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星主三国 > 第204章_此老妇亦能辨琴

第204章_此老妇亦能辨琴

    “陛下,他们走远了。”李忠义看着河岸离去的两人,提醒道。

    刘康抽出长剑,在石碑上刻下了李商隐的一首诗,历史已被改变,也不知以后这般好诗还能否出现,此时想起,自然就刻下,这可是文化隗宝,早出现,早好。

    “走吧。”刘康收剑入鞘,重新上马,赶往蓝田大营。

    “锦瑟无端五十弦……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忠义望了望远处山坡上抱琴离去的三人,微微挥手,一名锦衣卫离去,他亦翻身上马跟上。

    进入蓝田大营,刘康再次进行了一番蛊惑人心的演讲,对于这里的俘虏,原籍关中、并州等地的,愿意当兵,那就继续留下,若不愿的,他也承诺放其归家。

    大部分还是愿意继续吃兵粮的,愿归乡的只有少数,刘康自也未曾食言,直接将这些人放了,最后直接收纳四万降卒。

    对这些降兵,交由禁军兵卒统领后,带上粮食,直接赶赴各县去报到,暂时就让其成为城防军、官差一类的兵卒,维护地方治安。

    关中之地,因在短时间三方政权交替,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乱民可不少,就处理这些事情,就耗费了汉国大量精锐。

    对那些号称游侠的不稳定因数,虽是出了安明告示,也还需军队震慑。

    调集兵卒分派各处,也耗费了刘康两天方才处理完成,然如今这蓝田大营,依旧为红色光点的俘虏,也还有上万。

    “让他们都跑起来,不昭出主事人,不许停下。”刘康不相信魏国的兵卒都这般忠义,数万人对他抱有敌意,其中必然还有领头的隐藏其中,不拔掉头领,改造再久也没什么用处。

    “跑,快、快、快,违令者斩——”李忠义带人督促,严格执行了刘康的旨意。

    ……

    “大人,今日所遇那三人,皆是蓝田县蔡府之人,老妇名蔡琰,字昭姬,今为蔡氏家主,另两人为其子女,女名蔡素,子为蔡袭。

    老妇其夫为董祀,原为陈留人,后进入蔡府成了赘婿,前日所在,正是董祀之墓,前日正是此人忌日,此三人,应只是去凭吊。

    与陛下御驾在城外所遇只是巧合,并无疑点。”锦衣卫回报李忠义,这些东西,去了蓝田县衙就很容易查到。

    “笨,还有其他的吗?”李忠义敲了一下这手下的脑瓜子。他是让其去查疑点么?笨得吃紧。

    “有,此母三人皆通书法,晓音律,散诗文,在蓝田颇有名气。特别这蔡琰蔡老夫人颇为传神。

    传闻在其九岁时,其父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她未看到就知晓所断琴弦为第几更,其父说这不过是偶然说中,遂故意弄断一根再问,此女再次猜中。

    其父曾为大汉左中郎将,高阳乡侯,后辈王允所杀。此女曾流落匈奴为女奴,曹操以金赎回,命自己的部将董祀入赘,为蔡氏重续香火。

    大人英明,蔡府深受曹氏大恩,还真得仔细监察,小人再去监视。”金三七六越说越担忧,看来祖籍此地也不可不防啊。

    “此情可待成追忆?蔡文姬、能辨琴……你小子真没眼力见,此老妇亦能辨琴,你觉得,这蔡昭姬与蔡文姬,会有关系吗?”李忠义不想与这一根筋的手下解释太多,他教会锦衣卫保君安危,但没教他们投其所好,不过这样也好,一根筋才算得好兵。

    “这应该是秘技,传家技艺应不会外传,想来是有些关系的。”三七六言道。

    “那蔡素可有婚嫁?”李忠义再次询问。

    “大人赎罪,这个属下暂没查到。”三七六。

    “罢了,想来应该还没有夫家,否则不该待在蔡府,你去命那蔡老夫人将辨琴技艺传给她女儿……”李忠义细细交代一番。

    “噢,小人明白了,属下告退。”三七六算是明白了,果然还是大人知晓陛下喜好,锦衣卫谁不知陛下有三道影子,而大人,就是其中之一。

    “大人,陛下的办法不错,有一人耐不住,自报身份,为上庸太守郭配,为次此进攻武关的主将,亦为魏国车骑将军郭淮次弟。”赵东禀告。

    “之前就出了一名主将拔剑自刎,锦衣卫办事,既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这次是否还会有假?”李忠义皱眉。

    “这次的主将应该不假。”赵东摇头。

    “其他小将也得捞出来,让他们继续跑,一般的兵卒,早该归心了,陛下既然不用,这些人应该都还有问题,所有藏着的将领,都得剔除。”

    李忠义坚决言说。近六万大军,都表示愿意投效陛下,但陛下仅挑选出了四万余人。而单单对着两万人大军看押,显然是看出这些人不可用,如此,就必须将其建制全部打乱。

    “得,你是老大,你说了算。但有一事,我觉得有些不妥,我等是陛下耳目,可非媒婆啊。”赵东点头,跑就跑吧,这不是大事。

    “送宫女不是什么大事,那些大臣、商贾不也往宫内送宫女么,咱们五大三粗的,不知伺候人,陛下如今在长安也得有人照顾着。”

    李忠义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长安与秃发鲜卑的战事暂时完不了,打上一两年都有可能,找一两宫女没啥。

    “老大,这就不是送宫女的事儿,我们是军人,不是那些政客。”赵东踱步几次,有些无奈。

    “我不会忘记我是军人,如今连樊武那儿子,都被咱们手下逮到,樊皇后求情都没用,依旧被流放戍边,如今已经战死。

    此事已不可挽回,唯一能为锦衣卫说话的人都算被咱们得罪死了,锦衣卫满朝文避之如蛇蝎,支持咱们的已唯有陛下。

    但自古伴君如伴虎。我得为锦衣卫的兄弟们留一条退路。”李忠义有些苦涩,他自然知道,自古以来,酷吏都没有好下场。

    锦衣卫监察天下,查办了不知多少违法世家豪门,这些家族,在朝堂盘根错节,锦衣卫早已是天下之敌。

    “走私一般物品,陛下知晓多数商人都有此举,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樊武之子所犯乃是资敌军火的大罪,死了也白死,这可是灭门之罪,戍边已是轻的。

    我等也是为国家稳定,樊大人是明事理之人,又同为山阳旧臣,应不会与我等有隙。”赵东皱眉,觉得应该是无碍,作为陛下的耳目与利刃,不徇私,才是为臣之道。

    “不要抱有任何幻想,我等锦衣卫已是孤臣,早已没有什么山阳旧臣之说。杀子之仇,不共戴天,樊家不会轻易放过我等。”李忠义不会抱有任何幻想。

    “樊家不会放过你们,为何?”刘康巡视,走到附近听到了李忠义的话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