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一级密令 > 第038章:列格伯,你是真的一点都不怕因果报应?

第038章:列格伯,你是真的一点都不怕因果报应?

    列格伯动作很快。

    在阿尔及尔答应下来,立刻就为他买好了机票,两人一起飞回华盛顿。

    当天下午,调查委员会就安排好一场公开问询会。

    足足有上百家媒体记者前来,还有美国社会各界知名人士。

    虽然,阿尔及尔得罪了航空局大部分人,但无疑,他依旧在美国十分知名——差点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这个噱头可是让无数人兴奋,并且成为阿尔及尔的粉丝。

    问询会很快开始。

    阿尔及尔坐在答辩席上,正对着他,有一位书记员靠坐在地板和主席台夹角。

    列格伯和委员会成员各分主次,端坐于主席台,最中间则是全美最高法院首席法官。

    列格伯一个又一个问题向阿尔及尔抛出,比如阿波罗11号和阿波罗12号登月舱的重量、燃料,以及其他可能会影响登月的环境条件。

    阿尔及尔对答如流,没有丝毫慌张。

    相同的燃料、阿波罗11号登月舱略重,飞行区域月面地形更佳,结论是登陆有风险,但具备成功的可能性。

    “所以,是奥古斯特·安德烈最终决定返航,导致我们在登月竞赛输给了苏联人?”

    列格伯提出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只要得到肯定的回答,在场所有媒体,都可以成为他的枪手,之后解决问题将顺风顺水。

    然而……

    “我恐怕不能苟同,先生!”

    阿尔及尔终于是说出了他认为对的话:“事情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在那之后,我经常思考当时的情景。”

    而且不止一次、两次。

    他说的在那之后,并不是指阿波罗11号放弃登月之后,而是说出航空局失去勇气那番话之后。

    阿尔及尔经常独自一人反思。

    那一次,他确实是喝多了点儿,说出来的话有欠思考。

    安德烈不让他重回宇航员序列,也确实是他自作自受。

    仔细想想,阿尔及尔觉得自己只不过在推卸责任,不愿意担负登月竞赛失败这个责任而已。

    阿波罗12号惊险的降落,杨柏就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航空局依然敢于冒险,依然有敢于求着的勇气。

    失去勇气的人,反而是阿尔及尔自己。

    安德烈惩罚他,正是惩罚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而不是在针对阿尔及尔个人。

    “安德烈确实是阿波罗计划总工程师、总指挥,也的确是他最终做决定,让阿波罗11号作为登月前的试飞。”

    “但是,我才是阿波罗11号飞船的指挥官,在距离地面三十多万公里的高空,我做的决定才拥有最高优先级。”

    “所以是我作出返航的决定,是我输掉了登月竞赛,而不是安德烈、理查德、哈里斯,或者其他的什么人。”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人,为美国输掉了登月竞赛负责,这个人,应该是我!”

    阿尔及尔说出憋在心中好长时间的话,整个人感觉到十分轻松。

    曾经NASA其他宇航员也遇到过类似的选择。

    现任航空主任理查德,在作为双子座计划宇航员时,同样面临和阿尔及尔一样的情况。

    双子座3号飞船,是为了开发轨道点汇合、入坞、舱外活动而设计。

    然而在进入地球轨道时,很不凑巧的遇上一次太阳风暴。

    作为指挥官的理查德需要作出选择,是冒着暴露在辐射下的危险,继续进行舱外活动测试,还是放弃任务,浪费几百万美元。

    理查德选择了继续任务。

    机组宇航员出舱活动,又成功返回指令舱,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出舱任务。

    但,这名宇航员在回到地球后,就因为在辐射中暴露时间过长,患上恶性脑瘤,最终死亡。

    理查德成了英雄,成了航空局航空主任,掌管所有宇航员选择、培训、测试和任务分配。

    而他的同僚成为NASA纪念册上的一张照片。

    这就是为什么阿尔及尔作出返航的原因,他担心自己也会成为NASA纪念册上的一张照片,和冷冰冰的介绍文字。

    他需要为妻子和儿子考虑,他需要为家庭负责,作为男人的重担,让他凡事都有所顾虑。

    这才是人之常情。

    现在压力来到了列格伯身上。

    这和说好的不一样,他整个人愣住了,感觉自己就是个小丑。

    一名记者及时将列格伯愕然的表情记录在镜头中。

    问询会如同闹剧般的结束。

    这次问询会,阿尔及尔将登月竞赛失败的责任揽在身上,却没有让他身败名裂,反而让媒体对他的评价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试问,谁不喜欢一个外表帅气、事业有成,而且敢作敢当、勇于承担的男人呢?

