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的劳动模范

    跑过日本很多港口,两次上下船也在日本。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四日市、北海道的室兰。

    第一次去北海道正好是冬天,在日本电视剧里经常看到“北海道”这个名字,在脑海里的概念就是代表着冷,跟西伯利亚划等号。

        我们船靠港的时候正下着雪,真是鹅毛大雪。雪茫茫的一片,白色的世界,岸上没有什么高楼,没有了东京,大阪那般的繁华,都是矮矮的房子,在白雪的覆盖下,隐约露出一截烟囱,袅袅炉烟,安静得像是童话世界。

        记得好像是从澳大利亚跑回来的,快二十天没下地了。忙完了工作就赶紧跑下去沾沾地气,看看北海道的风景。

       印象中室兰是个挺小的城市。也可能靠港那附近不是市区中心,出了码头,有一个小小的超市。进去看看,老板是一对老年夫妇,嘴里不住地欢迎,我们也哈腰回礼。

        日本不管大人还是孩子用的东西,都做的十分卡哇伊,包括那时中国很严肃的政府提示,警察形象,日本都是卡通化。心里想:怪不得中国的电视上都是日本的动画片,原来日本人每天都生活在动画片中。又加深了对日本的好感。

        无法想象,如此卡哇伊的一个国家跟侵华战争中凶残的鬼子兵是划等号的。

        温度很低,下的雪都存下了,到膝盖深,马路上还是清理地很干净的,印象很深的是马路上的小姑娘,穿着深蓝色带白杠的水兵服,应该是学生装。

        短裙在膝盖上面,光着腿。连丝袜也没穿。白色短袜黑色皮鞋。当时还跟一起下地的二厨探讨:她们真的真的不冷吗?

        走到像是一个小镇中心的地方,很热闹,好多游戏厅。跟国内不同,日本的游戏厅里面有很多成年人和老人在玩,各种游戏机灯光闪烁,热闹非凡。

        更为奇怪的是,有家店铺张灯结彩,一切都是新的。应该是刚开业,但大门口摆满了花圈。花圈以红色为主调,中间写着“祝開店”,两边写着人名或公司名。真是领教了。

        日本人的工作效率是最令我佩服的。一般货轮靠港都需要补充物料,有船员的伙食也有船用、劳保用品等。

        在国内的港口城市,也有专门负责的公司叫外供,外供可能大家听着比较陌生。但“友谊商店”这个名字,上点岁数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外供就是对外供应公司,是“友谊商店”的上级,还有个直属部门叫“船舶供应部”。

        我以前就在外供的“船舶供应部”干过,也往船上供过物料。一般是我们部里十几个年轻人在部门经理带领下一起去充当搬运工的职责,一样一样抬到船上。

        忙活大半天,船上会给一些人工费用。我们就分了,一个月干个两三次,每人能分三四十人民币,八十年代末,挺丰厚的一笔小费。毕竟我那会每月才赚31块钱的工资,学徒工。

        也就是那会儿看着海员生活太高级了,青岛啤酒成几十箱往船上搬,午餐肉罐头管够吃。还能满世界跑,这工作好!我要去当海员。

        管事通知,船下,日本的外供来了。我赶紧跑到甲板向下看。看了半天,没发现什么大部队,只看到一辆五十铃货车停在船边的码头上,司机大约三十多岁,个头不高。

        见他迅速把罩在车厢上网扯下来,铺在地上,网扣挺粗,应该非常结实。然后自己把车上所有的货物一一搬到网里面,把网归拢好,然后跑上船,跟管事和水手长沟通了半天。

        司机居然自己爬上船吊,开启船吊,九十度转头,把钩子徐徐放下,正好放在货物上。然后自己又跑下去,把网扣系结实,套在船吊的钩子上,自己又跑上船,再次启动船吊,很熟练地操作,把货物轻松吊了上来,轻轻放在甲板。

        剩下的活,就是船上的活了,水头指挥水手搬进船舱。剩下了司机的网,帮他收了收,放到一边。

        司机这时间已经去跟大副,管事对账结账。不一会拿着钱出来,那会儿没有微信支付宝。顺手拿起自己的网,鞠躬道谢,转身下船。

         上了车,发动,一骑绝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