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从木偶匠开始修仙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道扬镳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道扬镳

    合拢后的手指无端生出一条长三尺七寸的剑气,剑气雪白笔直,剑意鼎沸锐利。

    孙温韦面容凝重、肃穆,他在京城时从不敢露出分毫修为,只老老实实做一位京畿文官,不似江湖上闯荡之人,大多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

    悍不畏死。

    孙温韦修为甚高,所杀敌人实力多为手无缚鸡之力的政坛潜敌,极少与实力远超于他的高手对峙,此刻西门吹雪迸发出气势,他瞬息即如霜打的茄子,没了张牙舞爪的恢弘气势。

    孙温韦瞧见西门吹雪手中横生一把泛着雪白光芒的长剑,顿觉头皮发麻。

    外劲先天的武者练气士施展内气,皆能化气如此,可那雪白衣衫之人汇聚起来长剑,

    不是以内气作根基,而是纯粹的剑气!

    甚么剑士高手才能将剑气化剑,需要多强多大的剑术修为才可达到此人这般层次?

    孙温韦毕竟乃是修行中人,对剑修亦多少了解些。

    寻常江湖剑士,修炼内力练气功法,至一品却邪境,能挥斩出剑气剑意不少见,但其中能够到达剑气将剑气剑意凝练得成如此一把纯粹长剑之人,却极少。

    孙温韦心下一动,双脚后撤,“跑!”

    只是他人再快,又如何快得上西门吹雪的剑?

    西门吹雪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晃动,风袭长路,木叶萧萧。

    西门吹雪只出一剑。

    一剑对面前之人横扫。

    那剑快到何种程度?

    西门吹雪一剑终,长身而矗。

    孙温韦仍在朝前急速飞奔。

    孙温韦微撤脑袋回望一眼,讥讽一笑。

    眸中怨念溢出,待他禀告仙师,

    定要令此人付出代价!

    下一瞬,孙温韦却忽觉脖颈出现异样。

    自卫景那望,能见孙温韦一回首,整个人头颅便在上身不动之下,绕脖颈半圈,尔后脱离前奔的尸身,砰咚摔地。

    西门吹雪剑太快太快了,一剑挥出,孙温韦甚还能维持片刻神智!

    卫景惊叹之余,手指一软,浑身储满穴窍的真气瞬间榨干,如夜御十女后的虚弱感侵袭,险些栽倒在地。

    好在,不被西门吹雪放入眼中的漏网之鱼典春衫已仓皇地逃之夭夭,没见卫景模样。

    否则还真会被他捡了一漏。

    卫景身体微躬,双手撑着双膝,歇息半响,这才朝尸首分离的孙温韦走去。

    眉心金光一闪,识海中金人偶变为孙温韦,卫景得以窥得其人生平。

    孙温韦出身松梅镇,

    家境贫寒,

    不过其人颇有远志,一颗功利心极重。

    为得接济,仗着其飞扬文采以及不俗样貌,骗得镇上女子,尔后考得进士及第,为攀龙附凤,又做了陈世美,抛弃发妻,并亲手将其害死。

    卫景遇到的那雪女生前即乃孙温韦之妻,只是不再有生前记忆。

    雪女生前留有残念,一缕残魂机缘巧合下依附于徕雪珠之上,日夜受寒气滋养,才得以化身雪女。

    卫景对孙温韦如何忘恩负义,如何趋炎附势一掠而过,唯独见到孙温韦勾结仙门,修习得来炼气术,才兴致稍起。

    难怪一位文官,能有如此实力,原来是背后有仙门的影子。

    仙门与朝堂兖兖诸公勾结,多为各取所需,如御魂玉清门的古星师兄妹,其二人被卫景和江武夫联手斩杀,但与李家勾结的其实乃二人师尊,其人传授李家造畜术,使李家挣来钱财,而他自己则可得来李家从四海之内搜集得来的罕见宝物。

    仙门与朝廷中枢命官合作,也不过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来,难逃一个利字。

    卫景俯身,传统艺能来摸尸。

    但此人是个穷光蛋,莫说天才地宝,怀中碎银加起来拢共才没几两。

    自孙温韦记忆中,卫景知晓其人除却对权力的疯狂攫夺外,对身外之物的女人与钱财,确实无甚兴趣。

    识海中孙温韦的特性被金人偶吞纳,融入特性海中。

    若卫景木偶之术能操纵千万里之外,兴许尚能考虑一番将孙温韦雕刻出来,赋予特性,作为自己安插庙堂与仙门中的棋子,可当下他实力不济,留孙温韦特性无益。

    论杀伐等力,卫景雕镂出的非此世之人才足够厉害。

    卫景瞥了一眼横尸荒野的孙温韦,没再往镇中,操纵着乔峰木偶径直向镇中客栈去。

    乔峰木偶回至镇上客栈,从怀中拿出出方才从孙温韦那摸来的碎银,递给掌柜道:

