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天启帝 > 第十六章 欠了一屁股债

第十六章 欠了一屁股债

    “端公,父皇两百万两边饷是否到了?”朱由校十分关心的问道。

    方从哲也知道边饷的重要性,立马回道:“殿下放心,两百万两还有几日时间便到,必然一文不少的发到将士们的手中,不过……”

    方从哲说到这里没有在接着说下去,朱由校问道:“不过什么?”

    “殿下,边饷两百万两不够啊!”方从哲苦着脸说道。

    “什么不够?怎么不够,这可是从内帑拨出去的,两百万两的赏赐都不够吗?”朱由校有些难以置信,平摊到每个将士头上这完全就是一大笔钱啊!

    方从哲眼神有些奇怪,说道:“殿下,这是补还以往的欠饷,不是赏赐,两百万两自然是不够欠饷的。”

    朱由校:“……”

    不玩了行不行!

    “现在还有多少欠饷?”朱由校心里叹了口气,问道。

    方从哲思索了片刻,说道:“殿下,自万历三十八年至今,欠饷共两百八十余万两,先帝加派两百万两,所以仍有八十余万两的欠饷。倘若在加上今年五百二十万两左右的边饷,正好差不多六百万两。”

    六百万两?

    你还凑了个整数?

    朱由校皱着眉头,每年支出的五百余万两边饷,沉重的压在了大明的肩上。

    看着朱由校愁眉不展,方从哲开口道:“殿下不必忧心,边饷自有加派,到时候自不用国库。”

    所谓加派,是指的田赋加征。

    明朝的加派始于明武宗正德九年,为建造朝清宫而加赋一百万两。

    最重的加派为辽饷,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明代鞑靼酋长)犯京师。三十年,京边岁用至595万。户部尚书孙应奎乃议于南畿、浙江等州县增赋120万。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辽东军饷骤增300万两,宫内虽有积储,不肯拨发,于是援御倭例,每亩加派3厘5毫,共增赋银200多万两。四十七年又加3厘5毫。四十八年再加二厘。

    这笔钱是要摊派到农民头上的啊!

    可任谁也忽视不了这笔银子,哪怕崇祯穷成那样,还不是得加派三饷。

    除了他们还有谁能打仗,地方军除了搞笑还能做什么?

    京营早就废了!

    嘉靖改革京营都没成功,可想而知其腐烂成什么样子。

    所以说这笔银子必须给,最起码的得把欠饷还清了吧……

    闹心!

    朱由校和方从哲商议了一会儿,便让方从哲告退了。

    而朱由校定定的坐在书房中,思考着从何下手。

    若要改革,手中必然要有一支军队。

    边军动不得,地方军几乎没有战斗力,京营已经废了。

    但目前看最好的选择就是京营,要动地方军那是直接要对卫所制啊,这根骨头根本啃不了。

    或者比京营更好的选择,募兵组成一支军队。

    募兵虽然花的钱多了些,但能保证战斗力不弱,而且也可以保证忠心。

    还好万历皇帝留下来的内帑中还有着不少钱,养上这么一支军队还是没有问题的。

    之前泰昌帝拨的两百万两边饷,其中一百万两就是万历皇帝留下的内帑中的银子。

    钱嘛,就是用来花的。

    整个明朝由外部流入的白银多达五亿两左右……

    所以哪怕万历皇帝留下了几百万两,但是这购买力早就不如明初了。

    募兵还是不错的,朱由校又养的起,所以朱由校将这一条加入到了必做的项目中。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所以朱由校掌握一支军事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等朱由校登基之后,近三百万的卫所兵和京营都是他的。

    ……

    “殿下。”李进忠走入书房禀报道:“大金吾骆思恭来了。”

    朱由校眼前一亮,说道:“让他进来见我!”

    “遵命!”

    李进忠不一会儿便领进来一个中老年人,虽有老态,但掌权久了,身上自有威仪。

    来者正是大金吾骆思恭,当即对着朱由校躬身行礼,说道:“拜见殿下,不知殿下召见何事?”

    “先起来吧!”朱由校双手虚扶了一下,而后说道:“先帝驾崩蹊跷之极,今日又有以杨涟、王安相互密谋勾结,本宫心惊不已,故而召大金吾来是想托付于你调查。”

    所谓大金吾乃是锦衣卫掌印的称呼,在明朝官场中称呼锦衣卫掌印以示雅观。

    如今的锦衣卫掌印便是眼前的骆思恭,但他的官职并不是锦衣卫指挥使,而是以都指挥佥事,佥书管事锦衣卫,成为锦衣卫的主官。

    其实在明朝中期之后,锦衣卫大多时期的首领并不是所谓的“锦衣卫指挥使”。

    或者说并不能按照“锦衣卫指挥使”这个官衔来判断是否其人是否为锦衣卫主官。

    由于锦衣卫的特殊地位,常见的是以更高的军职加“掌本卫堂上印”、“掌本司印”、“掌印管事”、“堂上佥书管事”等名义成为锦衣卫主官。

    例如明代权势最大的锦衣卫主官陆炳,初掌锦衣卫时官衔为“都指挥同知掌锦衣卫事”。其后他的官衔逐步升高,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都督同知、左都督,但本职依然是“掌锦衣卫事”,管理锦衣卫。

    并且锦衣卫是一股极其特殊重要的力量,他的性质就是一个军政特务机构……

    “谨遵殿下命!”骆思恭再次躬身行礼回答道。

    “本宫会让李进忠配合你,不过大金吾你放心,李进忠不会干扰你办案,只有监督之权。”朱由校直接把李进忠塞了进去。

    李进忠在一旁立即接话说道:“殿下放心,内臣和大金吾势必会查清。”

    骆思恭眼中闪过一丝不快,什么时候锦衣卫办案还需要掣肘了?

    但还是没有发作,而是答应道:“殿下放心,臣会配合李公公的。”

    朱由校满意的点点头,便让他们离去了,这两件案子一定要联系起来给东林党一个黑锅!

    这个黑锅将是东林党今后最大的软肋了,你要攻击它,怎么能没有理由呢?

    所以才会让李进忠去给骆思恭这个大金吾指点迷津,以防让东林又含含糊糊的将这两件案子又给糊弄过去。

    (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