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我的轮回之谜 > 第四章 花开彼岸,相伴而生

第四章 花开彼岸,相伴而生

    山路难行,开了两个小时的车,魏老三一家才到了薛家村。

    接待魏老三的自然是村长,两家将近十年的交情,自然也不用见外。

    看着魏深背上的魏小柔,村长不由一叹。

    每年的暑假,魏深到薛家村进货,都会带上魏小柔。

    小姑娘文文静静,很有礼貌,深得薛家村众人喜爱,尤其是村长一家,有时耽误了时间,兄妹俩都会借宿在村长家里。

    现在看到小姑娘这个样子,村长自然有些心疼。

    村长拍了拍魏老三肩膀,安慰道:“不用担心,小柔福大命大,一定会好起来的。”

    魏老三用力点下头,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却没有说话。

    村长也不再多言,带着众人直奔薛先生家而去。

    薛先生的家位于村子最西边,是一栋复古的两层木楼,这附近除了他,再无其他人居住。

    而薛先生无妻无子,只有自己一人。

    初次相见,不知这个薛先生本事如何,但卖相肯定过得去。

    他身高将近一米九,这样的身高对南方人来说,相当少见。

    他身材魁梧,手长脚长,虽然村长说他六十多岁,但看上去只有四十岁的样子。

    虽是夏天,他却身着深蓝色中山装,脚上踩黑色千层底,留着寸头,国字脸,再配上浓眉大眼,透着一股子威严。

    其看上去不像个先生,反倒像个军人。

    众人没有客套,直接跟薛先生进了屋。

    农村的房子,待客的地方就叫堂屋,处于房子的正中。

    在西南,有些人家堂屋正对大门的墙上会有神龛,里面供奉着神仙,有的地方则写着‘天地君亲师’。

    薛先生堂屋里也有,不过神龛里却没有神仙,也没有天地君亲师这样的字样,而是供奉着一块无字木牌。

    木牌有一尺多高,呈深棕色,其面前的香炉里满是香灰,看来平时没少祭拜。

    除了这处神龛,堂屋里还有一张八仙桌,几条长板凳,除此之外别无长物,显得有些简陋。

    屋子简陋,不过却很干净,还透着股淡淡的清香,很好闻,透着自然的味道。

    来意不用多说,正当魏深准备将背上的魏小柔放下来让薛先生看时,薛先生却轻轻的咦了一声,然后抽了抽鼻子,靠近魏老三,并且围着他转了一圈。

    魏老三有些奇怪,有问题的明明是自己女儿,怎么这薛先生却围着自己转呢?看他的样子,好像是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

    魏老三不解,于是出口问道:“薛先生,我身上有什么问题吗?”

    薛先生闻言却没有说话,他沉思片刻,看着魏老三摇摇头,又转头对魏深道:“先背着,我去拿把椅子出来。”

    薛先生看上去是个粗人,心思却细腻,堂屋只有长条板凳,把魏小柔放下来也坐不住。

    待薛先生去里屋拿了一把藤椅,魏深才把小妹放了下来。

    此时的魏小柔并未沉睡,只不过她哪怕睁着眼睛,也跟没睁眼差不多,两眼无神,一脸茫然,完全没有任何表情。

    薛先生站在魏小柔面前,看着她沉思,其他人则站在两米开外的地方,不敢多言。

    薛先生先是看了一会魏小柔的眼睛,然后又伸手放到她头顶,顺着头顶往下摸,一直到脖子。

    然后,他伸手掐了掐魏小柔手臂,没有反应,手都未曾动过一下。

    最后薛先生竟然给魏小柔把起了脉。

    见薛先生一直不说话,一旁的魏老三显得有些焦躁,但又不敢出声,生怕打扰到薛先生。

    他双手紧握,时而又放开,额头已经布满了汗珠。

    又过了十多分钟,薛先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他看着已经昏睡过去的魏小柔,眼里闪过一抹异色。