    “掌柜的,做上生意也不容易,这几两银子你拿着,权当坏你可客栈的赔偿了。

    莫嫌少。”

    大腹便便的掌柜伸出胖乎乎的手接过来银两,脸皮一颤,拱手道:“大侠仁义!”

    乔峰木偶旋即叫上许风道:

    “阿风,收拾行囊,此地不宜久留。”

    许风拍拍背上木匣,咧嘴一笑,“卫哥,那紧咬着你背影追赶之人从何而来?”

    “朝廷。”

    卫景没半点避讳,一一说出。

    许风叹口气。

    昨日三更,那狡猾的雪女询问卫哥出身何门何派,卫哥能脱口而出昆仑山。

    说明卫哥早已思索出昆仑山这势力名头,因此在询问之下,才能和盘托出。

    如此看来,卫哥已准备组建势力来对付抓捕走竹音的仙门,但受限于当下状况而迟迟未曾着手此事。

    许风抽剥茧地将事情前前后后分析一遍,渐渐得来事情的基本脉络。

    “我如今实力待在卫哥身侧,极少能够帮上卫哥,不仅不能帮上忙,甚至还成了一拖油瓶。

    如此次典春衫与孙温韦前来追杀,竟还是卫哥操纵着木偶引开敌人,使得我自己免于落于敌手……”

    “既然如此,那便趁此机会与卫哥分道扬镳,我亲身游历江湖,招徕江湖上人手,以此来为卫哥掀翻诸仙门势力增砖添瓦。”

    跑神思索半响后的卫景仰头望向卫景道:

    “乔哥,侯老丈与那顾小子呢?”

    卫景透过通灵石道:“我等缘分已尽,自然分道扬镳。

    况且与我二人同行,麻烦事忒多,以免害了他们老少。”

    侯老汉与顾长二人休息数个时辰便出了客栈,前往牙行,瞧瞧有无甚么待出的宅第田地。

    中午二人趁着暮色归来时,却不见卫景与许风,那客栈掌柜道:

    “老丈,你是在寻那几人罢?今日你们走后,客栈闯来俩人,那一绿袍,一潇洒不羁的大汉大战一番后,那两位年轻人便跟着离去了。”

    侯老汉并不意外。

    人走人离,司空见惯。

    顾长嘟着嘴道:“卫哥离开此地,居然都不曾与我道别。”

    侯老汉揉了揉顾长脑袋,“鸿鹄岂会与燕雀为伍?”

    游历大恒耍猴戏与梨园待过一阵的侯老汉文绉绉张口就来。

    顾长捧着腰间那把剑道:“侯爷爷,卫哥将他佩剑给予我,我定要好好练剑,待我在江湖上闯下偌大名头,卫哥若来找我们,便能轻易寻到。”

    侯老汉笑道:“今日在益石镇相中一地,今日前来还准备问问卫小哥意见,既然人已不再,咱们就在这扎下根罢。

    指不定甚么时日便能与卫小哥相见了。”

    顾长年岁虽小,但已极有主见,点头答应。

    ————

    许风与卫景在镇外相见,许风开门见山道:

    “卫哥,今日那孙温韦二人追至客栈,只能你操纵木偶亲自去将其引出镇子,而我却帮不上忙。

    我想就此与你分手,分道扬镳。

    一来省的我成为你的拖油瓶,二来则是我们不知抓走竹音的木宗所在之地,你我二人分开寻觅,应能更容易找出仙门木宗所在之地。”

    卫景目光微瞥许风,沉吟半响后道:“阿风,你奇门术士,终究少了对敌的杀伐手段。

    若你独自行走江湖,遇到歹人……”

    许风摇摇头,“卫哥,我奇门术并非无任何杀伐手段,你又不是不知晓我手段,风水颠倒术,以及钻研出的《小阵大解》,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小阵。

    威效都极为可观。”

    卫景摊摊手,瞧出许风去意已决,不再相劝,“也好。”

    “那我二人三月后,于大恒京畿之地碰头如何?”

