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曹丕的三国 > 第七十二章 讨逆·其三

第七十二章 讨逆·其三

    时间回到建安三年初,话说在刚出庐江之地,正要劫掠一番的刘勋遭遇了韩暹、杨奉二人,双方一轮试探之后,刘勋便引军回到舒县。可还没等他清点此次劫掠所得,下人便来报,袁术要他留意的舒县大族周氏,在他外出其间,举族跑路了。

    周氏,庐江大族。世代为官,虽不及袁氏四代出了五位位居三公的重臣来的显赫,可周氏亦出了一位山阳太守周荣、一位尚书郎周兴、两位太尉周景、周忠。而周景,亦就是周瑜,周公瑾的堂祖父。周瑜的父亲周异,便官至雒阳令。

    可以说扬州之地,江东四大姓顾氏、陆氏、朱氏、张氏乃是累世而起的富贵,可临近汉末,四族之中的出众者,寥寥。而庐江周氏,则正值气运鼎盛之时,如此家族,其年轻一辈中,最享负盛名的,便是如今为居巢令的周瑜,周公瑾。

    “赶紧派人去看看,那位居巢长还在不在。”下完命令,刘勋便在屋中来回踱步,一股烦躁感围绕自身,总好像有什么事,正要发生。便再次吩咐道:“去,请了刘先生来。”

    “周公瑾年少出众,横江一战,可见其领军之才,居巢政务,亦处理得井井有条,如此允文允武又非甘心臣服之辈,又如何能置于居巢这样的门户之地。可惜,袁家人似乎对某这刘家人的话,颇为抵触呀。

    如今周氏世居于此,却突然离去。某能想到的理由,便只有一个:避难。

    那位小霸王,怕是要再次,马踏庐江了。”一个气质温婉的年轻文士,如此向刘勋分析道。

    其眉头紧皱,寻思了片刻,再次问道:“周氏族人,何时离开?”

    刘勋答道:“乃是昨夜亥时,周氏买通了城门守将,连夜架着近百牛车离城而去。至于跑到哪里?没人知道。如今周氏城中的房舍,只余一些仆人。”

    “将军回城,可是出于临时之意?”

    被问及此,刘勋有点羞赧的道:“在寻阳遭遇了西北边过来的那些家伙,打了一场,没敢再往蕲春跑,便就回军。”

    “如此,孙策此刻,怕是已渡过江水,正朝着舒县而来,将军还是赶紧备战吧,若我猜测没错,将军派去居巢的人,怕是回不来了。”

    刘勋闻言,先是一脸懵逼,继而大怒:“那小子敢背了公路?”

    文士轻蔑一笑,不再言语。

    便如文士的推测一样,刘勋派往居巢的人了无音讯。其后派出的斥候,亦没有人回来。两日后的一早,舒县城,再次迎来了孙策的兵锋。

    ……

    城南,周泰一手把着云梯,一手举着巨盾,迎着头顶的箭矢落石金汁,领着敢死队冲上了城头。瞬间,一队三十人的雄壮士卒便迎了上去,目标只有领头的周泰。

    “直娘贼,又是你们这些烦人的家伙!”这支一看便是精锐的小队配合默契,以多打少,根本不给周泰身后的敢死队员登上城头的机会,便把周泰赶了回去。

    这一幕,这十几天来,发生了不下二十次,只是每次被赶回来的主角不一样罢了。

    四面城墙,战斗最为激烈的南面这里,有五个这样的小队,什么都不干,便只针对领头的精锐先登营,收到了奇效。

    南城外,一身略大的褐色野猪皮甲,丰神俊逸的孙策,正骑在马上,恹恹的看着周泰被狼狈赶了下来,对一旁同样美的得一塌糊涂的周瑜抱怨道:“公瑾,你看,幼平又被赶下来了。就不能让我上去帮忙?”