    检查完毕,薛先生便在长条木凳上坐下,并伸手示意众人也坐,待众人坐定,他才开口说话。

    不过他并未说魏小柔的情况,反倒是讲起了一个故事。

    传言幽冥世界昏暗阴沉,毫无生气,因为那里是死人的世界。

    而在幽冥世界,有一条河,名忘川河。

    忘川河河水血红,里面尽是些不得解脱的孤魂冤鬼,就是这样一个死气沉沉的地方,河岸边却开着一种花,名曰彼岸。

    彼岸花以死气为养分,活人不得见,而人死之后的灵魂却能看见。

    灵魂所见的彼岸花会呈现出不同的两种颜色,有的看到的是白色,称之为曼陀罗华,而有的看到的却是红色,称之为曼珠沙华。

    为何会如此?

    据说看到白色曼陀罗华的,生前积善行德,死后便会很快转世投胎,享受下一世人生,而看到红色曼珠沙华的,定是生前带有罪业,需下地狱受罚。

    不管是白色还是红色,这两种彼岸花除了颜色不同,其实并无其他区别。

    但鲜为人知的是,还有一种颜色的彼岸花,其不同于红白两种,它通体金黄,万世难求!

    这种彼岸花,叫做‘魂牵梦萦’。

    因为彼岸花花叶不相见的特性,魂牵梦萦的叶带有剧毒,能够腐蚀灵魂,但它的花却带有奇香,不仅能让人恢复前世记忆,更能滋养魂魄。

    除了这些特性,据说魂牵梦萦还有更神奇的地方,但具体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便是已知的特性,就足以让魂牵梦萦成为至宝,所以只要它出现,必定引来各方争夺。

    故事不长,到这里就结束了。

    薛先生讲完,众人听得莫名其妙,不知他突然说这个故事有何用意。

    魏老三出声问道:“薛先生,您讲的这种花的确神奇,是不是它跟我孩子的病有关系?您有办法救她吗?”

    薛先生闻言点点头,又摇摇头:“你家小孩的情况的确与魂牵梦萦有关,她如今的状况,我虽知道原因,却没有办法帮她。”

    一行人听薛先生这么说都有些慌,尤其是魏老三,已经带着些乞求:“真的没有办法吗?还请您行行好,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都愿意。”

    薛先生轻轻摆摆手,示意他不要着急:

    “你的孩子根骨极佳,且从面相来看,以后必会大富大贵,不是短命的样子。我虽然帮不了她,但能帮她的人早就出现,不然你一个已死之人,又为何能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

    一石激起千层浪,薛先生的话让众人大惊,魏老三怎么就成了已死之人,他不是活得好好的吗?

    这怕不是遇到骗子了吧!

    别人只是吃惊,魏老三闻言却浑身一震,心乱如麻。

    薛先生的话犹如一道惊雷,将他一直以来的疑惑点醒。

    难道他本该在钓鱼那天身死,是莫名出现的年轻人,将他从阎王手里抢了回来?

    想到这点,魏老三自然希望薛先生能说得更明白些。

    “薛先生,您这话怎么说的,我怎么就是已死之人呢?”魏老三耍了个心眼,并没有说出自己前不久遇到的事情。

    薛先生闻言笑了笑,没有计较,说道:“你前不久应该遇到过一件必死的事情,但有人救了你,从你的面相看,你活不过55岁,不过现在倒是有了变化,想来是有人给你改了命。”

    话已经说得够清楚了,魏老三现在54岁,离他55岁生日也就还有半个月而已。

    看来薛先生不是骗子,是真有些本事的。

    魏深听到薛先生这么说,显得有些着急,这妹妹刚出事,可别再折了父亲,他出声问道:“薛先生,您确定我父亲没事了吗?”

    听到魏深的问题,薛先生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魏老三问道:“的确有人给你改了命,小柔身上的东西便是他留给你的吧?”

