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民在汉末 > 第二十七章 打地主

第二十七章 打地主

    陈靖说得很肯定,他也准确把握住了许贤想要掌权的心理。

    没办法,汉末这个时候,哪有当官的不想掌权啊?钱财什么的,到了一定的官位就都会有的好吗?

    更进一步说,就算许贤想要当一个汉末很流行的什么名士,出来做官只是镀个金,那他也只是一个小小县令,连镀银都算不上,离那两千石的太守位子可还差了十万八千里,没必要故作扭捏,和豪强打成一片。

    不错,汉末这个年头就是这么狗血。许贤家族背景是不错,可在家乡也就是个县中望族,上不得台面。一年又一年,才勉强分到一个孝廉名额。而背景比他差的就更难受了,什么孝廉,在士人眼里,只有士人才配称为孝顺和廉洁!

    再补充一点,官员级别有三个最主要的级别:六百石,千石,两千石。这是根据俸禄定的,以后就通用为官员级别。

    六百石是一个大坎,基本上做到这才算是登堂入室,两千石也是一个大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两千石基本上是一个人官职的终点。地方上的太守,朝廷里的不少官员公卿都是这个级别,放在讨董之时,也基本上可以做一路诸侯了。

    因此,许贤才迫不及待地想要掌权,想要干出一番政绩,然后升官,调到中央做一个郎官,然后找找关系努努力,爬到一个两千石的位置上去。尽管这一个环节通常要耗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还是对他这种内地郡国出身的人来说。那些边郡的人,一辈子顶头做个二千石,继承家里世宦二千石的名号,而一个家族出个两三个也就顶天了,毕竟汉末是一个职位级别代代相传的时候。

    什么意思?那就是你爹你爷爷什么级别,你以后稳扎稳打就能做到这个级别!袁绍为什么一出山就是掌握司隶重权的司隶校尉?还不是因为他出生在四世三公的袁氏!

    所以洛中人都心知肚明,袁绍和他兄弟袁术一定会年纪轻轻就做大官,这是谁都比不了的。

    所以两千石的位子是如此重要和珍贵,做到一任太守,去袁府人家也是会把你奉为座上宾的,而不是什么阿猫阿狗!更不要说子孙也都有机会成为一任两千石。

    陈靖就是把握住了许贤心里对升官的这种渴望。许贤能调到真定这样的大县任职,说明他还是有机会早日升上两千石的。

    得到陈靖肯定的答复,许贤也是放下心来,他眼神转为坚毅,可是又犹豫起来,低声询问陈靖:“贤侄啊,你这番心意是好的,可是县里的人马都调到丁镇手下,哪里能给你人手啊?”

    陈靖早有预料,微微一笑,便开口作答:“县君,实不相瞒,我有一计,可使对手自投罗网!”

    话语道尽,只留下许贤一脸震惊。

    当日傍晚,李家家主接到县令请柬,说是要请他到县令府邸内赴宴,一是商量怎么处置山贼劫掠一事,二是许县令听闻县中有人与山贼沟通,因此才导致县城被围,需要李家主去见证一下。

    而送信的人还补充道,林家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地主豪强家主都会赴宴,他还要给李家附近另一家人送信,还故作无意地把请柬拿了出来。

    李家主瞟了一眼,看到那户人家的名字,使他彻底放下心来。信使还说,可以捎带几个青年才俊赴宴,也算是县令上任以后县里的联谊会。

    李家主更加放心,当即让自己的几个儿子一块赴宴,好撑撑李家的场面。

    一到县令府门,却是十分冷清,来来往往不见人来,也是让他们一阵疑虑。不过许贤随后亲自来迎,执着李家主的手把他拽了进去,倒是热情不已。许贤更是提道林家主等早已赶到,已经是等不及了,只是李家主不到实在不好开宴。

    李家主闻得此言,也是在几个晚辈面前哈哈大笑,自认为涨了面子,便昂首阔步地走进去,许贤自去内室更衣之类,而李家主几个晚辈却是被引入侧室,李家主倒也没说什么。

    只是甫一踏入内室宴会之所,他却发觉眼前空无一人,醒悟之后又想反身走出去,却又被几个人拿刀堵住,也是被轻松拿下。

    无独有偶,另一处内室,林老爷是落得个一模一样的下场。

    与此同时,陈靖却是亲自带着二三十个持刀侍卫挟持着他们十几个年轻后辈回到各自家中抄家要人去了。

    县中确实没多少人,陈靖手上真正的人马,也不过是眼前二三十人而已。这也就意味着,陈靖要想在丁镇回来之前把事情办好,就得从哪里变出人来。

    就算玩砸了,陈靖也无所谓,丁镇不日就会回师,就是玩砸了,些许风浪,也能轻易镇压下来。

    但是这就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那就是陈靖为什么要抢着在丁镇回来之前就搞定一切?在他回来之后再办不是更加稳妥吗?很简单,陈靖心里不爽。丁镇想要做老大,可以,陈靖本来就是一个没有什么野心和权力欲望的人,但是他很不服气,或者说,他想证明一下自己,想要看看自己能不能独当一面,而不是因为人人都知道他和丁镇有关系才高看他一眼。

