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五代风水师 > 第四十九章 计中计

第四十九章 计中计

    温韬闻言,沉默点头,黑衣人见状,慢慢退身,当身躯引入角落的阴影之中后,便彻底消失不见。

    眼见黑衣人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夜色之中,温韬这才长叹一声,将目光转向窗外的明月。

    明月高悬,星光熠熠,这万籁寂静的深夜静地得令人心生忧伤。温韬望着天边,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虽然手下已经领命出发,但是能否及时找到温延衮,能否将他解救,逃出生天,这都还是未知数。毕竟,身处契丹之地,变数实在太多太多,温韬手下虽都是一顶一的好手,但是要在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手下救走一个人,难度也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温延衮是自己最看好的儿子,是自己将来要委以重任的人。如果真的在这个节骨眼上失去了他,那对温韬而言,真的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

    想到这里,温韬不禁握紧了拳头。

    他回想了自己的过往生平,自己从被李家逐出家门,一无所有,到以风水堪舆术起家,以挖坟掘墓成就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再通过大肆行贿,成就了耀州节度使这一要职。

    再到趁乱盗取大唐历代皇帝的帝陵,富甲天下。用这巨额的财富不但买通了朝廷重臣换得自己平安,更是明面上组件了一支称霸耀州的正规军,暗地里成立了天下第一杀手组织天机过云楼。

    这期间,无数人对他手中的财富产生了贪念,但不论是后梁太祖朱温,还是后唐庄宗李存勖,都已死在了他的计谋之中。

    想到这里,温韬的眼中再次闪起了光芒!

    对,他是温韬,他是那个在无数阴谋中屡战屡胜的人,他怎么可以在关键时刻露出丝毫犹豫来?

    对方是契丹又怎样,是耶律阿保机又如何?他温韬绝不会轻易认输。这一次,他的手下一定会救出温延衮,然后,重振雄威!!!

    。。。

    几天后,温韬的手下已陆续迁入了契丹的领土。而大唐使团被囚的消息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大唐朝廷。

    洛阳皇宫之外,天已蒙蒙亮。百官们陆陆续续地进入宫中,准备参加今日的朝会。

    皇宫之内,两行侍卫在整齐地站立两侧,几乎是五步一人,十步一岗。

    百官们踏着不算整齐的步伐,不紧不慢地进入朝堂之中,很快,各级官员便迅速填满了朝堂每一个角落。

    不知过了多久,两个太监自皇宫侧面走出,百官见状,立即停止了互相间的交谈,恭敬地等待皇帝地到来。

    不一会儿,只听一个太监高声喊道:“陛下驾到!”

    话音甫落,朝堂中的大臣立刻跪倒在地,并随之高呼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伴着这高呼万岁的声音,李嗣源从后殿缓步走出。他身着金黄色龙袍,步履稳健,神色沉静地走向大殿正中的黄金龙椅。

    眼见皇帝出现,众臣们的呼喊声更是一个比一个喊的高,毕竟,对一众官员来讲,自己口号喊得越高,至少形式上表明自己越忠心。这种低成本的表面功夫大家都乐于去做。

    李嗣源在众人的高呼声中,来到了龙椅前站定,俯视着跪倒一地的百官。李嗣源的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他缓缓坐下,轻抬一手,道:

    “众爱卿平身。”

    跪在地上的百官闻言,纷纷起身,伫立左右。

    大殿之内,很快便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龙椅上的皇帝身上,等待着他的吩咐。

    李嗣源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诸位爱卿今日可有事要禀奏的。”

    李嗣源话音未落,却听一个声音在朝堂之上响起。

    “臣,有事要奏。”

    听到这个声音,李嗣源循声望去,却见,一人已从百官队列中走出。

    那人正是新任命的丞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圜走出队列。

    “任爱卿,你有何事要奏啊?”

    任圜闻言,向着李嗣源恭敬地一躬身,道:

    “臣昨日听闻,我大唐去往契丹的使团已失去音信多日,据传,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已将我大唐使团扣押,还请陛下早做打算。”

    李嗣源闻言,表情一凝,道:

    “任爱卿,你所奏之事非同小可。我大唐使团被囚这事的消息来源是否准确可靠。”

    任圜闻言,立刻说道:

    “回禀陛下,这事乃是我边境谍报所奏,据报,我大唐使团被囚的消息已传遍契丹上京。

    现大唐使团已多日没有联系,我国派在上京的细作也暂时没有打探到我大唐使团的具体位置。”

    听到任圜的话,李嗣源不由眉头微皱,道:

    “任爱卿,这事还是得先派人调查清楚,才能作出下一步决议。”

    “启禀陛下,臣以为,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契丹早就对我大唐领土垂涎已久,如今陛下新登大宝,契丹恐怕是要趁机南下试探一下我新朝廷的虚实。还请陛下早做打算。”