    许风颔首答应。

    卫景哈哈一笑,“我至京城同样会开一间木偶铺子,并且应会表演木偶戏,至那时,你打听我名头前来便是。”

    表演木偶戏,卫景是为锤炼自己操纵多木偶的手艺。

    毕竟他木偶之术归根结底仍不脱离基础的牵线。

    唯有勤学不辍,他牵线之术,才能得以取得进步。

    实际上,这两日琢磨,卫景已开始着手雕刻木偶戏所需木偶,并且打算在游历江湖路上表演木偶之戏。

    凭他一人将有四五人乃至更多人物出场的木偶戏表演出来,那才是真本事。

    两人相互寒暄几句,卫景自背后木匣之中掏出全部家底,合拢数百两银子,统统交给许风。

    “阿风,此番远去,断不可缺了银子,这些金银皆交由你。

    至于我,不必担忧,你觉得我会短了银子使?”

    许风没有推诿。

    卫景手段高,根本不会少银子花销,而他此去是打算招徕人手,那定是不可缺了银子使唤的。

    两人一朝北,一往东,分道而行。

    淡淡愁绪不过柳絮因风起,很快便吹了去。

    卫景方才有通灵石交予许风的打算,以此两人方便互通消息。

    但若将通灵石给予许风,卫景木偶之术的操纵便会下降一大截。

    没了充当卫景眼睛的木偶,如何还做幕后之人?

    行走官道之上的卫景扯出二爷木偶,在手中把玩。

    二爷木偶如今已至凝玉境,本应有‘木偶所见即我所见’的能力,但不知为何,二爷双目如顽石,无法‘画龙点睛’一般地赋予此能。

    卫景双手又牵扯出乔峰木偶。

    左手拿住二爷,右手握乔峰,童心未泯地把玩起来。

    直至卫景玩腻,才停下动作,将两具木偶仍回木匣之中。

    卫景行走江湖没有依靠任何坐骑,而只凭仗双腿。

    ————

    暮色将近,一家客栈映入卫景眼帘。

    在这一二十里内荒郊野外之地陡然出现一家客栈,值得令人心中起疑。

    那些从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走过远门之人恐怕会误以为是故事话本中甚么妖精所化的客栈,只等愿者上钩;

    或者是甚么杀人劫货,用人肉包包子的强盗黑店。

    但惯常行走江湖之人,却知此乃常事。

    大恒人口颇多,江湖游历之风自那些武夫闯荡跑江湖人蔓延至文人士子负笈远游,涵盖大恒各个阶层。

    文人士子没游历过江湖,体察过诸多之地的风俗人情,哪好意思参与文人风花雪月的酒宴?

    武夫跑江湖之人,从未来往江湖,与各地武夫交手,见识些江湖成名高人的出手,哪里好跟人吹牛?

    若说游历此风如何兴盛的,那便不得不提提大恒开过太祖。

    那位太祖据说早年家境贫寒,甚至一度剃度出家,为一口饭吃做起行脚僧,游历大江南北,四处乞讨为生。

    太祖游历江湖,见识诸多地方风土人情,一一记下,打得天下后,其曾言语,“朕淮右布衣,家中饥寒,父母皆饿死,遂作行脚僧讨饭,游历江湖,多所见山水形盛,民土风情,辄记于书册,后能率兵夺得江山,大抵多有游历之功。”

    太祖好游历,赞赏游历之用,那些臣子百姓,自然纷纷仿效。

    游历之风由此而兴盛。

    正因游历人众,纵是某些荒郊野外,鲜少人居之地,亦有些人家开设客栈,赚取些钱财。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并非所有这些客栈都是通的武艺,心思端正顶好的人所开,其中不乏杀过人砍过刀的江湖人,厌倦江湖纷争,又担忧居住城中会扎眼地惹来官府中人,因此在荒郊野外,远离人境,开客栈谋生。

    这等人,有好有坏。

    好的金盆洗手,再也不做买卖,确实改邪归正。

    坏的,见来往贵客有江湖貌美女子,或一坨坨价值不菲的金银财宝,遂起了贪恋,干了最后一票又一票。

    不管好人坏人,江湖人,心思端正人,无一例外,都是至少通的些微末武艺。

    否则也不敢在这混不是。

    卫景打眼瞧一眼客栈,心中盘算,不知这家客栈是好是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