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奴隶笔记 > 第44章;血汗工厂

第44章;血汗工厂

    “这个厂的饭堂不包早餐,厂里的员工们要自己在外面买早餐吃。

    外面的早餐摊很多。

    我买了一份蒸饺,又买了两个粽子。

    可能是昨晚没吃饱,肚子太饿了。

    吃完这些之后,我又买了两个大馒头。

    这是正宗的河南大馒头,又大又白,吃起来很有那种麦子的香味。

    吃完大馒头之后,我在外面坐了一会儿。

    离八点钟还差十分钟的时候,我才进入厂区,然后,到车间门口等人事文员。

    除了我之外,还有四个新员工,都是昨天跟我一起招进来的。

    八点钟的时候,人事文员准时出现在车间门口。

    她将我们带到装配车间,然后,将我们交给主管。

    主管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年青男子,长得很有男子汉气概。

    主管本来正在给全车间的员工开晨会,人事文员将我们交给他之后,他很客气的让我们站在前面,面对着大家。

    ‘这几位是新来的,从今天起,他将加入我们的团队,大家热烈欢迎。’主管一边微笑,一边率先鼓掌。

    在主管的带头下,全车间的员工立刻鼓掌,热烈欢迎我们几个新员工。

    我们几个新员工都感到有点不好意思,讪讪地跟着鼓掌。

    我在鼓掌的时候,偷偷朝对面的老员工们瞧了瞧。

    他们有近百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不过,我发现,他们的精神面貌普遍性的不是很好。

    真的。

    有很多员工都起了黑眼圈,好像一副睡眠严重不足的样子。

    还有的员工在鼓掌的时候,一边打哈歇,精神很萎靡。

    常言道,出门看天色,进屋看脸色。

    从他们的脸色可以判断,这个厂里有多幸苦。

    ……

    掌声渐渐停下来之后,主管让我们向大家介绍自己。

    如果换做在以前,我肯定会逃避。

    要知道,我是个口吃患者,最害怕在这种公共场所发言了。

    可现在我不会逃避。

    反而,我跃跃欲试。

    为什么?

    因为我以前逃避这种场合,是因为害怕出洋相。

    我想在别人面前假装成一个语言表达功能很正常的人。

    可我偏偏不是一个语言功能正常的人。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逃避。

    可现在我不会逃避了。

    因为我现在不想在别人面前假装我是一个语言功能很正常的人。

    我要勇敢的面对自己。

    我要大胆的将自己是口吃患者的这个缺陷、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来。

    所以,我根本没有必要逃避了。

    就这样,当前面几个作为自我介绍之后——轮到我开始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很坦然的面对大家。

    在第一句话的时候,我便大大方方的告诉大家;‘我是一个口吃患者,就是说话结结巴巴的那种结巴,不好意思,会让你们听得吃力,希望各位兄弟姐妹耐着性子听下去。’