    所以陈靖几乎是放肆不已,颇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二三十人马长驱直入李府,打着李家老爷的名号,亮出几个人质,便轻易进入李府查清底细,带走几个要紧人物,然后便离去,离去之时,还要补充一句,说李老爷在县衙里甚欢,还得待上几日,也是让李家上下众人无话可说。

    林家自然也是如此对付。至此,李家林家两家最大豪强的一些要紧的当家人物便一网打尽,对外称是请客赴宴,对内大家却都知道是收监调查。

    而陈靖又出一招,便是联系其他小豪强,打着县令的名头,把握住他们想要上位的想法,一家要了个一二十人,把他们最后的家底掏空,凑了个一百多人,查清了李家林家两家的家底底细,便领着一百多人把两家给抄家了,最重要的,就是把两家地产收归官府所有,而金银财宝也颇为可观,给县衙补了一大笔亏空。

    至此,陈靖硬是依靠着自己的个人能力,仅仅打着县令名头便调动百余人马,便轻轻松松把县里最大的两家豪强给收拾了,尽管更多细节要等到丁镇回师之后方才查明实施。丁镇也是机灵,县卒先原地休整,自己却带着几百本部兵马回师抄家,瞒报了一大笔金银,至于地产嘛,还得完全清查出来再算。

    经此一役,丁镇陈靖确确实实地走到了真定县的权力核心里,而另外几名对手么,已经被扫出局了。

    而许贤为了表彰他们,也是连连给他们安排了几个职务。陈靖安排后勤有功,给了个户曹副职,丁镇缴匪有功,挂了个兵曹副职,却只是虚衔,丁镇仍然常驻井陉,并不到县衙办公任职。许贤更是有言,山贼下山劫掠被丁镇所挡,围城之时也有陈靖站出来抵抗,两人功勋卓著,他要上报给冀州刺史。也是让二人心思浮动,想要更进一步。

    至于地产么,陈靖又进了一个建议,保证百姓可以充分地获得地产而不会多要多报,那就是先以低利息出租李家林家的所有土地,谁都可以借,如此一来,百姓便争先恐后,租借了符合自己家庭情况的耕地,然后许贤便当众宣布所有土地一律按县中的税法收税,而不按豪强地主的套路来。

    这样,就让农民最大可能地获得合理的土地而不用担心多占,至于那些有闲钱租赁土地的小豪强,官府自然是早早管控,不许租赁,许诺给他们一些李家林家先前占据的亭长一类的官职。也就是说,把大豪强给分割为许多小豪强,就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土地兼并和人口藏匿。

    此处再言,李家林家官府,基本三分真定县的耕地,而李家林家有近乎一半的土地不交税,小豪强也有不少土地不交。这次变革,小豪强的土地也被乖乖清查,按亩交税。如此一来,县衙收入几乎翻番,更好的是,许贤当即就批给丁镇陈靖一大块土地,用以发展什么集体经济,接收山贼俘虏进行改造,以表彰他们的贡献功劳,不过也要交税,只是有所减免。

    或者说,这是陈靖想要进行屯田的尝试,而屯田的百姓,便是上千山贼俘虏,以及许多无业游侠,把他们改造成良家子。

    只是陈靖却并不收多少粮食,或者说,在丁镇陈靖二人眼里,真正的屯田,应该要等到黄巾起义之后。那时候因为黄巾起义,土地大量糟蹋荒废,产生大量流民,这时候才是人力充足之时,现在只是小打小闹,进行试点。也是把粮食藏于百姓家中,尽量让他们在之后的黄巾起义里多活一点。倒也是一片仁心!

    陈靖一边在户曹任职,一边发展自己的集体经济和屯田事务,丁镇则带着不少县卒和本部人马彻底扫清井陉,在南北太行赢得好大名头,不少豪杰聚众投奔,却也是让张燕恨得牙痒痒。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丁镇陈靖消化了这一次战役的红利,时间也进入了夏日和秋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