

    “婚配了婚配了,我亲眼见证的。”回答之人一脸肯定,实则心中在想,回头我得马上问问,若是没婚配的话,我那待字闺中的小女长得水灵灵地,正和顾秀才,哦不,是和顾执法般配。

    那三位候选人的脸上有些挂不住。‘投放危险物质罪’,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呢?明明在律例中见过的呀。

    先前几位候选人在一起寒暄过几句,彼此问了是何功名,又是哪一年考取的。论资排辈地某兄某弟地互相恭维了几句。一听说顾平生仅仅是秀才,其他三人都有些瞧他不起。

    圣贤书你都读不明白,律法之事又能涉猎几条?

    没想到最没被放在眼里的秀才,反倒是拔得了头筹,实在是过于大意了。

    幸好大人有言在先,今日共要断三起官司,后面还大有机会。

    第一个官司断完没一会,衙差很快又带了两人上堂。

    其中比较显眼的是一个女人,她穿着白色囚服,脸上身上多处带伤。头发乱糟糟地垂着,目光略微呆滞,神情满是凄凉。

    此女刚一上堂,便听下方两个方向皆有哭嚷。一边有几人喊着要杀人凶手以命抵命,另一边则大哭着鸣冤不止。

    除此女外还有位阿婆也上了堂,她倒没甚特别之处,就是一位普通的农家老妪。

    官司牵扯人犯到位后,田大人便示意女犯可以说了。

    “是,大人。民女赵小梅,家住阳平县大污沟村。事情要从去年腊月讲起……”

    名叫赵小梅的人犯一边淌着红泪,一边凄凄艾艾地复述着,小半个时辰过去众人才算是弄清楚了案发经过。

    去年腊月,异常寒冷。赵小梅到附近的山里拾掇枯枝树干,打算搬回来生火烧水取暖。她在半山腰处碰到了同村的冯大友,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谁知冯大友见四下无人,居然生出了歹意。

    他掏出了砍柴刀,意欲玷污赵小梅。赵小梅心中惧怕,不敢拂逆其意,便只好假意顺从,但口中却温言劝说:

    “此地甚为不便,不若寻一平坦处,再寻欢愉之事?”

    冯大友大喜过望,想都没想便同意了。赵小梅领着她来到附近的一处小湖边,是日天寒地冻,湖边上结了厚厚的冰层。

    小湖的旁边有一个较大的粪坑。(你没看错,又是粪坑。)

    赵小梅说此处尚可,大友你速速脱衣吧。冯大友则连连点头,他早已放松了警惕,开始动手除去身上的衣物。而赵小梅则趁衣物遮住冯大友双眼的瞬间,使尽全力将他推入了旁边的粪坑之中。

    冯大友拼命往外爬,赵小梅则抬脚跺在他的手上。

    冯大友又掉了下去。

    冯大友再往上爬,赵小梅再跺一次

    冯大友又掉了下去。

    冯大友再往上爬,赵小梅再跺一次

    冯大友彻底掉下去,再也没有爬上来。

    一桩命案就此发生。

    案件复述完,赵小梅早已泣不成声。

    底下有个声音愤而咒骂:

    “这不要脸的XX,故意杀了我儿,还要在这扮可怜”

    而衙堂里里外外的群众也早已按捺不住,交头接耳地骂骂咧咧起来。

    大多有骂那冯大友见色起意,死得大快人心的。

    偶有骂那歹妇心狠手辣,活活坑杀了一条人命的。

    田大人并未理会嘈乱杂音,而是转头询问旁边的老妪,赵小梅所供之事是否属实?

    老妪竖着耳朵听,没听清大人说什么

    田大人再问一遍,老妪还是没听清。

    田大人吸了口气,用了点修为后再问,老妪终于听清了。

    答,确系属实。

    老妪乃是赵小梅的邻居,那日她同样是上山拾捡柴火,无意中瞧见冯大友用砍柴刀胁迫赵小梅的一幕,不多时两人又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她年事已高不敢声张,只得悄悄跟上看个究竟,以期日后能做个见证之人。

    “案件详情已然明了,几位说说看法吧”这话是田大人朝两侧的候选人说的。

    场间出现了小半晌的安静,几人都在细细思索。

    率先起身的是进士宋宪。他心中所想的是,之前我已失了先机,这一轮起码要尽快作答,才能给田大人留个“成律在胸”的好印象。

    他踱步走入场中,双目紧紧盯着犯妇赵小梅,似要将她看得自己招认出罪名来。只可惜判决之事还是得由他来考量。

    宋宪想好了措辞,向田大人拱手道:

    “长使大人(田大人任獬豸卫‘长使’一职),此案甚为明了,犯妇赵小梅虽受胁迫,但其后的种种行为皆是有心蓄谋,且存心置被害人冯大友于死地,当判其‘故杀之罪’。”

    田大人摸摸山羊胡,微微颌首,面带标志性的微笑。

    宋宪却是备受鼓舞,认为田大人是在表示认可,作揖之后迈着轻快的小碎步回到了座位。

    随着宋宪发表完观点,周遭群众传来零星的叫好之声,他们多是认为冯大友罪不至死。简单来说就是:你只是失了身子,人家丢的可是命。

    叫好之声被另一个人的言语打断了,隔壁县举人贾正敬走出,习惯性地紧锁眉头眯着双眼,努力辨认哪个是人犯,哪个是证人大娘。

    “大人,晚生认为犯妇之行为当属‘误杀’”

    “大黎律之《刑律》中有关于‘误杀罪’的明文条例:‘诸斗殴而误杀伤对方者,以斗杀伤论,致死者减一等,流三千里。’”

    “其意为:因斗殴而伤及对方的,以斗杀致伤论。若这个人死了,却也不用判死刑,需流放三千里即可。”

    “犯妇将冯大友推入粪坑后,二人之来回争斗属‘斗’与‘殴’之范畴,而冯大友之死则属典型的‘误杀’”

    “另,犯妇受冯大友胁迫在前,与其殴斗情有可原,理当再罪减一等。”

    贾正敬对着不远处的老妪,伸出手指了指,还眨了几下眼。

    旁边的差人倒是机灵,三步并两步走过去,将他的手指往旁边推了推,终于使他的手指向了正确之人。

    贾正敬陈述之后,田大人同样微微点头,示意他可以回座位上了。

    四周叫好声多了一大截,显然认为犯妇罪不至死且情有可原的人不少。

    宋宪眉头微蹙地看着身旁的贾正敬,暗暗懊悔我怎么不知道将律条直接列出来呢,且不管说得准不准对不对吧,起码看起来显得专业有说服力得多。

    顾平生却是哑然失笑,这位仁兄貌似将律条记错了呀。

    ‘误杀罪’的原律条是:

    “诸斗殴而误杀伤旁人者,以斗杀伤论,致死者减一等,流三千里。”

    旁人指的是跟斗殴无关的第三方。

    “旁人”与“对方”,两字之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坐于顾平生左侧的阳平县举人章礼杰显然也发现了这一茬,他立即起身向田大人指出,方才贾兄所引律条有误,那么自然“误杀罪”也就不成立了。

    被当场揭穿错漏,贾正敬尴尬无比。

    宋宪则又庆幸于幸好我没胡乱引用律条,要不然连律条都用错了,岂不是直接把自个儿给坑死了。

    章礼杰稍稍清了清嗓子,也准备陈述自己的判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