    说完这个开场白之后,大家都睁大眼睛看着我。

    他们可能从来没见过敢于在第一时间内将自己的缺陷暴露在别人面前的人,因此,感到很惊愕。

    我却坦然面对。

    而且,这样一来,我心里没有了任何心理压力。

    心理没有压力,说话也轻松多了。

    说话轻松,自然就流畅了。

    流畅了,就不会再结巴。

    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跟以前那种恶性循环截然相反。

    ……

    我们这几个新员工都做完自我介绍之后,主管又给大家讲了几句,都是关于工作方面的事情。

    然后,他宣布晨会结束。

    晨会结束之后,大家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中。

    组装车间有两条流水线。

    主要产品是音响外壳和电视机外壳。

    主管给我安排的工作岗位是撕胶带。

    别以为撕胶带这种活很轻松,其实特别累。

    试想,一个产品上面要撕十几处地方。

    可撕的却只有我一个人。

    而且,流水线上面放货的速度很快。

    因此,上班不到一会儿,我的手就累得已经发软。

    可我丝毫不敢停下来。

    因为一停下来,就会堆货。

    一旦堆货,下面岗位上的小领导就会哇哇的催促我快点。

    所以,我根本不敢歇息。

    就连上厕所也不敢。

    当然,上厕所也无法走开,必须要有人来顶岗。

    这是规矩。

    谁影响产量,就等于影响自己的工资。

    ……

    忙了一阵子后,我已经汗流浃背了。

    我不停的擦汗。

    这个年代,车间里没有空调,只有风扇,还有到处贴着‘今天你不努力工作、明天就努力找工作’的大标语。

    这些大标语在不停的警示大家,要努力工作。

    不努力工作,就炒你鱿鱼。

    然后,明天拼命的找工作。

    这些标语对工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威慑作用。

    要知道,这个年代,可不像十几年后。

    这个年代僧多粥少,找一份工作非常不容易。

    因此,每个人都很珍惜自己的工作。

    哪怕是这种差厂,也不例外。

    十几年后就不一样了,到处是‘民工荒’,到处是‘招工难’,工人们变成了香馍馍,老板为了招到工人而焦头烂额。

    许许多多的工厂里面有订单,却没有人干活。

    为了招到工人,各个工厂花样百出,手段层出不穷。

    至于像‘今天如果你不努力工作、明天就努力找工作’的标语,全都成为了历史印记。

    哪一家工厂要是敢在墙壁上贴出这样的标语,大家一定会说这家工厂的老板脑子有病。

    找工作容易,工人们的眼光也高了。

    在哪一家工厂干得稍微不如意,就立马辞工。

    加上十几年后相关部门都向着民工,因此,工厂里面的老板和管理人员也没有别的办法,除了苦苦劝苦苦求之外,就是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以此来吸引以及挽留员工。

    这就好比女孩子找对象一样。

    在男女比例比较正常的时候,她们对男方的要求也会大大降低,只要男方有鼻子有眼、不缺胳膊不缺腿,然后对自己好一点就OK了。

    许多暴力男,动手打老婆,她们都不会跑。

    可到了男女比例失衡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

    女人对男人挑三拣四,要车,要房,要存款,稍微没有称心如意,就换东家。

    打工族和工厂之间,也是这一样的道理。

    工厂少,打工者多,工厂自然就会牛逼,对工人们有各种苛刻的要求。

    可到了工厂多,打工者少的时候,双方的角色又调换过来了,变成打工者挑三拣四,工厂想尽一切办法招人和留人。

    这就叫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

    上午九点半的时候,车间里有人晕倒了。

    晕倒的是一个妇女,是江西人,她是专门打螺钉的。

    这个江西妇女晕在地上的时候,大家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反应。

    仅仅是瞄一眼,又继续工作。

    好像对这种事情早已见怪不怪似的。

    这家电子厂经常有工人晕倒。

    为什么?

    加班晚,伙食差,没有休息时间,工作强度大。

    这个厂加班很厉害,跟厚街的那些鞋厂一样,每天晚上要加班到十二点钟,一个月基本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只有在发工资的那一天,才会放一天假,至于其它的时候,天天要上班,最少十一二点,哪怕是礼拜天,也基本上要加班。

    加上宿舍住的人又多,冲凉要排队,洗衣服要排队,上厕所也要排队,这样一来,每天的睡眠时间就更加严重不足,再加上伙食又很差,营养远远根本跟不上,人就很容易贫血,晕倒……”

    韩非子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的发文字过去;“是啊,这个年代的血汗工厂很多,听我小姨她们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她们在东莞厚街那一带的鞋厂打工,早上开会的时候,开着开着,就有员工们就晕倒了,接着,又有其他的员工晕倒,那种场面,就像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不断有人晕倒,不断有人被抬出去。”

    “没错,这些血汗工厂将员工当成机器,天天加班,而且加得很晚,营养又跟不上,时间一长,身体肯定就撑不住了。”

    “是的,听我小姨说,很多工厂里面,管理人员还会动手打人,保安也会动手打人。”

    “这种现象非常多,这家电子厂还好,老板和管理人员不会动手打人,像别的很多工厂里面,那些管理人员、还有保安,甚至老板,动不动就打员工,我遇到过一次,是在东莞厚街的一家鞋厂里面,那家鞋厂的老板是东北人,全厂有上千人,订单很多,天天晚上要加班到十一二点,赶货的时候要加到凌晨三四点,然后第二天照样上班,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上班的时候,肯定很多人坚持不住,可又辞不了工,所以,他们上班的时候就会打瞌睡,可那些管理人员和保安,看见谁打瞌睡,就会动手打人,如果你敢反抗,马上让你自离,一分钱的工资都不会给你,让你白干。”

    “太黑了,但这些都是事实,虽然我是九零后的人,可都听我小姨说过,我小姨是八零后的,她2000年在东莞厚街的一家台资鞋厂上班的时候,那家台资鞋厂的老板是台湾人,总经理也是台湾人,那个总经理五十多岁,大腹便便,在工厂里找了一个情人,他平时很喜欢打员工,不管人家上班有多累,加班时间有多长,反正,看见哪一个员工打瞌睡,就马上一脚踹过去,连孕妇都不放过,有一次,一个孕妇干活慢了一点,被这个台湾总经理看见了,一脚踹在地上,当场流产,后来,这个孕妇的老公找总经理讨说法,又被保安抓起来了,然后,又被这个总经理给打了一顿。”

    “是啊,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血汗工厂比比皆是,打工之路,就是一段血和汗的旅程,现在的打工族可要幸福多了,祖国这么强大,相关部门这么关心民工们的权益,再加上现在到处都是民工荒,所以,现在的打工仔和打工妹都翻了身,成了爷,反而是那些用人单位,想尽千方百计的办法来挽留员工,真是此一时彼一时,风水轮流转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