    只有列格伯很生气,但这件事还没完,他还有B计划,那些从军方以及中情局那里收集来的情报还没有登场呢。

    很快,只间隔了一夜。

    周二上午,又一场公开问询会召开,并没有什么卵。这一次,调查委员会直接针对安德烈本人。

    一大早,安德烈就被白宫专机接到华盛顿D.C,直接送到问询会现场。

    提问的依旧是列格伯。

    安德烈对答如流,应对的有条有理,他发表一番关于未来的畅想,火星计划、太阳系计划……他用毕生精力将未来交到了美国年轻人的手中。

    “我们和苏联不同,我们在乎宇航员的生命。”

    此时此刻,安德烈是站在大气层俯视芸芸众生,起点和立意极高,赢得全场掌声。

    这不是列格伯想要的结果。

    所以他不再伪装,直接撕破脸皮摊牌了。

    “你说,你在乎宇航员的生命?那么,你在乎那些曾经因为你的成就,而死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人们的生命吗?”

    助手将十几张被放大的黑白照片端了上来,挂在展示台上。

    看到这些照片,全场掌声忽然停歇,安德烈自己也愣住了,瞬间一股寒流从他脚底冲上脑袋。

    这些照片,赤裸裸的将纠缠安德烈几十年的梦魇展示在在场诸位眼前,通过媒体的摄像头,展示在全美电视观众眼前。

    “大家看第一张照片,站在元首右手边的人,就是刚刚声称在乎生命的奥古斯特·安德烈!”

    这是一张大合照,照片最中央,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二战元凶。

    其余人要么身穿德军军装,要么身穿西装革履,一看就是上流人士。

    “这张照片是Naz精英党卫军成员合影,而且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站在元首身边的,安德烈博士的身份不容小觑啊!”

    “第二张照片,是安德烈博士你的V-2火箭工厂,你应该记得吧?”

    列格伯颇有些得意洋洋,仿佛胜利在望。

    安德烈没说话,或者说他说不出话来,他脑海中此时已经被那些几十年来会在半夜将他惊醒的噩梦填满。

    “你不记得也没关系,我可以提醒你一下,你的V-2火箭曾经在二战时,让巴黎、伦敦、比利时超过二万名百姓丧生,是全世界最当之无愧的杀人武器。”

    “既然你声称在乎生命,为什么还要生产V-2火箭呢?”

    列格伯提出尖锐的问题。

    安德烈晃了晃脑袋,回过神来,他已经没了刚才畅所欲言时的自信,半晌才挤出一句话:“我……我身不由己……”

    “这倒是一个好借口!”

    列格伯笑了,他知道他已经将安德烈心理防线击穿,再加把劲就可以完全把安德烈击溃,进而收取胜利的果实。

    “大家看第三张照片,这是二战结束,美军在V-2火箭工厂拍摄的照片。”

    黑白影像上,是一个扭曲、蜷缩、皮包骨的人形,完全看不出是男是女,或者说这是不是一个人类。

    “据不完全统计,V-2火箭工厂的生产线上,足足有二万名以上的工人死于过劳、饥饿、受到虐待、遭遇取乐一样的枪杀。”

    “这个数字,和它作为武器造成的杀伤数高度一致,实在有些让人惶恐。”

    “关于这些,安德烈博士你都一无所知吗?那可是你的火箭工厂,你对于工人来源一点都不好奇?”

    “这些工人都是来自几百米外的集中营,你对此毫无所觉?还是你心中一直清楚的明白,只不过集中营里的那些人,不是你值得‘在乎’的生命?”

    从第四张照片开始,就是集中营‘犯人’们的照片,一个个枯瘦如柴,身上满是伤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