    薛先生用的是反问句,看来他已经确定。

    魏老三点下头:“前几天小柔每晚高烧不退,后来我把纸条放到她身上,她便不再发烧,人也醒了。”

    薛先生一笑:“很好,若不如此,这孩子怕是熬不过第三天。”

    对于纸片,魏老三早就有很多疑问:“薛先生,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薛先生闻言却没有解释,反而说回了魏小柔的情况。

    前面说到魂牵梦萦,薛先生是有的放矢。

    魏小柔的魂魄里就有这么一朵,其一直与魏小柔同生共长,至于魏小柔如何得来,就不得而知。

    魏小柔魂魄里的,是魂牵梦萦的花,它除了能滋养魂魄,还能让人恢复前世记忆。

    而问题,也就出在这上面。

    记忆的恢复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十二岁的时候,便是一个坎。

    一个人的记忆有多少?

    从出生到死亡,哪怕只是普通人,必然也是烦杂无比。若一股脑的冲入脑子里,一个孩子又如何能够承受得住!

    十二岁,一个人从童年迈入少年,身体开始发育,心智也慢慢成熟,魂牵梦萦附带的恢复记忆,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再一个,记忆的恢复没有顺序,而是无序的。

    人是善忘的,平凡的过往总会被慢慢遗忘,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便会被率先恢复。

    而刻骨铭心,往往意味着不美好。

    所以,恢复前世记忆,并不见得是好事,否则孟婆又何须多此一举,费尽心思去熬那碗汤。

    魏小柔已经十二岁,初潮的来临意味着她的身体逐渐迈向成熟,心智也开始走向健全,记忆的恢复便不可避免。

    那天晚上,她独自一人回家,一路上,她心里必然五味杂陈,害怕、慌乱、羞涩、尴尬、委屈等等。

    也许是情绪过于激动,让她的魂魄震荡,以至于魂牵梦萦的气息泄露了出去,而这,就是导火索。

    作为如此神奇的花,希望得到它的肯定不少。尤其是鬼类,因为没有肉身只剩魂魄,更是对它垂涎三尺。

    虽然他们大都不知魂牵梦萦是何物,但那让魂魄悸动的气息不会出错,定是宝物无疑。

    因此,魂牵梦萦这种神物,没暴露还好,一旦暴露,必定招鬼。

    当时魂牵梦萦气息流露,引来了大片鬼物。若谁有阴阳眼,便能看到,那天晚上,魏小柔的身后可谓百鬼夜行。

    可人鬼殊途,人世之中为何有鬼物?

    这就不得不说说轮回了。

    人死之后入幽冥,要么转世投胎,要么入地狱受罚,这便是轮回。

    但凡事总有例外,有些人生前无罪,死后又不想过早转世投胎,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得到机缘,成为鬼修,就能够一直留在幽冥。

    幽冥世界经过漫长时间的积累,这样的鬼修数不胜数,甚至形成了多方势力。

    幽冥和人世两个世界有交合的地方,而人身上的生气对鬼修来说是大补之物,所以就会有很多修炼有成的鬼修重返人世。

    当然,想要由幽冥入人世,比人世入幽冥难得多,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也有一种鬼能够自由出入,但所受的约束很多,这种鬼便是鬼差,这里就不过多解释。

    再加上一些死后没有入幽冥而滞留在人世的孤魂野鬼,所以人世虽然是活人的世界,但鬼物并不少。

    那么鬼是什么?人死成鬼吗?

    也不尽然,不过魂魄倒是可以换一种说法。

    说白了,魂魄不过就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能够增强这种能量的东西少之又少。

    一切有灵众生可以通过修行强大自身,但大多都是修行肉身,能够通过修行强大魂魄的功法不仅少,而且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鬼本身只剩下魂魄,没有肉身,这就让他们的修行难上加难,可想而知,魂牵梦萦对他们的诱惑有多大。