    周瑜白了孙策一眼,道:“子纲(张纮)昨日如何说的?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注一)

    攻城之时,最为凶险,你身为一军主将,如何能历此险地。

    虽然某是很想如此说,可士卒们也确实到了极限……”周瑜话还没说完,孙策已然策马冲锋,口中还大喊道:“哈哈,公瑾同意了。小的们,跟你们家孙大爷上了,哪个率先破城,某赏他城内最美的女人。”

    后面,周瑜哭笑不得,对一旁的老仆道:“想办法通知城内,内应可以发动了。”

    ……

    刘勋虽然胆子小了点,可守城的技艺并不差。在孙策不惜士卒性命的攻伐之下,舒县依然屹立。然而,刘勋不是陆康,陆康以江东大族的名望,治理庐江深得民心,当年孙策兵围舒县,休假回家的守卒们,从四面八方,不惜性命翻墙而回。便是在如此民心之下,陆康守了舒县足足一年有余。

    而刘勋,自然是没有这样的待遇。

    便在刘勋忙于应对因孙策的加入,而爆发出强大士气的江东军时,舒县西门,一支数百人的部队,悄然而近。这是舒县内大族的私兵,领头的,便是周氏留在城内的仆从。

    “弩弓,放!”一个温婉的声音响起,瞬间,箭如雨下,刚靠近城门的豪族私兵,死伤惨重,狼狈撤退。

    城头上,那位温婉的文士抚着颌下短须,淡淡的道:“一群乌合之众,也敢充作依仗,周公瑾,不外如是。”

    旁边,一名被五花大绑,跪于地上的将领大怒道:“刘子扬,枉你身为皇族,为何助纣为虐,附从袁术、刘勋这样的逆贼。”

    “逆贼?你该不会以为,城外的孙策,便是忠肝义胆之辈?”刘晔,字子扬,九江成德人。乃阜陵王刘延的后代,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避难扬州的许子将,便曾赞誉其有王佐之才。

    受已故的庐江太守陆康的提拔,还未及冠的刘晔便成了庐江别驾,亦因此受到颇多的质疑。而事实证明,陆康的眼光独到,这位年轻的别驾随后联合曹操派到扬州的使者,使计灭了当时拥兵自重的扬州豪强郑宝,并吞其部队。可没等他领着兵回返,便传来了舒县城陷,陆康随后病故的消息。

    满心失望的刘晔不愿如刘表、刘虞般拥兵割据,便向新任的庐江太守刘勋交出了郑宝的部队,并辞了别驾的职务,宅在家中。直到一个月前曹操的那位使者再次找到他,劝说他辅佐与曹操有旧的庐江太守刘勋。

    孙策再次兴兵来攻,连日的大战,把刘勋的军力都牵扯在了南城一带,其余三门,所受的攻击却少。刘晔自觉此事有妖,便领了当日郑宝的四百降军,组成弩弓队,每日提防着城中的异动。直到今日,城内豪族的私兵齐出,直奔守将为庐江人的西门而来,被刘晔来了一波反杀。

    可惜,这并不能挽回舒县的败局,就在刘晔击退城内豪族私兵之时,孙策,登上了南城墙……

    对这个时代的智谋之士而言,计策并不总是复杂的,他们心里清楚,所谓的奇兵、奇谋,不过是弱小之时的行险罢了。取代张纮当上了孙策的谋主,周瑜的首秀,自然不能依仗奇谋。他亦无需借助奇谋,当了近一年的居巢令,又是孙策的知己,他对敌我双方的实力都知根知底。

    他唯一忌惮的,便是同样名气颇大的刘晔,所以,他利用周氏城中的势力,为刘晔准备了不止一个奇谋,为的,不过是牵扯这位不安定因素的注意力罢了。而正面战场,刘勋压根不是江东军的对手。便如如今一样,本来就苦苦支撑的舒县守军,在孙策本部士卒参战之后,南城墙的防御,便迅速的土崩瓦解,刘勋败退而逃。

    攻下庐江,并未让孙策高兴多久,建安三年二月,严白虎于东冶卷土而来,纠集重兵,劫掠吴郡,一路攻伐至吴县,为吴郡都尉朱治所阻。同时,泾县贼祖郎联合焦已等盘踞丹阳南部的山越势力,强攻宛陵,一时间,庐江北部战火纷飞。

    家被偷的孙策仓促间,只能命周瑜领庐江诸事,随后便带着大军,心急火燎的回援二郡。山贼群集搞事,傻子都知道,有人在背后操纵。奈何孙策此刻只能四处救火,无暇理会幕后之人。而这一回军,孙策便彻底错过了围剿袁术的大战。

    注一:出自《三国志·吴书·张纮传》,意思是主将乃是筹谋划策的角色,三军命运全依托于他,不可轻率行动,亲身与区区小寇对阵相斗。希望您能珍惜上天授予您的才干,不要让全军上下为您的安危而担心受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