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历史世界旅行家 > 第三十八章 先贤遗书(求收藏推荐!)

第三十八章 先贤遗书(求收藏推荐!)

    噗通,噗通!

    之前几个叫骂最盛的学子身子一软,一个个跌落在地,浑身颤抖却不敢放声哀嚎。

    徐枫脚步微微一顿,待到李子画自他身边走过的时候,只听得楚毅道:“李子画,不如带本督去书院藏书阁如何!”

    李子画深吸一口气,纵然无惧徐枫之凶名,可是亲眼见到徐枫连杀十几人,心头仍然是蒙上几分阴影,缓缓点头道:“督主且随我来。”

    徐枫同李子画并肩而行,姿态闲适,一身的煞气散去,徐枫忽然感觉同自己走在一起的徐枫刹那之间成了一位同他一般的士子。

    没有多大会儿功夫,书院藏书阁出现在视线当中,李子画引领徐枫走进其中介绍道:“此乃书院藏书阁,共计三层,藏有珍本、孤本数千卷之多,书院历代搜集之下,传承至今,所藏书卷不下十万卷。”

    徐枫心中不禁为之感叹,这嵩阳书院果真不愧是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哪怕是自宋时方才改建为书院,至今也有数百年之久。

    数百年间,众多名师大儒再次讲学,为书院打下了深厚的底蕴,所以能有如此之多的藏书倒也在情理之中。

    而这也是中华文化能够流传下来,源远流长的原因吧!

    伸手将一册书卷拿在手中,翻了翻,却是一册《诗说》注解,大眼望去,这里的藏书差不多一半以上都是关于儒家典籍,至于说其他种类却是只有极少数。

    当然这极少数也是针对儒家典籍而言,很多民间流传的珍本都可以在此寻到,在这个知识便代表着地位、权势乃至金钱的时代,有着如此之多的典籍,嵩阳书院之繁盛可想而知。

    徐枫就算是不去统计调查,他都能够想得到,这朝堂之上,同嵩阳书院有着这样那样关系的绝对不在少数,否则的话,单单靠一个致仕的左都御史,还撑不起嵩阳书院这么大的局面。

    这也是王琦胆敢和自己直面的原因,也正是仗着自己的身份罢了!

    随手翻过几分熟,徐枫向着李子画道:“嵩阳书院曾是洛学二程讲学十多年之地,书院之中必然有程颐、程颢二人传承下来的经卷吧!”

    李子画微微一愣道:“在下不过是前来书院借读不足半年,对于此间是否有二位先贤留下的手书,却是不知。”

    说这李子画眼中流露出几分憧憬之色,程颐、程颢二人可是天下之名的大儒,更是儒家理学的奠基人,在文人之中影响力极大,哪怕是数百年过去,仍然是有着不俗的影响,只看李子画的反应就可见一斑。

    徐枫眉头一挑,朗声道:“给我知道孤本放哪的学正带来!”

    这边话音落下,藏书阁之外便传来一名番子的应喝之声。

    没有多久,只见一名模样清隽,留着花白胡须,大约在六十许的老者脸上带着几分惶恐,被一名番子给带了来。

    “督主,此人便是书院资格最老的楚学正,据其他人交代,此人在书院已经呆了有近五十年了,再没有比他更熟悉这嵩阳书院的人了!”

    楚河可是亲眼看着院判王琦鲜血激射一丈多远,在他心中,徐枫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这会儿被带到徐枫面前,整个人禁不住浑身颤抖,连路都有些走不成了!

    李青轻咳一声,走到楚河身边道:“楚学正,督主寻你前来是为了寻找二程先贤留在书院当中的手书,不知……”

    楚河偷偷的看了徐枫一眼,吐出一口气连忙道:“二程先贤曾于书院留下手书,包括《遗书》、《易传》、《经说》等,乃是嵩阳书院最珍贵的典籍之一。”

    李青不禁带着几分激动道:“两位先生果真在书院留下了手书!”

    徐枫微微颔首道:“带我们去寻那几卷手书。”

    虽然说心中颇为不情愿,可是看看楚毅,想一想王琦飙血的场面,楚河心中升起的那点勇气便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相比于先贤经典落于阉人之手,还是自己的性命更为重要一些。

    楚河不愧是书院当中资格最老,待的时间最长的学正,他对这藏书阁更是再熟悉不过。

    藏书阁有三层高,但是楚河却是没有引领徐枫他们前往三楼,反而是走到一处墙角前,伸手一推一处书架,只听得低沉而又厚重的巨石滑动之声传来,一个幽暗的地下密室出现在二人的视线当中。

    这时楚河解释道:“此处乃是书院特意修筑的地下书库,真正珍贵的典籍为了防止意外,都被放在地下书库当中。”

    虽然说起初稍稍惊了那么一下,不过想一想也正常,这么一座藏书阁,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遭了火灾什么的,那么些珍贵无比的典籍岂不是很难被抢救出吗。

    有了这么一处地下书库,只要将真正的孤本、典籍放在其中,哪怕是整个藏书阁烧光了,凭借书院的底蕴和关系,想要重建书院,补全被烧掉的典籍并非什么难事。

    只要地下书库不被波及,那就意味着书院真正的底蕴没有丧失。这也正是书院能够流传千年的原因。

    徐枫倒也不担心这地下书库当中会有什么机关之类的,紧跟着楚河进入地下书库。

    看得出书院为了修筑这地下书库是真的下了功夫,四周乃至地下都是铺设的厚重的一块块的青石,根据楚毅判断,这青石至少有一尺厚,再加上深入地下,就算是边上的藏书阁被烧光了,也不至于影响到这地下书库,毕竟藏书阁并非坐落在地下书库正上方。

    地下书库差不多有两间房子大小,一排排的书架之上,一册册被保存完好的典籍、孤本摆放整齐。

    徐枫行至一排书架之前,目光落在那几卷散发着古朴气息的书册之上。

    看得出这书册有些发黄,一看就有数百年的历史,甚至书册的棱角有几分磨损,探手将其中一册拿下,正是二程所留之《中庸》。

    品读了一番,徐枫感叹道:“真不愧二程亲笔手书,字字珠玑、阅之令人感悟颇深……”

    徐枫小心的将手中《易传》一册翻阅完毕,放之书架之上,然后伸手拿过另外一册《经说》。

    这古籍上标注着各大家对内容的解释,徐枫看的津津有味,以前许多不理解的知识顿时豁然贯通,果然集百家之长方能走的更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