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五代风水师 > 第十一章 冯道出场

第十一章 冯道出场

    被李嗣源呼唤的冯大人,姓冯名道,字可道,瀛洲景城人,先祖或为农人或为儒生。

    冯道性格醇厚,少年好学,才名远播,曾侍奉幽州刘守光,庄宗李存勖,后因守孝三年暂离洛阳这才躲过兴教门之变,如今刚回洛阳便被李嗣源收编,现任翰林学士,伺候李嗣源身边,专为其处理公文,草拟文章。

    冯道听到李嗣源之呼唤,立刻躬身上前,恭敬地回应,道:

    “回禀大人,就如诸位所知,我们所在地洛阳城乃是我大唐数一数二的城池。

    这洛阳城的建造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和完善。据史料记载,在我大唐太宗时便曾下令修缮城墙和城门,但规模并不大。

    后来,大唐国力日渐强盛,到了唐高宗时期,对洛阳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

    武则天以周代唐后,以洛阳为神都,城内进一步完善了各种建筑,更有明堂、天堂和天枢这些耗费人力物力极大的工程出现,各地运来的石料车水马龙,十余年不曾间断。

    据闻,当时洛阳城内,各地积累的木材,石料几乎堆积成山,遗留的材料在那时起便为了节约运输成本而选择就地掩埋。

    想来,如今这些土下的巨石便是当年修成时遗留下来的。”

    听到冯道这一番论述,不但众人纷纷颔首。

    就连本在低头刨土的周延寿也不由微微错愕,抬头看向了冯道。

    周延寿作为盛唐时期的穿越者他几乎亲历了洛阳城的改建,在李嗣源劈开土壤,碰到石头时,他便看出了此石正是高宗时修建洛阳所掩埋的巨石所在。

    周延寿本想以巨石之说让李嗣源有所顾忌,不要妄动干戈,更不要轻易挑起战火以免百姓遭殃。

    没想到李嗣源身旁一名看似温文尔雅的中年儒生竟有如此学识,能将巨石来源说个八九不离十。

    就在周延寿偷偷打量冯道的当口,李嗣源的声音却再次响了起来,道:

    “既然已知这巨石来源。

    那么,周先生,按你刚才所言,我大唐一统天下必遇阻碍。那你可能看出,阻碍在何方。”

    周延寿闻言,脑子飞快地运转起来,却见他不紧不慢地拍了拍手,抖了抖身上的尘土,缓缓站起身来,还扭了扭腰后,才对着李嗣源一躬身,恭敬地说道:

    “就如大人所见,挡住大唐国运的便是这块石头。

    这块石头尚未完全挖出,但从延申的角度来看,似乎菱角延申向西面与北面。

    周某料想,未来阻碍大唐一统的最大敌人恐在西面和北面。”

    “西面和北面。”

    李嗣源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沉思之色。

    看着李嗣源的面色,周延寿嘴角不由微微一翘。

    按照原本身体“五皇子”的记忆,帝国西面乃是两川之地,别的不说,先帝李存勖正是因为收复两川后处置不当才引发洛阳城内守备空虚发生动乱,乃至身死兴教门之变。

    如今两川之地已被董璋、孟知祥占据,大有一副割地为王的架势。只要稍微有点眼里,便可知晓两川必是当今大患。

    至于北面,契丹之主耶律阿保机虽屡次为李存勖所败,但这几年却灭亡渤海国,一统契丹各部落,实力大增。

    在五皇子李继峣地记忆中,在不久前,先帝李存勖还曾接到过边关告急,报告契丹又有南侵之意。

    这一西一北两大隐患不除,天下又怎能安定,又谈何江山一统呢。

    周延寿一面在心中思量,一面等待李嗣源的接下来的反应。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李嗣源的声音再次响起:

    “周先生的风水术数之学我已有所了解,却不知在堪舆探穴之上先生造诣如何。”

    周延寿闻言,微微一笑,恭敬地说道:

    “回大人,比起刚刚的那些雕虫小技,周某所长正是堪舆探穴之术。”

    李嗣源闻言,也是笑了起来,随即他从袖中掏出了一块令牌,转向一旁久未发声的符彦卿,将令牌递了过去。

    “彦卿,你找的这位周先生确实有些才学,辛苦你这几日多陪周先生走动走动,尽快为我继峣贤侄选好墓穴。”

    符彦卿闻言,当下一躬身,道:

    “末将一定为五皇子选一个好的墓穴,请大人放心。”

    李嗣源闻言,点头笑了笑,随后又说道:

    “继峣贤侄的墓穴固然重要,但先帝至今尸骨还在未及归葬,关于先帝的归葬问题,我有些事还想请教一下周先生。

    明日,再辛苦你与周先生一起进宫一趟。”

    说到这里,李嗣源将手伸入了怀中取出了一枚令牌,

    “彦卿,最近这洛阳城内还算不得太平,皇宫管禁地也比较严。有了这块令牌,你们入宫便能少去很多麻烦。”

    符彦卿见状,立即上前一步接了下来。

    “今日已然不早。你与周先生便尽快上山找寻合适的佳穴吧。”

    “是,大人。”

    符彦卿眼见李嗣源真的打算放走自己一行人,连忙接下令牌。

    周延寿见李嗣源竟真的这么轻易便放自己离去,赶忙向着李嗣源行了一礼,随即便随着符彦卿转身离去。

    看着符彦卿、周延寿等人越来越远的背影,安重诲向着李嗣源上前一步,低声问道:

    “主上,真的要放他们离去?”

    李嗣源盯着周延寿的背影,平静地说道:

    “我观这周延寿与我印象中的皇子李继峣无论样貌、气质都大有不同,绝非同一人。

    且刚刚一试,此人在风水一学上确有些造诣。这么杀了倒有些可惜了。

    更何况,看符彦卿的样子,似是很看重这周延寿。

    符彦卿作为符存审最优秀的儿子,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很多他爹的影子。

    若这符彦卿能有他爹一半的能耐,那便值得我花大力气招揽其人,笼络其心。”

    安重诲闻言,眼中立时显现出了一丝嫉妒之色,但很快便收敛了起来,道:

    “是否要多派些人跟上他们。”

    “不必,这荒郊野外不同洛阳城内,这么跟踪目标太明显了。

    符彦卿也算得上是当世的高手,一般人在这种环境中跟不住他们。”

    “万一他们明日不来又当如何?”

    李嗣源闻言,却是一笑道:

    “如今洛阳周围皆已被我军掌控,他们一行几人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说罢,李嗣源不再言语,转身向着洛阳城内走去。

    安重诲见状,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在犹豫之后,还是随着众人跟了上去

    。。

    感谢支持,谢谢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