    李嗣源闻言,点点头,道:

    “任爱卿的话也不无道理,但现在事情还没有查清,若是我方贸然行动,提前陈兵于两国边境。若是契丹并无南侵之意,我国这一举动反而会弄巧成拙,甚至会害了现在身在契丹的大唐使团也说不定。”

    说到这里,李嗣源扭头看向了一旁的冯道,道:

    “这样吧,冯爱卿一会儿给幽州方面下一道秘旨,告诉他们随时关注契丹的动向,同时告诉要加强城防,这样便可以了。

    幽州城高池深,只要加强戒备,契丹即便南侵,想过幽州也绝非轻易之事。”

    “是,陛下。”

    听到冯道回复,李嗣源又扭头看向任圜,道:

    “至于任爱卿,你若有关于大唐使团的新消息,及时入宫禀告,可随时入宫。”

    “是,陛下。”

    李嗣源点点头,随即面上露出了几丝困顿之色,挥手对众人说道:

    “朕昨日未能安寝,现在也有些乏了,众卿若无大事,暂且退朝,其他事明日再议。”

    众臣闻言,都纷纷跪地,道:

    “是,陛下。”

    李嗣源看后,起身便准备回后宫,走之前好似想到了什么,回头说道:

    “对了,从荣、从厚,安大人,冯大人随朕来一下。”

    “是,陛下。”

    。。

    后宫之内,坐在正坐上的李嗣源脸上早已没有了一丝疲惫之色,他有些玩味地看着安重诲递上来的契丹谍报,冷冷地说道:

    “这耶律阿保机竟然将大唐使者温延衮囚禁了。”

    “既然囚禁了温延衮,那就说明那温延衮还没有答应契丹的要求。”

    听到安重诲的话,李嗣源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道:

    “这温延衮还真是聪明,没有答应契丹的要求,做那卖国求荣的买卖。只是不知道他能坚持多久。”

    说到这,李嗣源看向一旁的冯道,说道:

    “你那身在契丹的老乡韩延徽是否给你回信,说明了耶律阿保机是因何事囚禁我大唐使臣。”

    冯道闻言,微微摇头,道:

    “回禀陛下,韩延徽如今身居契丹要职,深受耶律阿保机信任,虽与冯某乃是旧交,但若要他出卖契丹消息给我们,却是很难。”

    听到冯道的话,李嗣源还未表态,一旁一向一根筋的皇子李从荣开口道:

    “那韩延徽老儿简直不识抬举,身为我大唐子民竟然投奔契丹,为契丹出谋划策,如今问他点事还推三阻四。要我说,那耶律阿保机不是囚了我大唐使臣吗,干脆把韩延徽那个尚在幽州城中养老的老娘给囚禁起来。我看他说不说。”

    听到李从荣这话,即便以冯道的修养,脸上的肉都不由一抖。

    李嗣源听到他这傻儿子的话,心中就是一叹,皱着眉头,扭头转向冯道说道:

    “韩延徽此人现如今乃是契丹国境内汉人第一人,深受耶律阿保机与述律平的信任,他即便这次不透露消息给我们,我们也要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利用他去影响耶律阿保机乃至契丹未来的国策。绝不能做一些搞坏关系的事。”

    冯道心知,这话李嗣源虽是看向自己说的,实际是说给李从荣听的,他立马恭敬地回道:

    “是,陛下。”

    李嗣源点点头,随即又转向安重诲,道:

    “契丹那边,你派人加紧盯着点,有什么消息及时回禀。同时,任圜那边的消息网,你要都摸透了,尽量扰乱他的消息来源,拖延他得知具体消息的时间。”

    安重诲闻言,点头道:

    “臣知道,这任圜乃是京兆府人士,与那温韬也算是半个老乡。臣一定会把此事办好。”

    李嗣源听到安重诲的回道,便知道安重诲已了解了自己真正的心思,他转头看向书房一侧的一座金丝楠木雕刻的屏风,屏风上乃是有名的大唐名臣魏征谏唐太宗李世民的谏太宗十思疏。

    这屏风乃是他李嗣源登基之后,温韬所赠。据温韬所说,这屏风乃是当年唐太宗亲自命虞世南所书,陪葬昭陵的真品。

    如今,看着这温韬送来的屏风,李嗣源脸露玩味,道:

    “温韬啊,温韬,朕自认为不爱金银珠宝,但对于你送的这屏风朕是真的喜爱。想来,你能在杀人如麻的朱温和先帝手下保全性命,当年也必是投其所好了。

    只是,朕虽喜爱你送的屏风,但朕可不是那朱温和李存勖!!!”

    求个推荐,收藏,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