    但魂牵梦萦早已融入魏小柔的魂魄之中,是有主之物,根本没办法取出。而吞噬魏小柔的魂魄,又会伤到魂牵梦萦,对于众鬼来说,这就有些棘手了。

    所以众鬼跟着魏小柔回了魏家,却一直没有动手。

    当时魏小柔熟睡之后,在魂牵梦萦的引导下,开始首次恢复前世记忆。

    记忆就犹如一个又一个幻境,魏小柔处于其中,根本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

    也不知她恢复的是怎样的记忆,以至于让她成那个样子。其实仔细回想,她当时的表情,不见得就是害怕,或许愤怒更为恰当。

    魏老伴去看女儿,便刚好看到了那一幕。

    若当时魏老伴不去管她,也许过不了多久,魏小柔便会自行恢复。可坏就坏在魏老伴插手了,她不仅抱住魏小柔,还大声把魏老三叫了进去。

    当时的魏小柔本就记忆混乱,魏老伴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让她原本混乱的记忆成了一锅浆糊。而魏老三的出现,便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魏老三本该是已死之人,但年轻人强行帮他逆天改名,其身上自然留存有年轻人的气息。

    当时他跑进屋,将屋里的大小鬼物吓了一跳,但鬼本性就贪,更何况魂牵梦萦那样举世难求的宝物。

    众鬼不再犹豫,一股脑的钻进魏小柔的魂魄之中,这就如本就乱成一团的浆糊里又多了一根搅动的棍子,让魏小柔彻底迷失了自我。

    而魏小柔的魂魄在这样的冲击下,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魂牵梦萦是魏小柔的伴生之物,魏小柔受伤,它也会跟着受伤,出于自保,它开始散发力量,保护魏小柔的魂魄。

    最终,它成功护住了魏小柔的魂魄,但也没有办法将那么多的鬼物驱逐出去。

    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这里,而是魂牵梦萦将力量用在抗衡鬼物上,就再没有余力将魏小柔从前世的记忆幻境中带出来。

    其棘手之处便在于,哪怕现在出手把那些鬼物抓出来,也不见得会对魏小柔有帮助,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会让她的魂魄崩溃得更快。

    这就像两个人在拔河,都使足了力气,若哪一方突然松手,另外一方必定摔倒。

    因此,如今的魏小柔,自我意识迷失在幻境中,魂牵梦萦和鬼物剑拔弩张,所以才会有她现在的状态。

    说到这,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就明了。

    薛先生道:“虽然我知道原因,但魂魄之道,我并不拿手,所以没办法帮她。”

    薛先生的一番解释把众人说得云里雾里,又是神花,又是前世记忆,再又是鬼物,一般人还真接受不了。

    毕竟是死过一回的人,魏老三最先反应过来,他恳求薛先生想想办法,一定要救救自己女儿。

    薛先生笑着安慰道:“我前面已经说过,虽然我不能救她,但能救她的人早就出现了,而且已经救过一次,若没有那张符,她早就死了。”

    薛先生说得倒是没错,而魏老三直到这时才明白,原来那张三寸纸片,竟然是符箓。

    魏老三此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问题是瞧出来了,可却没办法解决,难道真的要等那个年轻人吗?可他到底何时出现呢?

    似乎知道魏老三在担心什么,薛先生看着他道:“不用担心,他既然跟你说下次再见,那就是预料到了现在的情况,他会在恰当的时间出现的。”

    这话听着有些玄幻,不过魏老三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选择相信。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魏老三还是不死心。

    薛先生摇摇头:“没有,不过你放心,回家等着吧,我想他很快就会出现的。”

    薛先生说得笃定,带着让人信服的味道。

    既然如此,那也只能按薛先生所说,回去等着了。

    魏老三起身,从包里掏出全部的钱递给薛先生,作为此次的报酬。

    薛先生看了看钱却没有收,而是站起来说了一句奇怪的话:“这孩子与我有缘,留着下次吧。”

    魏老三不明白薛先生的意思,但见他不收,又有了送客的意思,只能让魏深背起魏小柔,再三表示感谢后,才与薛先生告辞。

    回到村长家,魏家人并未留下吃饭,毕竟魏小柔只能靠输葡萄糖维持,不能在外面久呆。

    所以一家人吃着干粮,又马不停蹄的向县城赶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